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为光催化剂的铜银共掺杂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催化剂材料制备
,涉及光催化剂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铜银共掺杂氧化锌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
技术介绍
具有光催化活性的二元化合物按照元素组成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两种。目前人们最常用到的、科学研究最为广泛的是TiO2和ZnO。TiO2具有稳定性较好、耐酸碱性强等特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然而TiO2的带隙能较高,限制了其光吸收利用。此外,TiO2有三种晶型,锐钛矿、金红石和板态矿:(1)板态矿型不稳定;(2)金红石型最稳定,具有较好的晶化态、缺陷少,导致电子和空穴容易复合,几乎没有光催化活性;(3)锐钛矿型晶格中含有较多的缺陷和空位,从而产生较多的氧空位来捕获电子,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光电转换活性;然而目前TiO2制备工艺中对晶型的控制相对复杂,且制备要求非常严格。随着人们对ZnO研究的深入,虽然ZnO没有TiO2稳定性好,但是其输运性能要比TiO2好,且其晶体形貌容易控制,目前已成为光催化材料研究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ZnO虽然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但是其光利用率较低,存在光腐蚀现 ...
【技术保护点】
1.作为光催化剂的铜银共掺杂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在搅拌条件下,于55~65℃将硝酸银、乙酸锌、乙酸铜和稳定剂溶于无水乙醇中形成溶液,所得溶液经静置、干燥至呈凝胶状态得到湿凝胶,所得湿凝胶于180~220℃烧结20~40min后继续升温至450~650℃烧结160~240min即得到铜银共掺杂纳米氧化锌;所述硝酸银、乙酸铜、乙酸锌的摩尔比为(0.03~0.005):(0.002~0.05):(0.97~0.92);所述稳定剂与乙酸锌的体积与质量之比为(0.58~0.60):1,体积以mL计,质量以g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作为光催化剂的铜银共掺杂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在搅拌条件下,于55~65℃将硝酸银、乙酸锌、乙酸铜和稳定剂溶于无水乙醇中形成溶液,所得溶液经静置、干燥至呈凝胶状态得到湿凝胶,所得湿凝胶于180~220℃烧结20~40min后继续升温至450~650℃烧结160~240min即得到铜银共掺杂纳米氧化锌;所述硝酸银、乙酸铜、乙酸锌的摩尔比为(0.03~0.005):(0.002~0.05):(0.97~0.92);所述稳定剂与乙酸锌的体积与质量之比为(0.58~0.60):1,体积以mL计,质量以g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催化剂的铜银共掺杂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湿凝胶于180~220℃烧结结束后继续升温至450~500℃烧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光催化剂的铜银共掺杂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溶液于暗室中静置,静置温度为室温,静置时间为40~56h。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光催化剂的铜银共掺杂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溶液经静置后干燥的温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陈雨,胡文宇,刘禹彤,袁欢,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