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灾病害后桥梁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256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灾病害后桥梁加固结构,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旨在对火灾病害后的桥梁进行加固处理。其技术方案要点为,包括沿裸露钢筋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在桥梁本体的定位孔,定位孔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套筒,套筒通过植筋胶粘合固定在定位孔内;套筒内设有加固钢筋,加固钢筋的端部圆周阵列设有若干卡爪,套筒远离其开口的一端内壁设有与卡爪配合的卡槽,卡槽与套筒连通。在裸露钢筋位置植入加固钢筋,然后将加固钢筋靠近裸露钢筋的一端和裸露钢筋绑扎固定,加固钢筋对裸露钢筋进行支撑加固,从而实现对桥梁的加固,保证桥梁本体原结构中的裸露钢筋能够继续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灾病害后桥梁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火灾病害后桥梁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中国公路桥梁建设飞速发展,公路桥梁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桥梁下面易燃物容易引起火灾,桥梁遭受火灾的次数逐渐增多。火灾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桥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火的物理和化学作用下,其强度下降;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强度也相应下降,钢筋容易与混凝土分开,造成钢筋裸露,容易松弛变形。同时,混凝土结构还容易出现裂缝或边角溃散脱落等现象,导致桥梁的承载力降低,造成桥梁安全隐患,进而影响公路运营安全。因此,必须对桥梁的受损构件进行修补和加固处理,使其满足使用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由于火灾病害对桥梁的影响有长期效应,所以对火灾病害后的桥梁进行加固处理就更加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灾病害后桥梁加固结构,其能够对火灾病害后桥梁本体的受损部分进行修补和加固,以保证桥梁使用的安全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火灾病害后桥梁加固结构,包括沿裸露钢筋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在桥梁本体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套筒,所述套筒通过植筋胶粘合固定在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灾病害后桥梁加固结构,包括沿裸露钢筋(11)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在桥梁本体(1)的定位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2)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套筒(3),所述套筒(3)通过植筋胶(21)粘合固定在定位孔(2)内;所述套筒(3)内设有加固钢筋(4),所述加固钢筋(4)的端部圆周阵列设有若干卡爪(41),所述套筒(3)远离其开口的一端内壁设有与卡爪(41)配合的卡槽(31),所述卡槽(31)与套筒(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灾病害后桥梁加固结构,包括沿裸露钢筋(11)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在桥梁本体(1)的定位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2)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套筒(3),所述套筒(3)通过植筋胶(21)粘合固定在定位孔(2)内;所述套筒(3)内设有加固钢筋(4),所述加固钢筋(4)的端部圆周阵列设有若干卡爪(41),所述套筒(3)远离其开口的一端内壁设有与卡爪(41)配合的卡槽(31),所述卡槽(31)与套筒(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病害后桥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端面上圆周阵列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让位槽(32),所述让位槽(32)与套筒(3)以及卡槽(31)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灾病害后桥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让位槽(32)内均滑动安装有档条(5),所述档条(5)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块(51),所述限位块(51)通过垂直于档条(5)长度方向且平行于其所在侧面的转轴(52)转动安装在档条(5)上,且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王长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赛力克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