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机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是针对申请号为:2017104215330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7-06-07,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防翘边且打印流畅的智能型3D打印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在打印样品时,经常容易发生翘边的现象,原因主要在于打印平台在打印时角度倾斜,而在打印前用户也通常遗忘对打印平台进行水平角度校正,使得在打印后发现样品的翘边问题,这样不仅会浪费打印材料,还会浪费用户的打印时间,不仅如此,在打印过程中,用户通常需要对打印喷头内部的材料温度调整,当温度较低时,喷头内部材料的流通性变差,材料不易从喷头挤出,造成打印的不流畅,也会增加打印时间,从而使设备的实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3D打印机。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翘边且打印流畅的智能型3D打印机,包括底座、顶板、固定板、打印平台、材料盘、送丝管、打印单元、升降机构和两个支板,两个所述支板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侧 ...
【技术保护点】
1.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底座(1)、顶板(4)、固定板(10)、打印平台(10)、材料盘(5)、送丝管(6)、打印单元(7)、升降机构8和两个支板(3),两个所述支板(3)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侧,所述支板(3)的底端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顶板(4)架设在两个支板(3)上,所述固定板(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板(3)上,所述材料盘(5)设置在顶板(4)的上方且通过送丝管(6)与打印单元(7)连接,所述打印单元(7)设置在固定板(9)的下方,所述打印平台(10)设置在打印单元(7)和底座(1)之间,所述升降机构(8)设置在顶板(4)的下方且与打印平台(10) ...
【技术特征摘要】
1.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底座(1)、顶板(4)、固定板(10)、打印平台(10)、材料盘(5)、送丝管(6)、打印单元(7)、升降机构8和两个支板(3),两个所述支板(3)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侧,所述支板(3)的底端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顶板(4)架设在两个支板(3)上,所述固定板(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板(3)上,所述材料盘(5)设置在顶板(4)的上方且通过送丝管(6)与打印单元(7)连接,所述打印单元(7)设置在固定板(9)的下方,所述打印平台(10)设置在打印单元(7)和底座(1)之间,所述升降机构(8)设置在顶板(4)的下方且与打印平台(10)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铰接杆(8)包括驱动机构和若干从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1)、第一驱动轴(12)、驱动齿轮(13)和转环(1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固定在顶板(4)的下方且通过第一驱动轴(12)与驱动齿轮(13)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3)设置在转环(16)内,所述转环(16)上设有若干从动齿(17),所述从动齿(17)周向均匀分布在转环(16)的内侧;所述从动机构周向均匀分布在驱动齿轮(13)的外侧,所述从动机构包括固定杆(18)、从动齿轮(14)、转轴(15)、转盘(19)和拉线(20),所述固定杆(18)的顶端固定在顶板(4)上,所述从动齿轮(14)设置在固定杆(18)的底端且通过转轴(15)与转盘(19)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14)与主动齿轮(13)啮合,所述从动齿轮(14)与转环(16)上的从动齿(17)啮合,所述转盘(19)通过拉线(20)与打印平台(10)连接;所述打印单元(7)包括滑杆(24)、第一连杆(25)、第二连杆(26)、插杆(27)、打印喷头(36)、支撑机构和两个平移单元,所述打印喷头(36)设置在滑杆(24)的下方且通过支撑机构与固定板(9)连接,两个所述平移单元分别设置在打印喷头(36)的两侧且与滑杆(24)传动连接,所述滑杆(24)的中端通过第一连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