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灯彩骨架的捆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64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灯彩骨架的捆扎结构,属于灯彩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滑动杆,滑动杆的前端连接有螺旋轴,滑动杆上滑动连接有轴套,轴套由前套、中套和后套组成,中套外部套设有推套,螺旋轴前端连接有旋转套,旋转套中部开设有与螺旋轴配合的通孔,旋转套通过通孔与螺旋轴连接,前套的前侧壁上铰接有左连杆,左连杆前端铰接有左夹爪,左夹爪中部与旋转套的前侧壁铰接,左夹爪前端连接有右夹块;前套的后侧壁上铰接有右连杆,右连杆前端铰接有右夹爪,右夹爪的中部与旋转套的后侧壁铰接,右夹爪前端连接有左夹块,滑动杆后端套设有手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捆扎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灯彩骨架的捆扎结构
本技术属于灯彩制作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灯彩骨架的捆扎结构。
技术介绍
灯彩,又叫“花灯”,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它与流传中国民间的元宵赏灯习俗密切相连。据考证元宵赏灯始于西汉,盛于隋唐,明清尤为风行。灯彩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才智巧思,它融抽象构成、拟形雕塑、平面书画、复合装饰和光动机制于一体,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综合空间艺术。它不只是节日的装点和审美的对象,更是一种广泛的存在和无限的人生关怀。在制作较大型的灯彩时,灯彩的骨架一般需要用到较粗的铁丝制作,在连接骨架时,再用较细的铁丝将骨架中的每根铁丝依次捆扎。现有技术中,在用铁丝捆扎骨架时,一般操作是先将铁丝剪成小段,再将小段铁丝捆在两根骨架铁丝上,再用夹钳夹住小段铁丝,并将小段铁丝拧成麻花状,从而将骨架铁丝固定。这种操作方式的操作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所以急需一种能够方便进行捆扎的工具,以减少骨架的捆扎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灯彩骨架的捆扎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捆扎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灯彩骨架的捆扎结构,包括滑动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1)的前端连接有螺旋轴(2),所述滑动杆(1)上滑动连接有轴套(3),所述轴套(3)由前套(31)、中套(32)和后套(33)组成,所述中套(32)外部套设有推套(4),所述螺旋轴(2)前端连接有旋转套(5),所述旋转套(5)中部开设有与螺旋轴(2)配合的通孔,所述旋转套(5)通过通孔与螺旋轴(2)连接,所述前套(31)的前侧壁上铰接有左连杆(61),所述左连杆(61)前端铰接有左夹爪(71),所述左夹爪(71)中部与旋转套(5)的前侧壁铰接,所述左夹爪(71)前端连接有右夹块(82);所述前套(31)的后侧壁上铰接有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灯彩骨架的捆扎结构,包括滑动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1)的前端连接有螺旋轴(2),所述滑动杆(1)上滑动连接有轴套(3),所述轴套(3)由前套(31)、中套(32)和后套(33)组成,所述中套(32)外部套设有推套(4),所述螺旋轴(2)前端连接有旋转套(5),所述旋转套(5)中部开设有与螺旋轴(2)配合的通孔,所述旋转套(5)通过通孔与螺旋轴(2)连接,所述前套(31)的前侧壁上铰接有左连杆(61),所述左连杆(61)前端铰接有左夹爪(71),所述左夹爪(71)中部与旋转套(5)的前侧壁铰接,所述左夹爪(71)前端连接有右夹块(82);所述前套(31)的后侧壁上铰接有右连杆(62),所述右连杆(62)前端铰接有右夹爪(72),所述右夹爪(72)的中部与旋转套(5)的后侧壁铰接,所述右夹爪(72)前端连接有左夹块(81),所述滑动杆(1)后端套设有手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灯彩骨架的捆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1)上连接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与后套(33)之间连接有弹簧(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灯彩骨架的捆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宏志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灯彩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