一种大容量光缆交接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95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容量光缆交接箱,包括交接箱本体,所述交接箱本体的正面设置有前门,所述交接箱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后门,所述交接箱本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光缆固定开剥区,所述光缆固定开剥区顶部的左侧设置有直熔区,所述交接箱本体的内腔设置有绕纤筒,所述绕纤筒的两侧均设置有芯一体化盘片,所述交接箱本体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体化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交接箱本体、前门、后门、光缆固定开剥区、直熔区、绕纤筒、芯一体化盘片、一体化模块和理线环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尺寸小重量轻,且对使用环境要求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光缆交接箱,尺寸大重量重,且对使用环境要求高的问题,提高了光缆交接箱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容量光缆交接箱
本技术涉及光缆交接箱
,具体为一种大容量光缆交接箱。
技术介绍
目前通信光缆交接箱产品中,箱体容量与外界场景遇到如下问题,大容量光缆交接箱随着容量的加大而对周边环境占用,在一些狭小空间或空间不够的情况下无法使用大容量光缆交接箱,从而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或增加成本,576芯双面常规光交尺寸深度较大,操作为双面对环境要就较高,而576芯单面宽度较大,此两款大容量光交使用限制较多,目前现有的光缆交接箱,尺寸大重量重,且对使用环境要求高,不方便人们的使用,降低了光缆交接箱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容量光缆交接箱,具备尺寸小重量轻,且对使用环境要求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光缆交接箱,尺寸大重量重,且对使用环境要求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容量光缆交接箱,包括交接箱本体,所述交接箱本体的正面设置有前门,所述交接箱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后门,所述交接箱本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光缆固定开剥区,所述光缆固定开剥区顶部的左侧设置有直熔区,所述交接箱本体的内腔设置有绕纤筒,所述绕纤筒的两侧均设置有芯一体化盘片,所述交接箱本体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体化模块,所述一体化模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理线环,所述理线环的外侧与交接箱本体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绕纤筒的数量为若干,且若干个绕纤筒均分布在交接箱本体的内腔。优选的,所述理线环的数量为若干,且若干个理线环均分布在交接箱本体的两侧。优选的,所述交接箱本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交接箱本体、前门、后门、光缆固定开剥区、直熔区、绕纤筒、芯一体化盘片、一体化模块和理线环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尺寸小重量轻,且对使用环境要求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光缆交接箱,尺寸大重量重,且对使用环境要求高的问题,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提高了光缆交接箱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前门和后门,对交接箱本体内部元件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解决了长期使用交接箱本体内部元件时,使灰尘进入交接箱本体内,造成交接箱本体内部元件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效果不好的问题,通过设置底座,对交接箱本体起到了稳定的作用,解决了交接箱本体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摇晃的问题,通过设置绕纤筒和理线环,对光缆起到了方便整理的作用,解决了光缆在使用时不方便整理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交接箱本体左侧剖视图。图中:1交接箱本体、2前门、3后门、4光缆固定开剥区、5直熔区、6绕纤筒、7芯一体化盘片、8一体化模块、9理线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大容量光缆交接箱,包括交接箱本体1,交接箱本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通过设置底座,对交接箱本体1起到了稳定的作用,解决了交接箱本体1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摇晃的问题,交接箱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前门2,通过设置前门2和后门3,对交接箱本体1内部元件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解决了长期使用交接箱本体1内部元件时,使灰尘进入交接箱本体1内,造成交接箱本体1内部元件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效果不好的问题,交接箱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后门3,交接箱本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光缆固定开剥区4,光缆固定开剥区4顶部的左侧设置有直熔区5,交接箱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绕纤筒6,绕纤筒6的数量为若干,且若干个绕纤筒6均分布在交接箱本体1的内腔,通过设置绕纤筒6和理线环9,对光缆起到了方便整理的作用,解决了光缆在使用时不方便整理的问题,绕纤筒6的两侧均设置有芯一体化盘片7,交接箱本体1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体化模块8,一体化模块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理线环9,理线环9的数量为若干,且若干个理线环9均分布在交接箱本体1的两侧,理线环9的外侧与交接箱本体1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交接箱本体1、前门2、后门3、光缆固定开剥区4、直熔区5、绕纤筒6、芯一体化盘片7、一体化模块8和理线环9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尺寸小重量轻,且对使用环境要求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光缆交接箱,尺寸大重量重,且对使用环境要求高的问题,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提高了光缆交接箱的实用性。使用时,通过设置交接箱本体1、前门2、后门3、光缆固定开剥区4、直熔区5、绕纤筒6、芯一体化盘片7、一体化模块8和理线环9的相互配合,达到了箱体深度尺寸缩小,使得改光交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更强,从而达到了尺寸小重量轻,且对使用环境要求低的优点。综上所述:该大容量光缆交接箱,通过设置交接箱本体1、前门2、后门3、光缆固定开剥区4、直熔区5、绕纤筒6、芯一体化盘片7、一体化模块8和理线环9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光缆交接箱,尺寸大重量重,且对使用环境要求高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容量光缆交接箱,包括交接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接箱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前门(2),所述交接箱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后门(3),所述交接箱本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光缆固定开剥区(4),所述光缆固定开剥区(4)顶部的左侧设置有直熔区(5),所述交接箱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绕纤筒(6),所述绕纤筒(6)的两侧均设置有芯一体化盘片(7),所述交接箱本体(1)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体化模块(8),所述一体化模块(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理线环(9),所述理线环(9)的外侧与交接箱本体(1)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量光缆交接箱,包括交接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接箱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前门(2),所述交接箱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后门(3),所述交接箱本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光缆固定开剥区(4),所述光缆固定开剥区(4)顶部的左侧设置有直熔区(5),所述交接箱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绕纤筒(6),所述绕纤筒(6)的两侧均设置有芯一体化盘片(7),所述交接箱本体(1)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体化模块(8),所述一体化模块(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理线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芳孙叶平黄厚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珏网络通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