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合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增加灌注桩侧摩阻的后注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4275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加灌注桩侧摩阻的后注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注浆压力管,环形注浆管以及注浆杆对桩身采用高压注浆的方式,是桩身混凝土向桩周土土侧挤压,桩身产生环状隆起,桩身外侧形成环形混凝土结构,提高桩土之间的压力并提高桩和桩周土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达到提高桩承载力的目的。其中注浆压力管设有颈缩段,可以增加注浆时的密封性;注浆杆采用特殊设计,提高注浆时的封闭性,并且增加注浆时稳定性,防止注浆杆在注浆管内由于压力而产生扭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注浆系统和注浆技术使用于各种土层、不同直径大小和不同桩长的灌注桩,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方法和施工所使用的材料灵活多变,便于普及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灌注桩侧摩阻的后注浆系统
本技术涉及桩基工程及桩基加固
,尤其涉及一种增加灌注桩侧摩阻的后注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国内外不仅高层建筑的数量日益增多,而且高层建筑的总高度也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推动高承载力深基础的发展在土木工程领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国内外土木建筑工程中,灌注桩的应用非常普遍。但是由于我国地质条件复杂,无法做到所有灌注桩都可以设计成为端承桩或摩擦端承桩桩,尤其在沿海地区,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较为常用。桩的承载力由两部分组成,包括桩的侧摩擦阻力和桩端阻力,对于摩擦桩而言,桩的承载力主要由侧摩擦阻力完成,物理学上摩擦阻力的基本公式是:F-μ·N上述公式中μ这一项是由桩身的粗糙程度决定,桩身越粗糙,桩身和桩周土的相对摩擦系数μ越大;上述公式的N这一项是由桩身和桩周土之间的压力决定,压力越大,摩擦阻力越大。所谓增加灌注桩侧摩阻的注浆系统和方法是对桩身采用高压注浆的方法,使桩身混凝土向桩周土土侧挤压,桩身产生环状隆起,桩身外侧形成环形混凝土结构,提高桩土之间的压力并提高桩和桩周土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达到提高桩承载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加灌注桩侧摩阻的后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注浆软管、注浆压力管和环形注浆管,在所述的注浆压力管上开有压力管出浆口,在注浆压力管内部安装有注浆杆,所述的注浆软管与注浆杆的顶端连接,在注浆杆上开有注浆杆出浆孔,在环形注浆管上开有注浆管进浆口和注浆管出浆口,所述的压力管出浆口与注浆管进浆口连通,泥浆从注浆软管进入注浆杆内,从注浆杆出浆孔进入注浆压力管内部,再从压力管出浆口进入环形注浆管内,最后泥浆从注浆管出浆口出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灌注桩侧摩阻的后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注浆软管、注浆压力管和环形注浆管,在所述的注浆压力管上开有压力管出浆口,在注浆压力管内部安装有注浆杆,所述的注浆软管与注浆杆的顶端连接,在注浆杆上开有注浆杆出浆孔,在环形注浆管上开有注浆管进浆口和注浆管出浆口,所述的压力管出浆口与注浆管进浆口连通,泥浆从注浆软管进入注浆杆内,从注浆杆出浆孔进入注浆压力管内部,再从压力管出浆口进入环形注浆管内,最后泥浆从注浆管出浆口出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灌注桩侧摩阻的后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压力管内腔壁设有三个轴向的呈中心对称的卡槽,注浆压力管内壁每隔2m成微颈缩形,每段微颈缩形处均设有一个压力管出浆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灌注桩侧摩阻的后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杆由出浆钢管、两个封闭头、碗状止浆塞和饼状止浆塞组成,在所述的出浆钢管上开有若干个注浆杆出浆孔,两个封闭头分别固定在出浆钢管两端,在封闭头的侧面分别通过伸缩弹簧连接有与所述的注浆压力管内壁的三个卡槽相对应的三个对称的滑轮,滑轮卡在注浆压力管的卡槽内滑动,所述的碗状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骐胡明明华建兵段园煜司大雄孙爱琴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