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六一专利>正文

一种冲击式反循环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41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击式反循环钻机,包括底座、空心锤、排砂管、卷扬机构和驱动装置;卷扬机构和驱动装置分别安装在底座上;底座前端的上端朝向其前侧上方倾斜设有桅杆;桅杆的上端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一导向轮组;空心锤上下端均敞口,并悬设在桅杆的前侧;排砂管为竖直设置的管体,其下端由空心锤的上端敞口处伸入空心锤内部;排砂管的中部连通有高压风管;卷扬机构具有第一卷扬绳和第二卷扬绳;第一卷扬绳的自由端绕过第一导向轮组与空心锤可拆卸连接;第二卷扬绳的自由端绕过第一导向轮组并与排砂管可拆卸连接;驱动装置与卷扬机构传动连接。优点:体积小,占地面积少,能有效分离砂石,使泥浆能够循环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式反循环钻机
本技术涉及冲击钻的施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冲击式反循环钻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械无法解决浆石分离所带来的施工环境污染及施工进度问题,如遇水上平台作业在打好护筒密封的情况下和陆地地质情况比较好的情况下要先调试好泥浆的浓度和稠度才可以作业。现有的机械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泥浆无法砂石分离,施工效率低,周期长,并且给场地带来严重环境污染,占地面积也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击式反循环钻机,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冲击式反循环钻机,包括底座、空心锤、排砂管、卷扬机构和驱动装置;上述卷扬机构和上述驱动装置分别安装在上述底座上;上述底座前端的上端朝向其前侧上方倾斜设有桅杆;上述桅杆的上端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一导向轮组;上述空心锤上下端均敞口,并悬设在上述桅杆的前侧;上述排砂管为竖直设置且上下端均敞口的管体,其下端由上述空心锤的上端敞口处伸入上述空心锤内部;上述排砂管的中部连接并连通有高压风管,上述高压风管外接高压气源;上述卷扬机构具有第一卷扬绳和第二卷扬绳;上述第一卷扬绳的自由端绕过上述第一导向轮组与上述空心锤可拆卸连接;上述第二卷扬绳的自由端绕过上述第一导向轮组并与上述排砂管可拆卸连接;上述驱动装置与上述卷扬机构传动连接,并可驱动上述卷扬机构分别对上述第一卷扬绳和第二卷扬绳收卷或放卷,以分别带动上述空心锤和排砂管上下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体积小,占地面积少,在施工过程中能有效分离砂石,并且使泥浆能够循环利用,并且可以边钻进边排除孔内砂石及陈渣,提高工作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上述卷扬机构包括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上述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前后间隔设置,并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上述底座的上端;上述第一卷扬绳的一端卷绕在上述第一卷筒上,另一端构成其自由端;上述第二卷扬绳的一端卷绕在上述第二卷筒上,另一端构成其自由端;上述驱动装置安装在上述底座的上端,并分别与上述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传动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卷筒的设计使得第一卷扬绳和第二卷扬绳连接有序,不会在卷绕过程中相互影响,也利于后期的检修维护工作。进一步,上述底座的上端靠近其前端的位置设有与上述第一导向轮组对应的第二导向轮组,上述第一卷扬绳的自由端及上述第二卷扬绳的自由端分别依次绕过上述第二导向轮组和上述第一导向轮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使得第一卷扬绳和第二卷扬绳的绕线有序稳定,不会脱落松散。进一步,上述第二卷扬绳设有两根,两根上述第二卷扬绳的一端分别卷绕在上述第二卷筒上,两者的自由端分别依次绕过上述第二导向轮组和上述第一导向轮组,并择一与上述排砂管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根第二卷扬绳的设计能够避免与排砂管连接的卷扬绳断掉或故障后整个设备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出现。进一步,上述第一卷扬绳设有两根,且其一端分别卷绕在上述第一卷筒上,另一端分别依次绕过上述第二导向轮组和上述第一导向轮组并与上述排砂管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得空心锤连接更牢固,运行更稳定。进一步,上述第一卷筒的一端同轴安装有离合器,上述离合器上具有与上述第一卷筒同轴设置的第一带轮,上述离合器用以使上述第一带轮和第一卷筒接合联动或分离,上述第二卷筒上同轴安装有与上述第一带轮对应的第二带轮,上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通过绕过两者的皮带传动连接,上述驱动装置与上述第二卷筒的一端传动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离合器的设置使得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方便调节为同步转动或不同步转动两种状态,利于后续的施工。进一步,上述驱动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上述底座上的电机和减速器,上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上述上述第二卷筒的一端传动连接,上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上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装置设计合理,能确保第一卷扬绳和第二卷扬绳的卷绕速度适中。进一步,上述桅杆的下端铰接在上述底座前端的上端中部,其上端靠近其端部的位置通过向后端下方倾斜设置的拉杆与上述底座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桅杆受力较好,与底座连接比较牢固,不易发生弯曲状况。进一步,上述排砂管的上端安装有吊环,上述第二卷扬绳的自由端安装有挂钩,上述第二卷扬绳的自由端通过上述挂钩可拆卸的与上述吊环挂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第二卷扬绳与排砂管的连接。进一步,上述高压风管绑缚在上述排砂管的上半段外。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排砂管在上下移动过程中高压风管晃动出现不安全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冲击式反循环钻机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冲击式反循环钻机去掉空心锤和排砂管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冲击式反循环钻机中空心锤和排砂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桅杆,3、空心锤,4、排砂管,5、第一卷筒,6、第二卷筒,7、第一卷扬绳,8、第二卷扬绳,9、驱动装置,11、第二导向轮组,21、第一导向轮组,22、拉杆,41、高压风管,42、吊环,51、离合器,52、皮带,81、挂钩,91、电机,92、减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冲击式反循环钻机包括底座1、空心锤3、排砂管4、卷扬机构和驱动装置9;上述卷扬机构和上述驱动装置9分别安装在上述底座1上;上述底座1前端的上端朝向其前侧上方倾斜设有桅杆2;上述桅杆2的上端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一导向轮组21;上述空心锤3上下端均敞口,并悬设在上述桅杆2的前侧;上述排砂管4为竖直设置且上下端均敞口的管体,其下端由上述空心锤3的上端敞口处伸入上述空心锤3内部;上述排砂管4的中部连接并连通有高压风管41,上述高压风管41外接高压气源;上述卷扬机构具有第一卷扬绳7和第二卷扬绳8;上述第一卷扬绳7的自由端绕过上述第一导向轮组21与上述空心锤3可拆卸连接;上述第二卷扬绳8的自由端绕过上述第一导向轮组21并与上述排砂管4可拆卸连接;上述驱动装置9与上述卷扬机构传动连接,并可驱动上述卷扬机构分别对上述第一卷扬绳7和第二卷扬绳8收/放卷,以分别带动上述空心锤3和排砂管4上下移动。整个设备在钻孔施工过程中,空心锤3始终位于孔内,在孔口处铺设有用以过滤掉大颗粒砂石的滤网,排砂管4的上端管口穿过滤网伸至孔口外,运行过程中,驱动装置9驱动卷扬机构对第一卷扬绳7和第二卷扬绳8分别收/放卷,以使的空心锤3和排砂管4分别在收卷卷绕时向上移动,放卷时在自身重力作用向下移动(该移动过程中排砂管4的下端始终不会伸出空心锤3下端的敞口外),空心锤3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利用重力向下钻进,钻进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混合着砂石进入排砂管4的下端内部,同步,高压风管41开启向排砂管4的中部通入高压气流,高压气流进入排砂管4中部的内部后,因其下端封堵,上端敞口,气流随之从上端敞口处溢出,因此在排砂管4的上半段会始终产生负压,进入排砂管4下端内部的泥浆和砂石混合物会向上流动并从排砂管4的上端管口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式反循环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空心锤(3)、排砂管(4)、卷扬机构和驱动装置(9);所述卷扬机构和所述驱动装置(9)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前端的上端朝向其前侧上方倾斜设有桅杆(2);所述桅杆(2)的上端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一导向轮组(21);所述空心锤(3)上下端均敞口,并悬设在所述桅杆(2)的前侧;所述排砂管(4)为竖直设置且上下端均敞口的管体,其下端由所述空心锤(3)的上端敞口处伸入所述空心锤(3)内部;所述排砂管(4)的中部连接并连通有高压风管(41),所述高压风管(41)外接高压气源;所述卷扬机构具有第一卷扬绳(7)和第二卷扬绳(8);所述第一卷扬绳(7)的自由端绕过所述第一导向轮组(21)与所述空心锤(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卷扬绳(8)的自由端绕过所述第一导向轮组(21)并与所述排砂管(4)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9)与所述卷扬机构传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卷扬机构分别对所述第一卷扬绳(7)和第二卷扬绳(8)收卷或放卷,以分别带动所述空心锤(3)和排砂管(4)分别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式反循环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空心锤(3)、排砂管(4)、卷扬机构和驱动装置(9);所述卷扬机构和所述驱动装置(9)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前端的上端朝向其前侧上方倾斜设有桅杆(2);所述桅杆(2)的上端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一导向轮组(21);所述空心锤(3)上下端均敞口,并悬设在所述桅杆(2)的前侧;所述排砂管(4)为竖直设置且上下端均敞口的管体,其下端由所述空心锤(3)的上端敞口处伸入所述空心锤(3)内部;所述排砂管(4)的中部连接并连通有高压风管(41),所述高压风管(41)外接高压气源;所述卷扬机构具有第一卷扬绳(7)和第二卷扬绳(8);所述第一卷扬绳(7)的自由端绕过所述第一导向轮组(21)与所述空心锤(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卷扬绳(8)的自由端绕过所述第一导向轮组(21)并与所述排砂管(4)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9)与所述卷扬机构传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卷扬机构分别对所述第一卷扬绳(7)和第二卷扬绳(8)收卷或放卷,以分别带动所述空心锤(3)和排砂管(4)分别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式反循环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构包括第一卷筒(5)和第二卷筒(6);所述第一卷筒(5)和第二卷筒(6)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前后间隔设置,并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端;所述第一卷扬绳(7)的一端卷绕在所述第一卷筒(5)上,另一端构成其自由端;所述第二卷扬绳(8)的一端卷绕在所述第二卷筒(6)上,另一端构成其自由端;所述驱动装置(9)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端,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卷筒(5)和第二卷筒(6)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击式反循环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靠近其前端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轮组(21)对应的第二导向轮组(11),所述第一卷扬绳(7)的自由端及所述第二卷扬绳(8)的自由端分别依次绕过所述第二导向轮组(11)和所述第一导向轮组(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六一
申请(专利权)人:杨六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