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4345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矩形外套、抽风泵、第一集尘箱和第二集尘箱,所述矩形外套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支座位于矩形外套的底部,所述万向转轮设置在支座上,所述散热面板焊接在抽风泵的下方,所述抽风泵位于该装置内部的右下角,所述滤网胶结在吸尘嘴内部,所述螺纹管位于该装置内部,集尘管道的两端胶结在螺纹管和第一集尘箱之间,所述第一集尘箱和第二集尘箱均靠近拉环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推杆与该装置呈转动连接,使该装置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抽风泵设置在散热面板的正上方,使该抽风泵有足够的散热空间,隔板焊接在矩形外套上,将该装置的电机和除尘管道部分分隔开来,防止过大的颗粒物吸入该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尘装置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工地一般指建筑物、构筑物的施工现场,灰尘是被别的事物而起,它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灰尘来源于工业排放物、燃烧烟尘、土壤扬尘等,灰尘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所以人们特别讨厌它,灰尘带着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到处飞扬,传播疾病。目前,工地在进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日积月累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也是极大的,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除尘装置,但是现有的除尘装置一般是通过之间洒水的方式除尘,这样一方面浪费了水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洒水除尘后当水挥发变干后,尘土还是会被扬起,无法从根本上起到除尘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矩形外套、抽风泵、第一集尘箱和第二集尘箱,所述矩形外套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推杆位于该装置外部,所述支座位于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矩形外套(1)、抽风泵(7)、第一集尘箱(17)和第二集尘箱(18);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外套(1)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推杆(2)位于该装置外部,所述支座(3)位于矩形外套(1)的底部,所述万向转轮(4)设置在支座(3)上,所述散热面板(6)焊接在抽风泵(7)的下方,所述抽风泵(7)位于该装置内部的右下角,所述纳米填充层(8)填充在抽风泵(7)和第二集尘箱(18)的接口,所述隔板(9)水平设置在螺纹管(13)和抽风泵(7)之间,所述滤网(10)胶结在吸尘嘴(11)内部,所述吸尘嘴(11)与螺纹管(13)连接成一整体,所述螺纹管(13)位于该装置内部,集尘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矩形外套(1)、抽风泵(7)、第一集尘箱(17)和第二集尘箱(18);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外套(1)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推杆(2)位于该装置外部,所述支座(3)位于矩形外套(1)的底部,所述万向转轮(4)设置在支座(3)上,所述散热面板(6)焊接在抽风泵(7)的下方,所述抽风泵(7)位于该装置内部的右下角,所述纳米填充层(8)填充在抽风泵(7)和第二集尘箱(18)的接口,所述隔板(9)水平设置在螺纹管(13)和抽风泵(7)之间,所述滤网(10)胶结在吸尘嘴(11)内部,所述吸尘嘴(11)与螺纹管(13)连接成一整体,所述螺纹管(13)位于该装置内部,集尘管道(14)的两端胶结在螺纹管(13)和第一集尘箱(17)之间,所述拉环(15)由Y形螺丝(16)固定在矩形外壳(1)上,所述第一集尘箱(17)和第二集尘箱(18)均靠近拉环(15)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与该装置呈转动连接,且其底端通过转动轴(5)固定在支座(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转轮(4)的一端焊接在支座(3)的底部,且该万向转轮(4)在支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军杨泓斌张亮亮黄万禧刘博
申请(专利权)人:绿山高科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