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带折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212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领带折边机构,包括连接板、安装座、调节气缸、压边气缸、熨烫机构、折边杆、折边电机,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一端通过安装座设置在调节气缸的输出端上,连接板另一端固定有折边电机,折边电机输出端上设置的折边杆,连接板中间设置有压边气缸,压边气缸下方设置有熨烫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先通过领带折边设备的角度调节装置使调节气缸朝正下方,此时连接板处于水平位置,调节气缸输出端伸出,折边杆下降至待折边的领带一侧,折边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折边杆将待折边的领带进行折边操作,折边完成后,压边气缸的输出端带动熨烫机构下压,对已折好边的待折边领带进行熨烫,轻松完成折边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领带折边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领域,具体为领带折边机构。
技术介绍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纺织工业的大生产促进了缝纫机的专利技术和发展。有载1755年德国人在英国注册缝纫机专利但缺乏考据,1790年,英国木工托马斯·山特(ThomasSaint)首先专利技术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后穿线、缝制皮鞋用的单线链式线迹手摇缝纫机。1841年,法国裁缝B·蒂莫尼耶(BarthelemyThimonnier)(又译巴特勒米·迪莫尼耶)专利技术和制造了机针带钩子的链式线迹缝纫机。1845年,伊莱亚斯·豪(又译埃利阿斯·霍威)也独立地专利技术了缝纫机,1851年,美国机械工人I.M.胜家〔又译列察克·梅里特·胜家〕专利技术了锁式线迹缝纫机,并成立了胜家公司。世界缝纫机行业经历了由欧洲、美国向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的转移后,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向中国全面转移,21世纪初全球已有70%以上的缝纫机产量在中国。但是,国内70%-90%的高端机市场被日本、德国企业所占领。而在中低端缝纫机产品上,世界缝纫机产业已经完成了向中国转移,产业转移逐步向中高端产品延伸。随着缝纫机械制造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缝纫机械制造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缝纫机械制造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环境和产品购买者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缝纫机械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缝纫机械制造行业中的翘楚!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所用的装饰品,领带的起源说法很多,每一种说法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都有一定的道理,彼此很难相互说服;但有一点却是显而易见的即领带起源于欧洲。领带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和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一种(机会)产品,穿着者和观察者影响了它的发展。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在现实生活中,人类为了美化自身,使自身更完美,更富魅力,便产生了用自然界提供的或用人造的物品来装饰自己的欲望,领带的起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现在的领带生产工艺繁琐,特别是自动化生产日益普及的今天,领带由于其工艺的复杂,很难实现自动化生产。目前还没有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可对待缝合领带进行折边操作的领带折边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可对待缝合领带进行折边操作的领带折边机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领带折边机构,包括连接板、安装座、调节气缸、压边气缸、熨烫机构、折边杆、折边电机,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一端通过安装座设置在调节气缸的输出端上,连接板与调节气缸输出端垂直,调节气缸固定在领带折边设备的角度调节装置上,连接板另一端固定有折边电机,折边电机输出端上设置的折边杆,连接板中间设置有压边气缸,压边气缸下方设置有熨烫机构。熨烫机构对应折边杆伸缩位置设置有缝隙。折边杆与压边气缸处于最大行程时的熨烫机构持平。熨烫机构采用电发热。本技术使用时,先通过领带折边设备的角度调节装置使调节气缸朝正下方,此时连接板处于水平位置,调节气缸输出端伸出,折边杆下降至待折边的领带一侧,折边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折边杆将待折边的领带进行折边操作,折边完成后,压边气缸的输出端带动熨烫机构下压,对已折好边的待折边领带进行熨烫,轻松完成折边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连接板,2—安装座,3—调节气缸,4—压边气缸,5—熨烫机构,6—折边杆,7—折边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领带折边机构,包括连接板1、安装座2、调节气缸3、压边气缸4、熨烫机构5、折边杆6、折边电机7,其特征在于连接板1一端通过安装座2设置在调节气缸3的输出端上,连接板1与调节气缸3输出端垂直,调节气缸3固定在领带折边设备的角度调节装置上,连接板1另一端固定有折边电机7,折边电机7输出端上设置的折边杆6,连接板1中间设置有压边气缸4,压边气缸4下方设置有熨烫机构5。熨烫机构5对应折边杆6伸缩位置设置有缝隙。折边杆6与压边气缸4处于最大行程时的熨烫机构5持平。熨烫机构5采用电发热。本技术使用时,先通过领带折边设备的角度调节装置使调节气缸3朝正下方,此时连接板1处于水平位置,调节气缸3输出端伸出,折边杆6下降至待折边的领带一侧,折边电机7的输出端带动折边杆6将待折边的领带进行折边操作,折边完成后,压边气缸4的输出端带动熨烫机构5下压,对已折好边的待折边领带进行熨烫,轻松完成折边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领带折边机构,包括连接板、安装座、调节气缸、压边气缸、熨烫机构、折边杆、折边电机,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一端通过安装座设置在调节气缸的输出端上,连接板与调节气缸输出端垂直,调节气缸固定在领带折边设备的角度调节装置上,连接板另一端固定有折边电机,折边电机输出端上设置的折边杆,连接板中间设置有压边气缸,压边气缸下方设置有熨烫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领带折边机构,包括连接板、安装座、调节气缸、压边气缸、熨烫机构、折边杆、折边电机,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一端通过安装座设置在调节气缸的输出端上,连接板与调节气缸输出端垂直,调节气缸固定在领带折边设备的角度调节装置上,连接板另一端固定有折边电机,折边电机输出端上设置的折边杆,连接板中间设置有压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云戴仁飞赵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岛缝纫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