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箱式余热锅炉受热模块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4079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箱式余热锅炉受热模块吊装装置,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横梁和第二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置于两根第一支撑横梁之间,第二支撑横梁的两侧通过四根连梁分别与两根第一支撑横梁的内侧连接,两根第一支撑横梁的底端分别固定设有八根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横梁的底端固定设有四根第二支撑柱,四根第二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设有工字钢,每根第一支撑柱和每根第二支撑柱两侧的顶部均对称设有两个支撑牛腿,每个支撑牛腿的顶端均固定设有千斤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箱式余热锅炉受热模块吊装装置,当受热模块的中部导致第一支撑横梁和第二支撑横梁变形或下沉时可以通过千斤顶将第一支撑横梁和第二支撑横梁顶高,避免受热模块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箱式余热锅炉受热模块吊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管箱式余热锅炉受热模块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余热发电逐渐成为我国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热模块作为管箱式余热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法也成为电力施工企业关注的重点。由于每层管箱式受热模块分两件出厂,吊装时需分两次吊装,两半管箱就位后进行拼接组装。而每层受热模块就位前下方无正式支撑装置,因此吊装前应先作临时支撑吊装装置,由于模块中间部位无刚性支撑,整体柔性较大,现有的临时支撑吊装装置在支撑受热模块时容易导致受热模块发生变形,影响吊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箱式余热锅炉受热模块吊装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临时支撑吊装装置在支撑受热模块时容易导致受热模块发生变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箱式余热锅炉受热模块吊装装置,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横梁和第二支撑横梁,所述第二支撑横梁置于两根第一支撑横梁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横梁的两侧通过四根连梁分别与两根第一支撑横梁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横梁的顶端固定设有四个支墩,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横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箱式余热锅炉受热模块吊装装置,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横梁(1)和第二支撑横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横梁(2)置于两根第一支撑横梁(1)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横梁(2)的两侧通过四根连梁(3)分别与两根第一支撑横梁(1)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横梁(2)的顶端固定设有四个支墩(6),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横梁(1)的底端分别固定设有八根第一支撑柱(4),所述第二支撑横梁(2)的底端固定设有四根第二支撑柱(5),四根所述第二支撑柱(5)的底端固定设有工字钢(7),每根所述第一支撑柱(4)和每根第二支撑柱(5)两侧的顶部均对称设有两个支撑牛腿(8),每个所述支撑牛腿(8)的顶端均固定设有千斤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箱式余热锅炉受热模块吊装装置,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横梁(1)和第二支撑横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横梁(2)置于两根第一支撑横梁(1)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横梁(2)的两侧通过四根连梁(3)分别与两根第一支撑横梁(1)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横梁(2)的顶端固定设有四个支墩(6),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横梁(1)的底端分别固定设有八根第一支撑柱(4),所述第二支撑横梁(2)的底端固定设有四根第二支撑柱(5),四根所述第二支撑柱(5)的底端固定设有工字钢(7),每根所述第一支撑柱(4)和每根第二支撑柱(5)两侧的顶部均对称设有两个支撑牛腿(8),每个所述支撑牛腿(8)的顶端均固定设有千斤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锋于满洪尚祥革常辉丁光柱时希文程晓红田红跃张晓波王小祥朱菊萍朱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