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导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014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尿管导管结构,医疗用具中的内管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输尿管的末端偏转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输尿管导管结构,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台阶编织管、弯曲管和塑料导管头,台阶编织管和弯曲管的拼接处承接有第一不锈钢外管,第一不锈钢外管上覆设有第一PET热缩薄膜;所述弯曲管与塑料导管头之间承接有第二不锈钢外管,所述第二不锈钢外管上覆设有第二PET热缩薄膜,所述导管本体内设有牵引丝,所述牵引丝的一端固定于弯曲管上,另一端从台阶编织管中穿出;所述弯曲管外设有热缩套管;具有的技术效果是输尿管末端能够多段独立弯曲,实现较好的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尿管导管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中的内管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输尿管导管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输尿管镜是一种借助特殊器械在泌尿系统上尿路内进行诊断和疾病治疗的内腔镜,它不需再在人体作大切口,明显减少对组织的损伤,从而加快机体恢复,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是内腔镜技术上的重要发展,它在临床上的应用,改变了长期以来输尿管、肾盂肾盏部位难于进行直观检查及上尿路疾患必须行开放手术治疗的传统概念。目前应用的输尿管镜有硬性输尿管镜和软性输尿管镜两类,硬性输尿管镜有良好的方向性和便于操作、插放的优点,但是存在视野和操作盲区,软性输尿管镜虽然可以消除视野和操作盲区,但是镜体柔软,可控性差,操作困难,学习周期长,且价格昂贵,容易损坏。现有的公开号为CN154390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上尿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微创内镜,是由可弯曲的镜体末端与硬性的镜体及其后方操作手柄上控制镜体末端弯曲运动的操作键共同构成的新型输尿管镜。上述方案中,硬性输尿管镜中,镜体末端可向两个相对方向各折曲0-180度,方便进入各肾盏。但由于实际生产加工时,整个硬性输尿管的材质基本一致,因此硬度也较为一致,末端的输尿管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尿管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1),所述导管本体(1)包括相互拼接的台阶编织管(2)、弯曲管(3)和塑料导管头(14),台阶编织管(2)和弯曲管(3)的拼接处承接有第一不锈钢外管(4),第一不锈钢外管(4)上覆设有第一PET热缩薄膜(5);所述弯曲管(3)与塑料导管头(14)之间承接有第二不锈钢外管(6),所述第二不锈钢外管(6)上覆设有第二PET热缩薄膜(7),所述导管本体(1)内设有牵引丝(8),所述牵引丝(8)的一端固定于弯曲管(3)上,另一端从台阶编织管(2)中穿出;所述弯曲管(3)外设有热缩套管(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尿管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1),所述导管本体(1)包括相互拼接的台阶编织管(2)、弯曲管(3)和塑料导管头(14),台阶编织管(2)和弯曲管(3)的拼接处承接有第一不锈钢外管(4),第一不锈钢外管(4)上覆设有第一PET热缩薄膜(5);所述弯曲管(3)与塑料导管头(14)之间承接有第二不锈钢外管(6),所述第二不锈钢外管(6)上覆设有第二PET热缩薄膜(7),所述导管本体(1)内设有牵引丝(8),所述牵引丝(8)的一端固定于弯曲管(3)上,另一端从台阶编织管(2)中穿出;所述弯曲管(3)外设有热缩套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尿管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管(3)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内扣件,所述牵引丝(8)从若干内扣件中穿过并固定于靠近塑料导管头(14)一侧的内扣件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尿管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管(3)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弧形的收缩槽(31)和安装槽(32),所述内扣件为卡扣(10),卡扣(10)的两侧延伸有限位翼板,所述安装槽(32)供卡扣(10)嵌入,所述卡扣(10)的限位翼板压合于安装槽(32)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尿管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槽(31)沿弯曲管(3)的侧壁周面均匀分布,沿弯曲管(3)长度方向相邻的收缩槽(31)错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尿管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管(3)远离塑料导管头(14)处的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陈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