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雨源型河道初期雨水水质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414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源型河道初期雨水水质净化系统,包括混凝反应器、植物稳定塘和垂直流人工湿地池,罐体侧面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植物稳定塘包括一个以上的深水坑,相邻深水坑之间通过平流区连通,首个深水坑和末尾深水坑内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垂直流人工湿地池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均与第二进水口连通设置,第二出水口与第三进水口连通设置;该用于雨源型河道初期雨水水质净化系统具有水量调控功能,同时净化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雨源型河道初期雨水水质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雨源型河道初期雨水水质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全国的主要河流普遍存在有机污染,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河流受到污染后,其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鱼虾等水生动物逐渐减少,甚至发生珍稀水生动物的灭绝现象。严重污染使河流变得五颜六色,气味难闻,影响景观。所以,河道的治理尤为重要。现有的河水净化工程中,大多数工程都是对河水水质的净化和改善,并不能同时达到水量调节的作用,在枯水期内河水流量较少,可能会对其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具有水量调控功能和净化效果好的用于雨源型河道初期雨水水质净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水量调控功能和净化效果好的用于雨源型河道初期雨水水质净化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雨源型河道初期雨水水质净化系统,包括混凝反应器、植物稳定塘和垂直流人工湿地池,所述混凝反应器包括罐体、搅拌装置和扰流筒,所述罐体侧面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搅拌装置和扰流筒均设置在罐体内,所述搅拌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雨源型河道初期雨水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反应器、植物稳定塘和垂直流人工湿地池,所述混凝反应器包括罐体、搅拌装置和扰流筒,所述罐体侧面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搅拌装置和扰流筒均设置在罐体内,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扰流筒内,所述罐体的顶面上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伸入扰流筒内,所述植物稳定塘包括一个以上的深水坑,相邻深水坑之间通过平流区连通,首个深水坑和末尾深水坑内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池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均与第二进水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出水口与第三进水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雨源型河道初期雨水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反应器、植物稳定塘和垂直流人工湿地池,所述混凝反应器包括罐体、搅拌装置和扰流筒,所述罐体侧面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搅拌装置和扰流筒均设置在罐体内,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扰流筒内,所述罐体的顶面上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伸入扰流筒内,所述植物稳定塘包括一个以上的深水坑,相邻深水坑之间通过平流区连通,首个深水坑和末尾深水坑内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池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均与第二进水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出水口与第三进水口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源型河道初期雨水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位于罐体相对的侧面上,所述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位垂直流人工湿地池相对的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源型河道初期雨水水质净化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其金庞志华赵坤荣黄亚丽周伟坚梁文钟钟桂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