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井巷道复合支护结构
本技术属于矿井巷道支护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矿井巷道复合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在矿井深部开采过程中,大部分巷道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密集,断层构造多,岩层裂隙发育,岩石松散破碎、遇水易膨胀,刚开挖的巷道围岩较为坚硬,不久即风化变软。再者由于矿井深部开采的特殊和恶劣条件,岩石冲击性行为(岩爆、煤岩突出)日趋严重,其出现频率、强度和规模几乎和深度成正比,灾害性事故屡禁不止,且规模越来越大,大部分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甚至报废,多次维修也不能保障矿井安全生产。针对地质构造复杂且深部地压破坏较大的松软岩层巷道支护关键要做到两点:第一、支护结构必须要能够控制巷道围岩较大的变形,第二、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要适应围岩的适度变形,不能硬碰硬。而现有的一些传统技术基本上都不能很好地同时满足这两点要求,如工字钢或U型钢支护、锚网索或锚注支护、一般的耦合支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巷道支护较难适应巷道围岩变形的弊端,提供一种新型矿井巷道复合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能对巷道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控制巷道围岩较大的变形,且能适应围岩的适度变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井巷道复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块底部钢板(1)、两块侧向支护钢板(2)、一块顶侧支护钢板(3),所述侧向支护钢板的截面、顶侧支护钢板的截面都为圆弧形结构,两块侧向支护钢板下端固定安装在底部钢板上平面,所述顶侧支护钢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块侧向支护钢板上端的上方,两块侧向支护钢板和一块顶侧支护钢板构成一个开口朝下设置的C形支撑件(4),所述顶侧支护钢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侧向支护钢板上端之间设有截面为工字形结构的橡胶缓冲件(5),顶侧支护钢板的端部与对应的侧向支护钢板上端分别嵌入工字形结构的橡胶缓冲件两侧的凹槽(6)内,所述侧向支护钢板和顶侧支护钢板上都设有插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巷道复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块底部钢板(1)、两块侧向支护钢板(2)、一块顶侧支护钢板(3),所述侧向支护钢板的截面、顶侧支护钢板的截面都为圆弧形结构,两块侧向支护钢板下端固定安装在底部钢板上平面,所述顶侧支护钢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块侧向支护钢板上端的上方,两块侧向支护钢板和一块顶侧支护钢板构成一个开口朝下设置的C形支撑件(4),所述顶侧支护钢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侧向支护钢板上端之间设有截面为工字形结构的橡胶缓冲件(5),顶侧支护钢板的端部与对应的侧向支护钢板上端分别嵌入工字形结构的橡胶缓冲件两侧的凹槽(6)内,所述侧向支护钢板和顶侧支护钢板上都设有插入岩石的锚杆(7);所述C形支撑件外套接有开口朝下设置的C形橡胶缓冲套(8),C形橡胶缓冲套的内侧壁与C形支撑件的外侧壁之间填充有泡沫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晋发,苗岳鹏,乔辉,丁余良,韩耿彪,姜旭,魏凯强,陈瑞杰,宋小科,程志腾,白渌斐,赵军波,张昆,高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