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备的造粒后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472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用高分子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备的造粒后冷却装置,所述壳体左右两侧中部的安装板顶部均设置有冷风机,所述壳体内腔中部设置有震动筛,所述壳体内腔震动筛下方设置有下料板,所述壳体内腔底部设置有降温筒,所述壳体左侧底部的安装板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壳体右侧底部设置有进液管,通过分流板可以将医用高分子颗粒分流,防止其集体掉落无法对其进行全面冷却,通过两组冷风机配合出风斗可以对掉落的医用高分子颗粒进行快速冷却,通过降温筒可以对医用高分子颗粒进行二次冷却降低了冷却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备的造粒后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高分子材料
,具体为一种用于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备的造粒后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我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大。医用高分子材料是指用以制造人体内脏、体外器官、药物剂型及医疗器械的聚合物材料,其来源包括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高分子材料。天然医用高分子材料来源于自然,包括纤维素、甲壳素、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明胶及海藻酸钠等;合成医用高分子材料是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的用于医用的高分子材料,目前常用的有聚氨酯、硅橡胶、聚酯纤维、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醚醚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聚乳酸、聚乙烯等,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备过程中需要对造粒完成的颗粒进行冷却,目前,市场上的均采用冷风机冷却或普通的自然晾干,而采用冷风机进行冷却时只能对颗粒的上表面进行冷却,无法冷却到颗粒的下表面,需要另外的操作员对颗粒进行翻面,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冷却周期较长,普通的自然晾干同样存在上述问题,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所以,现在急需一种可以满足使用需求的冷却装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医用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备的造粒后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柱(2),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斗(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顶部设置有分流板(4),所述壳体(1)外壁左右两侧中部和左侧底部均设置有安装板(5),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中部的安装板(5)顶部均设置有冷风机(6),所述冷风机(6)靠近壳体(1)的一侧均设置有输风管(7),且输风管(7)均延伸至壳体(1)内腔,所述输风管(7)远离冷风机(6)的一侧均设置有出风斗(8),所述壳体(1)内腔中部设置有震动筛(9),所述壳体(1)内腔震动筛(9)下方设置有下料板(10),且下料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备的造粒后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柱(2),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斗(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顶部设置有分流板(4),所述壳体(1)外壁左右两侧中部和左侧底部均设置有安装板(5),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中部的安装板(5)顶部均设置有冷风机(6),所述冷风机(6)靠近壳体(1)的一侧均设置有输风管(7),且输风管(7)均延伸至壳体(1)内腔,所述输风管(7)远离冷风机(6)的一侧均设置有出风斗(8),所述壳体(1)内腔中部设置有震动筛(9),所述壳体(1)内腔震动筛(9)下方设置有下料板(10),且下料板(10)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设置有降温筒(11),所述降温筒(11)包括筒体(111),所述筒体(111)顶部左侧设置有辅助进料斗(112),所述筒体(111)内腔中部设置有冷却管(113),所述冷却管(113)右侧外壁设置有轴承(114),所述冷却管(113)外壁设置有螺旋叶片(115),所述筒体(111)右侧底部设置有辅助出料管(116),所述壳体(1)左侧底部的安装板(5)顶部设置有电机(12),且电机(12)靠近壳体(1)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庆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