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文鹤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雨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332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雨棚结构,包括棚面、棚架、固定架、连接块、贴合槽、转动杆、皮带、传动轴、伺服电机、塑料遮板、安装梁、支撑梁、固定圈、加固梁、卡槽、螺栓和安装槽。通过将棚架通过固定圈安装在固定架的转动杆上,转动杆的其中一端外壁套接皮带,转动杆通过皮带与传动轴呈传动连接,且传动轴安装在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伺服电机控制转动杆顺时针转动的时候棚架带动棚面的顶端远离连接块,这样冬天大雪堆积在棚面上可以通过该方式将积雪清除,不仅避免化雪时雨棚滴水,而且还保护雨棚不被压垮,而且固定架的连接块上设置贴合槽,棚面通过贴合槽与连接块紧密贴合,防止漏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清除积雪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雨棚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雨棚结构,具体为一种建筑雨棚结构,属于雨棚

技术介绍
雨棚是设在建筑物出入口或顶部阳台上方用来挡雨、挡风、防高空落物砸伤的一种建筑装配,是建筑物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组件,雨棚的顶面多设置成弧形,且采用PC板材作为棚面不影响采光。现有的雨棚在冬天下大雪的时候容易在棚面上堆积大量的积雪,如果积雪不及时清理容易造成雨棚坍塌,也存在安全隐患,传统的雨棚在清理积雪的时候需要人为用刮板将积雪刮下雨棚,因此积雪清理不方便,而且雨棚长时间使用之后,棚面使用的塑料遮板容易腐化,不方便拆卸进行更换,因此使用起来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雨棚在大雪天的时候棚面容易堆积积雪不方便清理,存在安全隐患和棚面拆卸安装不方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雨棚结构,具有方便清理积雪,棚面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建筑雨棚结构,包括棚面,棚架和固定架,所述棚面的顶部设置所述棚架,所述棚面和所述棚架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架的一侧,所述棚面的内部设置塑料遮板,所述棚架通过转动杆安装在所述固定架的一侧,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套接皮带,所述皮带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雨棚结构,包括棚面(1),棚架(2)和固定架(3),所述棚面(1)的顶部设置所述棚架(2),所述棚面(1)和所述棚架(2)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架(3)的一侧,所述棚面(1)的内部设置塑料遮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架(2)通过转动杆(6)安装在所述固定架(3)的一侧,所述转动杆(6)的一端套接皮带(7),所述皮带(7)的另一端套接传动轴(8),所述传动轴(8)安装在伺服电机(9)的一端,所述棚架(2)的内部设置两个安装梁(11),所述安装梁(11)的内部均设置安装槽(17),所述安装梁(11)的底部均设置若干个支撑梁(12),所述支撑梁(12)的底端设置固定圈(13),所述安装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雨棚结构,包括棚面(1),棚架(2)和固定架(3),所述棚面(1)的顶部设置所述棚架(2),所述棚面(1)和所述棚架(2)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架(3)的一侧,所述棚面(1)的内部设置塑料遮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架(2)通过转动杆(6)安装在所述固定架(3)的一侧,所述转动杆(6)的一端套接皮带(7),所述皮带(7)的另一端套接传动轴(8),所述传动轴(8)安装在伺服电机(9)的一端,所述棚架(2)的内部设置两个安装梁(11),所述安装梁(11)的内部均设置安装槽(17),所述安装梁(11)的底部均设置若干个支撑梁(12),所述支撑梁(12)的底端设置固定圈(13),所述安装梁(11)的顶端安装加固梁(14),所述加固梁(14)的两端均设置卡槽(15),所述卡槽(15)均通过螺栓(16)与安装梁(1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雨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鹤林益萍张威钟多利
申请(专利权)人:刘文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