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教学轧机同步-异步压下两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4362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教学轧机同步‑异步压下两用装置,包括机架、上轧辊、下轧辊、两个螺杆、主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和支撑台,所述上轧辊通过滑块设置在机架上部,所述下轧辊设置在机架下部,所述滑块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螺杆的下端分别与一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上端依次连接所述机架、所述支撑台和所述从动齿轮,所述螺杆与所述机架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台的两端与所述螺杆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支撑台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主动齿轮和支撑台设计为可拆卸结构,实现轧机的同步压下和异步压下模式之间切换,满足实验教学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教学轧机同步-异步压下两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实验教学轧机同步-异步压下两用装置。
技术介绍
轧机手动压下装置一般是通过调整轧辊两侧的旋转盘,调整辊缝的大小,从而得到不同厚度的板材。传统的实验室轧机有两种,一种轧机的两个旋转盘是独立的(如图1),无论怎么调整,都有可能出现轧辊两侧旋转量不一致的情况,进而造成两侧辊缝不一致,即这种轧机能够实现异步压下,很难实现同步压下;另一种轧机是只能够实现同步压下,即两侧辊缝一致的情况,而不能够实现异步压下。而实验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两侧辊缝一致的情况,但有时为了给学生展示轧制产品的不均匀变形,如镰刀弯缺陷、单边浪缺陷,也需要两侧辊缝不一致的情况,即实验教学过程中既需要同步压下,也需要异步压下。而传统的轧机只能实现同步压下或异步压下的情况,不能实现同步-异步两用的功能,无法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便捷的实验教学轧机同步-异步压下两用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轧机既可以实现两侧辊缝一致,又可以实现两侧辊缝不一致,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教学轧机同步‑异步压下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上轧辊、下轧辊、两个螺杆、主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和支撑台,所述上轧辊通过滑块设置在机架上部,所述下轧辊设置在机架下部,所述滑块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螺杆的下端分别与一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上端依次连接所述机架、所述支撑台和所述从动齿轮,所述螺杆与所述机架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台的两端与所述螺杆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支撑台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教学轧机同步-异步压下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上轧辊、下轧辊、两个螺杆、主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和支撑台,所述上轧辊通过滑块设置在机架上部,所述下轧辊设置在机架下部,所述滑块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螺杆的下端分别与一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上端依次连接所述机架、所述支撑台和所述从动齿轮,所述螺杆与所述机架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台的两端与所述螺杆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支撑台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教学轧机同步-异步压下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有提升杆,所述支撑台中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台两端对称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与所述提升杆的直径相匹配,所述提升杆固定穿过所述主动齿轮中心,所述提升杆下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当所述提升杆带动所述主动齿轮向上运动时,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分离,当所述提升杆带动所述主动齿轮向下运动时,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教学轧机同步-异步压下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杆上端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耀东陈林包喜荣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