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岷专利>正文

一种外提内压式插芯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23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提内压式插芯锁体,包括壳体、内拨桃、外拨桃、方舌板,内拨桃和外拨桃同轴装于壳体内,方舌板装于内外拨桃旁,在该方舌板的一边有锁定槽,在所述的内外拨桃与方舌板之间设有推拉板,在所述的内拨桃上有一钩头,该钩头位于推拉弯钩一侧;在外拨桃上有一推钉,该推钉位于推拉弯钩的另一侧;所述的方舌板上的锁定槽为锯齿形。这种锁体能在门外提起执手锁门、在门内压下执手开门。这种锁体也可以用钥匙或旋钮开门及锁门,压下内执手时同时打开斜舌和方舌。实现了插芯锁在门外锁门不用钥匙。(*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锁具配件,具体是一种在门外提起执手就可以锁门,在门内压下执手就可以开门,锁门不用钥匙的插芯锁体。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插芯锁体,其锁体一般是用执手打开斜舌,用钥匙或旋钮打开方舌,用执手不能打开方舌,开门时需要用两个动作,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延误开门。而在门外锁门时又必须掏出钥匙来锁门,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门外锁门不用钥匙,在门内压下执手一个动作就可以开门的大插芯锁体,以简化开门及锁门的过程。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包括壳体、内拨桃、外拨桃、方舌板,内拨桃和外拨桃同轴装于壳体内,方舌板装于内外拨桃旁,在该方舌板的一边有锁定槽,在所述的内外拨桃与方舌板之间设有推拉板,该推拉板的一端有一圆孔,另一端有一腰形孔,中部有一推拉弯钩,推拉板的圆孔装入壳体的一个柱钉上并绕该柱钉转动,推拉板的腰形孔装入所述的方舌板上的一个柱钉上,在所述的内拨桃上有一钩头,该钩头位于推拉弯钩一侧;在外拨桃上有一推钉,该推钉位于推拉弯钩的另一侧;所述的方舌板上的锁定槽为锯齿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当转动内执手拉回斜舌的同时,内拨桃上的钩头钩动推拉板上的推拉弯钩将推拉板拉回,从而将方舌板拉回,实现开门;而当提起外执手时,外拨桃上的推钉便向外推动推拉板的推拉弯钩,将推拉板向外推出,从而将方舌推出,实现锁门。方舌板上的锯齿形锁定槽使方舌板能顺利地被推拉板推出,而不会影响锁门。这样,本技术便实现了在门外用执手锁门而不需用钥匙,在门内压下执手一个动作就可以开门,简化了开门及锁门的过程。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同轴安装的内拨桃和外拨桃结构示意图,其中A图为内外拨桃组件的正视图,B图为A图的右视图,C图为内拨桃20的正视图,D图是C图的右视图,E图为外拨桃21的正视图,F图E图的右视图。图3为推拉板19的结构示意图,其中G图为推拉板19的正视图,H图是G图的右视图,I图为推拉板19的轴侧图。图4为方舌板4的正视图。图5为现有的方舌板的正视图。图6为用内执手开门过程第一阶段的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用内执手开门过程第二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用外执手锁门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右开门锁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的整体由壳体1、柱钉2、斜舌6、斜舌轴26、斜舌板10、内拨桃20、外拨桃21、推拉板19、方舌锁定板22、拨杆11、柱钉3、方舌5、方舌板4、方舌板柱钉17等组成。斜舌6、斜舌轴26和斜舌板10等组成斜舌组件,装入壳体1的上部相应的孔内;方舌5、方舌板柱钉17和方舌板4组成方舌组件,装入壳体1的下部相应的孔内;推拉板19上部的圆孔装入柱钉2,并可以绕柱钉2转动,其下部通过腰形孔装入方舌板柱钉17,并通过方舌板柱钉17推动方舌板4左右运动;拨杆11装入柱钉3并可绕柱钉3转动,其头部推动方舌锁定板22上下运动。参见图2,内拨桃20、外拨桃21和管形芯轴15组成拨桃组件,同轴安装于壳体1中部相应的孔内,并绕此孔轴线转动,内拨桃20上的钩头201(参见图2的C图)钩住推拉板19的推拉弯钩192(参见图3的G图),内拨桃20的下部有凸位202,中部有一方孔203与内执手相连;E图为外拨桃21的结构示意图,其上有推钉211,用于推动推拉板19上的推拉弯钩192(见图3的G图),下部有方孔213与外执手相连。图3为推拉板19的结构示意图,其上部有圆孔191,中部有推拉弯钩192,下部有腰形孔193。图4为方舌板4结构示意图,其上部有锯齿形的锁定槽41,使得方舌板能顺利地从方舌锁定板22上向左滑出,而不能向右滑入。图5为现有技术的方舌板,其上的锁定槽为梯形(或矩形),不是锯齿形。图6为用内执手开门过程第一阶段的示意图,转动内执手,使内拨桃20同步顺时针转动,内拨桃20的下部凸位202推动拨杆11的头部111使拨杆11绕柱钉3转动,其杆部112推动方舌锁定板22的上部221,使方舌锁定板22向上运动,离开方舌板4上的锁定槽41,解除对方舌板4的锁定,这时内拨桃20上的钩头201也接触到推拉板19上的推拉弯钩192,完成用内执手开门的第一阶段。图7为用内执手开门过程第二阶段的示意图,继续转动内执手,使内拨桃20同步顺时针继续转动,内拨桃20上钩头201钩动推拉板19上的推拉弯钩192,使推拉板19绕柱钉2转动,通过推拉板19下部的腰形孔193推动方舌板4上的方舌板柱钉17,使方舌板4向右运动,带动方舌5缩回,直到实现开门为止。图8为用外执手锁门过程的示意图,向上提起外执手,使外拨桃21逆时针转动,外拨桃21上的推钉211推动推拉板19上的推拉弯钩192,使推拉板19绕柱钉2转动,通过其下部的腰形孔193向左推动方舌板4上的方舌板钉17,使方舌5向外伸出,实现锁门;而此时方舌锁定板22能沿着方舌板4上锯齿形的斜面41向上滑出,不阻碍方舌板4向左运动,能够顺利锁门。以上是左开门锁体的实施例,在图9示出了本技术右开门锁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只是内拨桃20、外拨桃21及推拉板19的结构变换为右开门的方向。权利要求1.一种外提内压式插芯锁体,包括壳体、内拨桃、外拨桃、方舌板,内拨桃和外拨桃同轴装于壳体内,方舌板装于内外拨桃旁,在该方舌板的一边有锁定槽,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内外拨桃与方舌板之间设有推拉板,该推拉板的一端有一圆孔,另一端有一腰形孔,中部有一推拉弯钩,推拉板的圆孔装入壳体的一个柱钉上并绕该柱钉转动,推拉板的腰形孔装入所述的方舌板上的一个柱钉上,在所述的内拨桃上有一钩头,该钩头位于推拉弯钩一侧;在外拨桃上有一推钉,该推钉位于推拉弯钩的另一侧;所述的方舌板上的锁定槽为锯齿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提内压式插芯锁体,包括壳体、内拨桃、外拨桃、方舌板,内拨桃和外拨桃同轴装于壳体内,方舌板装于内外拨桃旁,在该方舌板的一边有锁定槽,在所述的内外拨桃与方舌板之间设有推拉板,在所述的内拨桃上有一钩头,该钩头位于推拉弯钩一侧;在外拨桃上有一推钉,该推钉位于推拉弯钩的另一侧;所述的方舌板上的锁定槽为锯齿形。这种锁体能在门外提起执手锁门、在门内压下执手开门。这种锁体也可以用钥匙或旋钮开门及锁门,压下内执手时同时打开斜舌和方舌。实现了插芯锁在门外锁门不用钥匙。文档编号E05B59/00GK2642938SQ0320860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刘岷 申请人:刘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提内压式插芯锁体,包括壳体、内拨桃、外拨桃、方舌板,内拨桃和外拨桃同轴装于壳体内,方舌板装于内外拨桃旁,在该方舌板的一边有锁定槽,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内外拨桃与方舌板之间设有推拉板,该推拉板的一端有一圆孔,另一端有一腰形孔,中部有一推拉弯钩,推拉板的圆孔装入壳体的一个柱钉上并绕该柱钉转动,推拉板的腰形孔装入所述的方舌板上的一个柱钉上,在所述的内拨桃上有一钩头,该钩头位于推拉弯钩一侧;在外拨桃上有一推钉,该推钉位于推拉弯钩的另一侧;所述的方舌板上的锁定槽为锯齿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岷
申请(专利权)人:刘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