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燕红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用杂物过滤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4071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用杂物过滤辅助装置,其可以通过取消操作人员反复取放过滤板的步骤使过滤器的工作效率提高,同时减少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并且通过降低对废水处理进程的影响来增强废水处理的连贯性;包括过滤器和过滤板,过滤器的内部设置有流动腔,过滤板的内部设置有盛放腔,盛放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主过滤网;还包括切换板、调节轴、前滑动杆、后滑动杆、防护板和推动杆,流动腔的左端中部区域设置有放置槽,切换板的右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辅助过滤网;还包括调节杆、带动杆、轮盘、支持杆、从动轮、主动轮、皮带、电动机、放置板和支撑轴,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圆周侧壁上均设置有卡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用杂物过滤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用杂物过滤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水的社会循环超出了水的自然循环可承载的范围是造成污染的根本原因,为了降低环境的污染同时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并且加强污水再生利用是关键,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的污水已经不再是废水,而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需要通过污水处理设备充分的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而城市污水处理用杂物过滤辅助装置是一种在污水处理设备净化城市污水的过程中,用于提高污水处理设备净化污水效率的装置,其在污水处理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用杂物过滤辅助装置包括过滤器和过滤板,所述过滤器的内部设置有流动腔,所述流动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观察口,所述流动腔的左端顶部区域连通设置有流入口,所述流动腔的底端中部区域设置有流出口,所述流动腔的内圆周侧壁的中部区域设置有多组放置块,所述过滤板与流动腔活动卡装,所述过滤板的底端边缘区域分别与多组放置块的顶端紧贴,所述过滤板的内部设置有盛放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用杂物过滤辅助装置,包括过滤器(1)和过滤板(2),所述过滤器(1)的内部设置有流动腔,所述流动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观察口,所述流动腔的左端顶部区域连通设置有流入口,所述流动腔的底端中部区域设置有流出口,所述过滤板(2)的内部设置有盛放腔,所述过滤板(2)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进入口,所述盛放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主过滤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板(3)、调节轴(4)、前滑动杆(5)、后滑动杆、防护板(6)和推动杆(7),所述流动腔的右端中部区域连通设置有卸料孔,所述流动腔的左端中部区域设置有放置槽,所述过滤板(2)的右端与调节轴(4)固定套装,所述调节轴(4)的前端与卸料孔的前端的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用杂物过滤辅助装置,包括过滤器(1)和过滤板(2),所述过滤器(1)的内部设置有流动腔,所述流动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观察口,所述流动腔的左端顶部区域连通设置有流入口,所述流动腔的底端中部区域设置有流出口,所述过滤板(2)的内部设置有盛放腔,所述过滤板(2)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进入口,所述盛放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主过滤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板(3)、调节轴(4)、前滑动杆(5)、后滑动杆、防护板(6)和推动杆(7),所述流动腔的右端中部区域连通设置有卸料孔,所述流动腔的左端中部区域设置有放置槽,所述过滤板(2)的右端与调节轴(4)固定套装,所述调节轴(4)的前端与卸料孔的前端的底部区域转动连接,所述卸料孔的右端底部区域连通设置有伸出孔,所述调节轴(4)的后端自卸料孔内转动穿过伸出孔并且伸出至过滤器(1)的后侧,所述过滤板(2)的底端的左侧与放置槽的底端紧贴,所述过滤板(2)的盛放腔的前端和后端的左上部区域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滑轨,所述前滑动杆(5)的后端和后滑动杆的前端分别与切换板(3)的前端和后端的底部区域连接,所述前滑动杆(5)和后滑动杆分别与两组滑轨滑动卡装,所述切换板(3)的前端和后端的顶部区域分别与放置槽的前端和后端的顶部区域铰接,所述切换板(3)的右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辅助过滤网,所述过滤器(1)的右端外侧壁的顶部区域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两组连接片,所述防护板(6)的前端和后端的顶端与分别与两组连接片铰接,所述防护板(6)的左端与卸料孔的右端外侧壁紧贴,所述推动杆(7)的右端与防护板(6)的左端中上部区域连接,所述推动杆(7)的左端自过滤器(1)的右侧穿过卸料孔并且伸入至流动腔内部;还包括调节杆(8)、带动杆(9)、轮盘(10)、支持杆(11)、从动轮(12)、主动轮(13)、皮带(14)、电动机(15)、放置板(16)和支撑轴(17),所述放置板(16)的顶端的右前部区域与过滤器(1)的底端的左后部区域连接,所述电动机(15)的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底端与放置板(16)的顶端中后部区域连接,所述电动机(15)的输出端与主动轮(13)同心固定套装,所述支撑轴(17)的前端与过滤器(1)的后端的左下部区域转动连接,所述轮盘(10)与支撑轴(17)的前端同心固定套装,所述从动轮(12)与支撑轴(17)同心固定套装,所述从动轮(12)的前端与轮盘(10)的后端连接,所述主动轮(13)和从动轮(12)的圆周侧壁上均设置有卡槽,所述皮带(14)的顶部区域内端与从动轮(12)轮的卡槽的顶部区域转动卡装,所述皮带(14)的底部区域的内端与主动轮(13)的卡槽的底部区域转动卡装,所述支持杆(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刘燕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