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压动生电除湿的电动汽车电暖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送风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压动生电除湿的电动汽车电暖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软风装置通常以冷却冷却液时放热,然后通过压缩机将热气向车厢的内部进行输送达到制热效果,并且在内部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设备以压缩机进行抽湿工作,但是以这样的方式容易导致:在进行送暖工作时,以压缩机进行车厢内部的湿气进行回抽输出,容易使得车厢内部的温度快速下降,需要再次循环制热工作,并且回收后,压缩机停止后,内部的热气没有及时的输出容易冷凝成水在管道的内部停留,从而使得管道内壁出现霉变,在下次使用时会出现输出的气体有异味,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压动生电除湿的电动汽车电暖风装置,其结构包括:配合输送装置、螺纹孔、卡块、输入管、装置壳体,所述配合输送装置位于装置壳体的内部并且与装置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输入管设于装置壳体的后侧端面并且与配合输送装置契合连接,所述卡块位于装置壳体的左右两端并且与装置壳体规定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压动生电除湿的电动汽车电暖风装置,其结构包括:配合输送装置(1)、螺纹孔(2)、卡块(3)、输入管(4)、装置壳体(5),所述配合输送装置(1)位于装置壳体(5)的内部并且与装置壳体(5)固定连接,所述输入管(4)设于装置壳体(5)的后侧端面并且与配合输送装置(1)契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位于装置壳体(5)的左右两端并且与装置壳体(5)规定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孔(2)嵌入装置壳体(5)的上端表面两者契合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压动生电除湿的电动汽车电暖风装置,其结构包括:配合输送装置(1)、螺纹孔(2)、卡块(3)、输入管(4)、装置壳体(5),所述配合输送装置(1)位于装置壳体(5)的内部并且与装置壳体(5)固定连接,所述输入管(4)设于装置壳体(5)的后侧端面并且与配合输送装置(1)契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位于装置壳体(5)的左右两端并且与装置壳体(5)规定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孔(2)嵌入装置壳体(5)的上端表面两者契合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压动生电除湿的电动汽车电暖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输送装置(1)设有配合压电架(11)、冷凝输出架(12)、反应室(13),所述配合压电架(11)位于反应室(13)的左右两侧并且与反应室(13)固定连接,所述冷凝输出架(12)位于反应室(13)的上侧表面同时与反应室(13)贯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压动生电除湿的电动汽车电暖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输送架(11)设有管体(111)、冷凝板(112)、分隔架(113)、曲形块(114)、滞留舱(115)、输出管(116),所述分隔架(113)位于滞留舱(115)的下侧端面同时与滞留舱(115)固定连接,所述冷凝架(112)位于分隔架(113)的外侧同时与分隔架(113)机械连接,所述曲形块(114)设于分隔架(113)的内部并且与分隔架(113)固定连接,所述管体(111)位于冷凝架(112)的外端两者活动连接,所述输出管(116)设于管体(111)的上侧两者贯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压动生电除湿的电动汽车电暖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板(112)设有限位块(1121)、曲形管(1122)、凹动管(1123)、曲形板(1124),所述凹动管(1123)位于曲形板(1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