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31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由四片型钢翼缘板会围合形成的型钢柱体、固定于型钢柱体内部以用于代替现有的矩形加劲部的加劲件、多个分别固定于型钢柱体的各个侧面上的钢牛腿、多根分别均固定于各件钢牛腿上的梁纵筋以及分别包覆住型钢柱体和梁纵筋以形成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混凝土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防止梁纵筋过长时发生弯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目前,型钢混凝土结构能充分发挥钢和混凝土各自的优点,是一种高效、经济、节能的结构,在国内外建筑结构领域中已有大量的应用。然而,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较为复杂,为了实现钢筋混凝土梁的纵向钢筋传力,常规的节点做法,施工较为不便,并且钢材用量较高,制约了型钢混凝土柱的工程应用。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水平的矩形加劲板12传递梁纵筋的拉力,且矩形加劲板12呈水平放置于两个相对的型钢翼缘板11之间从而确保梁纵筋2传力的可靠性,其中,各片型钢翼缘板11互不连接,一般是通过截面呈“十”字形的型钢腹板13将各片型钢翼缘板11固定在一起,但是,现有的型钢混凝土结构一般是应用于地下停车场、商场等场地,型钢混凝土柱31的数量不易过多,而固定于相邻设置的两根型钢混凝土柱31一般较长,这就会导致固定在相邻设置的两根型钢结构中间的梁纵筋较长,而根据力学可知,两点支撑时中间位置容易受到弯应力而向下弯曲,导致梁纵筋发生一定的变形,从而使得浇注混凝体时容易影响到钢筋混凝土梁32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其优点在于能够防止梁纵筋过长时发生弯曲。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型钢柱体,所述型钢柱体包括四片型钢翼缘板,任意相邻设置两片型钢翼缘板相邻的一侧固定在一起,四片型钢翼缘板会围合形成一个矩形区域;加劲件,所述加劲件包括两片水平设置于型钢柱体内部的内隔板以及两端分别于两件隔板相向的一面固定且横截面呈“十”字形状设置的加劲板;钢牛腿;所述钢牛腿设置有四件,且各所述钢牛腿分别固定于型钢柱体的各个侧面上;梁纵筋,所述梁纵筋设置有多根,且各所述梁纵筋均布于各片型钢翼缘板的各个侧面上,设置于同一型钢翼缘板上的各根梁纵筋均固定于钢牛腿上;混凝土主体,所述混凝土主体分别包覆住型钢柱体和梁纵筋以形成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四片型钢翼缘板组合形成的型钢柱体能够增加型钢柱体与混凝土组合形成的型钢混凝土柱的强度,使得型钢翼缘板能够承受更大的弯应力而不易发生翻边;通过内隔板能够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横向加劲板以传递梁纵筋的拉力,通过横截面呈“十”字形状设置的加劲板和固定在一起的型钢翼缘板能够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型钢腹板与型钢翼缘板的配合,且稳定性更好;通过钢牛腿能够衔接型钢柱体与梁纵筋,并传递来自梁纵筋的荷载,使得梁纵筋过长时不易弯曲。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型钢柱体外设置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柱筋以及多个环型钢柱体设置且与柱筋固定的第一箍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柱筋与第一箍筋的配合能够增加型钢混凝土柱的强度,且浇注混凝体时容易挂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牛腿包括一片贴合于型钢翼缘板表面的连接部、垂直于连接部且竖直设置的加劲部以及两片垂直于连接部且水平设置的侧板,两侧板分别与加劲部的上下两侧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部增加钢牛腿与型钢翼缘板的接触面积,使得钢牛腿与型钢翼缘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通过侧板增加型钢翼缘板与部分梁纵筋的接触面积,通过加劲部能够增加侧面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通过多根插接于连接部并采用穿透栓钉焊的方法焊接在型钢翼缘板上的栓钉固定在型钢柱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透栓钉焊用于组合楼板和组合梁,焊接时,将压型钢板焊透,使栓钉、压型钢板和钢构件三者接在一起,通过采用该固定方式能够避免栓钉对型钢翼缘板造成破坏,确保型钢翼缘板的工作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多个与连接部一体成型的钢套筒,设置于同一所述型钢翼缘板上的各根梁纵筋靠近型钢翼缘板的一端与钢套筒内部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钢套筒能够增加连接部的受力性能,使得梁纵筋与连接部的连接更加稳定,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将梁纵筋固定在钢套筒内使得安装失误的梁纵筋能够拆卸下来且不会造成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钢牛腿的两个侧板上的各根梁纵筋通过两肢箍箍紧于侧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肢箍能够将处于侧板上的梁纵筋与侧板牢牢的固定在一起,增强梁纵筋与侧板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处于两所述侧板之间的所有梁纵筋呈“回”字形状布置,所述加劲部上穿设有两件分别与形成“回”字形状的内外两圈梁纵筋焊接在一起的第二箍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箍筋能够将其余未与侧板固定在一起的梁纵筋箍在一起以增加这些梁纵筋的整体强度,且第二箍筋穿设过加劲部能够对这些箍在一起的梁纵筋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型钢翼缘板远离钢牛腿的一面均固定有四个呈矩形状布置的限位块,两所述内隔板相反的一面分别与呈上下位置关系的各块限位块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便于加劲件安装时进行快速定位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钢牛腿能够对梁纵筋进行支撑以使得过长的梁纵筋远离型钢柱体的部分不易弯曲,通过有四片型钢翼缘板组合形成的型钢柱体的强度远大于现有技术中型钢结构的强度,使得承受更长的梁纵筋时不易发生翻边;2、通过柱筋和第一箍筋的配合使得混凝土浇注型钢柱体时便于混凝土挂浆形成混凝土主体,且进一步增加型钢混凝土柱的强度;3、通过两肢筋和第二箍筋能够将将梁纵筋与钢牛腿固定在一起,从而达到通过钢牛腿对梁纵筋进行支撑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示意图;图2是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浇注混凝土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未浇注混凝土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型钢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梁纵筋与钢牛腿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型钢柱体;11、型钢翼缘板;12、矩形加劲板;13、型钢腹板;2、梁纵筋;3、混凝土主体;31、钢混凝土柱;32、钢筋混凝土梁;4、柱筋;5、第一箍筋;6、加劲件;61、加劲板;62、内隔板;7、限位块;8、钢牛腿;81、连接部;82、侧板;821、两肢箍;822、钢套筒;83、加劲部;831、第二箍筋;84、栓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结合图2和图3所示,包括型钢柱体1、多根均布于型钢柱体1各个侧面上的梁纵筋2以及分别包覆住型钢柱体1和梁纵筋2以形成型钢混凝土柱31和钢筋混凝土梁32的混凝土主体3。结合图3和图4所示,型钢柱体1包括四片呈矩形状布置的型钢翼缘板11,任意相邻设置两片型钢翼缘板11相邻的一侧固定在一起,在型钢柱体1内部设置有一件用于传递梁纵筋2拉力的加劲件6。其中,在型钢柱体1外设置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柱筋4以及多个环型钢柱体1设置且与柱筋4固定的第一箍筋5。其中,加劲件6包括两片水平设置的内隔板62以及两端分别于两件隔板相向的一面固定且横截面呈“十”字形状设置的加劲板61,其中,在型钢柱体1内部还设置有用于供加劲件6快速定位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十六块均布于各片型钢翼缘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钢柱体(1),所述型钢柱体(1)包括四片型钢翼缘板(11),任意相邻设置两片型钢翼缘板(11)相邻的一侧固定在一起,四片型钢翼缘板(11)会围合形成一个矩形区域;加劲件(6),所述加劲件(6)包括两片水平设置于型钢柱体(1)内部的内隔板(62)以及两端分别于两件隔板相向的一面固定且横截面呈“十”字形状设置的加劲板(61);钢牛腿(8);所述钢牛腿(8)设置有四件,且各所述钢牛腿(8)分别固定于型钢柱体(1)的各个侧面上;梁纵筋(2),所述梁纵筋(2)设置有多根,且各所述梁纵筋(2)均布于各片型钢翼缘板(11)的各个侧面上,设置于同一型钢翼缘板(11)上的各根梁纵筋(2)均固定于钢牛腿(8)上;混凝土主体(3),所述混凝土主体(3)分别包覆住型钢柱体(1)和梁纵筋(2)以形成型钢混凝土柱(31)和钢筋混凝土梁(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钢柱体(1),所述型钢柱体(1)包括四片型钢翼缘板(11),任意相邻设置两片型钢翼缘板(11)相邻的一侧固定在一起,四片型钢翼缘板(11)会围合形成一个矩形区域;加劲件(6),所述加劲件(6)包括两片水平设置于型钢柱体(1)内部的内隔板(62)以及两端分别于两件隔板相向的一面固定且横截面呈“十”字形状设置的加劲板(61);钢牛腿(8);所述钢牛腿(8)设置有四件,且各所述钢牛腿(8)分别固定于型钢柱体(1)的各个侧面上;梁纵筋(2),所述梁纵筋(2)设置有多根,且各所述梁纵筋(2)均布于各片型钢翼缘板(11)的各个侧面上,设置于同一型钢翼缘板(11)上的各根梁纵筋(2)均固定于钢牛腿(8)上;混凝土主体(3),所述混凝土主体(3)分别包覆住型钢柱体(1)和梁纵筋(2)以形成型钢混凝土柱(31)和钢筋混凝土梁(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柱体(1)外设置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柱筋(4)以及多个环型钢柱体(1)设置且与柱筋(4)固定的第一箍筋(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牛腿(8)包括一片贴合于型钢翼缘板(11)表面的连接部(81)、垂直于连接部(81)且竖直设置的加劲部(83)以及两片垂直于连接部(81)且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