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滤、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渗滤液处理
,涉及一种纳滤、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方法。
技术介绍
新鲜垃圾渗滤液中,B/C高、总硬度高,需要依次采用MBR、超滤、纳滤、反渗透处理,其中纳滤、反渗透处理过程中通常是采用纳滤/反渗透膜(NF/RO膜)对超滤出水进行处理。然而,随着NF/RO膜的持续运行,NF/RO膜表面的污染物也积累得越来越多,所表现出的膜性能特征为膜清夜的清液得率下降,运行压力增大,出水水质变差。因此,在纳滤/反渗透膜的运行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清洗,以使保持设计的运行压力和产水得率。现有NF/RO膜的清洗方法分为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两大类,其中由于NF/RO膜的产水通道被各类表面污染物堵塞,因而仅仅采用物理清洗并不能达到完全恢复NF/RO膜的产水得率和运行压力。一般当NF/RO膜的循环压力上涨20-30%或产水得率下降3-5%时,必须进行化学清洗。公开号为CN105561794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滤膜或反渗透膜的清洗方法,采用“一段单独洗”、“一二段串联洗,二段单独洗”的清洗方式清洗反渗透膜,其中混合清洗液为:碱性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滤、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酸洗:将酸性清洗液通入到纳滤膜或反渗透膜的膜管内,开启循环,对纳滤膜或反渗透膜进行酸洗,待清洗液的温度达到38℃~39℃时,停止循环,使纳滤膜或反渗透膜浸泡在清洗液中,待清洗液的温度降至34℃~36℃时,开启循环继续进行酸洗;所述酸洗过程中控制清洗液的pH值为2~3;(2)酸洗后清洗:步骤(1)中的酸洗结束后,采用产品水对纳滤或反渗透膜进行冲洗,去除残留的清洗液;(3)碱洗:步骤(2)中的酸洗后清洗结束后,将碱性清洗液通入到纳滤膜或反渗透膜的膜管内,开启循环,对纳滤膜或反渗透膜进行碱洗,待清洗液的温度达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滤、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酸洗:将酸性清洗液通入到纳滤膜或反渗透膜的膜管内,开启循环,对纳滤膜或反渗透膜进行酸洗,待清洗液的温度达到38℃~39℃时,停止循环,使纳滤膜或反渗透膜浸泡在清洗液中,待清洗液的温度降至34℃~36℃时,开启循环继续进行酸洗;所述酸洗过程中控制清洗液的pH值为2~3;(2)酸洗后清洗:步骤(1)中的酸洗结束后,采用产品水对纳滤或反渗透膜进行冲洗,去除残留的清洗液;(3)碱洗:步骤(2)中的酸洗后清洗结束后,将碱性清洗液通入到纳滤膜或反渗透膜的膜管内,开启循环,对纳滤膜或反渗透膜进行碱洗,待清洗液的温度达到38℃~39℃时,停止循环,使纳滤膜或反渗透膜浸泡在清洗液中,待清洗液的温度降至34℃~36℃时,开启循环继续进行碱洗;所述碱洗过程中控制清洗液的pH值为10.5~11;(4)碱洗后清洗:步骤(2)中的碱洗结束后,采用产品水对纳滤或反渗透膜进行冲洗,去除残留的清洗液,完成对纳滤或反渗透膜的清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酸性清洗液的用量为每支膜管使用酸性清洗液13L~34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学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酸洗清洗液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2~3份有机酸,1~1.5份EDTA,1~1.5份非氧化性杀菌剂和94~96份产品水;所述酸性清洗液的pH值为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学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所述非氧化性杀菌剂为DBNPA杀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周俊,蔡斌,肖宇轩,田黎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