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发射二极管及具有其的PCB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59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发射二极管及具有其的PCB板,包括:主体部,主体部的前端设置有发射部,主体部的上端设置有吸片平台,吸片平台的底部设置有配合平面,配合平面沿主体部的前后方向贯穿吸片平台的底部,主体部穿设在PCB板体的安装孔中,配合平面用于与安装孔的上端配合以将主体部支撑在安装孔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没有设置额外的定位结构,在加工时节省了定位结构的加工步骤,并且在安装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将主体部穿设在PCB板体的安装孔中,而无需先进行对准操作,安装过程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发射二极管及具有其的PCB板
本技术涉及红外发射二极管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红外发射二极管及具有其的PCB板。
技术介绍
红外发射二极管是一种能发出红外线的二极管,通常应用于遥控器等场合。常用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其外形和发光二极管LED相似,发出红外光,现有遥控器采用的红外发射二极管采用的是插装结构设计,该结构红外发射二极管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引脚成型,需投入引脚成型设备并存在机械加工本体内部金线受应力损伤隐患,同时存在加工一致性差导致在PCB插孔处难以一次性插装到位问题,红外发射二极管生产时需要先剪脚,存在低效及损伤焊点质量隐患,此结构红外发射二极管只能采用手工焊接生产,十分低效,同时存在焊接质量一致性差一次通过率低,造成二次补焊问题影响质量可靠性,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电器元件采用了直插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1620977297.1的专利中的直插LED,其主体插于PCB板中,方便安装,但是这种直插LED的主体部的上部平台很短,且下端设置了垂直部,安装时需要与PCB板上的与垂直部相对应的孔对准后才能安装,导致装配繁琐,且上部平台与PCB板的接触面积过小,易发生主体下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发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10),所述主体部(10)的前端设置有发射部(20),所述主体部(10)的上端设置有吸片平台(11),所述吸片平台(11)的底部设置有配合平面(30),所述配合平面(30)沿所述主体部(10)的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吸片平台(11)的底部,所述主体部(10)穿设在PCB板体(40)的安装孔(41)中,所述配合平面(30)用于与所述安装孔(41)的上端配合以将所述主体部(10)支撑在所述安装孔(4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发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10),所述主体部(10)的前端设置有发射部(20),所述主体部(10)的上端设置有吸片平台(11),所述吸片平台(11)的底部设置有配合平面(30),所述配合平面(30)沿所述主体部(10)的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吸片平台(11)的底部,所述主体部(10)穿设在PCB板体(40)的安装孔(41)中,所述配合平面(30)用于与所述安装孔(41)的上端配合以将所述主体部(10)支撑在所述安装孔(4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0)包括安装块(12),所述吸片平台(11)设置在所述安装块(12)的上端,所述吸片平台(11)沿垂直于所述主体部(10)前后方向的方向延伸,所述吸片平台(11)包括:平台主体(111),所述安装块(12)设置在所述平台主体(111)的正下方;加长段(112),所述加长段(112)设置在所述平台主体(111)的延伸方向的端部;所述平台主体(111)的底面与所述加长段(112)的底面共同形成所述配合平面(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0)还包括引脚部(50),所述引脚部(50)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0)的后端;所述引脚部(50)的第二端搭接在所述安装孔(41)上,并通过焊锡焊接在所述PCB板体(4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部(50)包括两个引脚,所述引脚包括:连接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邓丽芳闫红庆徐敬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