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海亮专利>正文

一种急诊科用吸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3996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科用吸痰装置,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操作箱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外壳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轴承之间套接有曲柄连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操作箱、外壳、存储箱、活塞、轴承、曲柄连杆、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电机、套管、活动杆、固定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密封板、挡板、吸气管、软管、吸头、第二密封板、连接管和出气口的相互配合,解决了吸痰管吸痰效率低的问题,该吸痰机在使用时工作效率高,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降低了使用者的不适感,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从而减小了医护人员的疲劳感,因此适合医护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用吸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急诊科设备
,具体为一种急诊科用吸痰装置。
技术介绍
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呼吸道疾病使较常见的疾病,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多出现咳嗽痰多,而老年或者儿童在出现这种状况时,有可能造成呼吸困难的状况,因此需要用到吸痰管来对患者呼吸道内的痰进行吸出,但吸痰管效率低,在使用时浪费了医护人员大量的时间,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因此不适合医护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急诊科用吸痰装置,具备吸痰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吸痰管吸痰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吸痰效率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科用吸痰装置,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操作箱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外壳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轴承之间套接有曲柄连杆,所述曲柄连杆的表面套接有套管,所述曲柄连杆表面的顶部套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外壳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科用吸痰装置,包括操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外壳(2),所述操作箱(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塞(4),所述外壳(2)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承(5),两个轴承(5)之间套接有曲柄连杆(6),所述曲柄连杆(6)的表面套接有套管(10),所述曲柄连杆(6)表面的顶部套接有第一皮带轮(7),所述外壳(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至外壳(2)的内腔并通过联轴器和第二皮带轮(8)固定连接,所述套管(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1),所述活动杆(11)的右侧贯穿至操作箱(1)的内腔,所述操作箱(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用吸痰装置,包括操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外壳(2),所述操作箱(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塞(4),所述外壳(2)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承(5),两个轴承(5)之间套接有曲柄连杆(6),所述曲柄连杆(6)的表面套接有套管(10),所述曲柄连杆(6)表面的顶部套接有第一皮带轮(7),所述外壳(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至外壳(2)的内腔并通过联轴器和第二皮带轮(8)固定连接,所述套管(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1),所述活动杆(11)的右侧贯穿至操作箱(1)的内腔,所述操作箱(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操作箱(1)内腔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13)和第二安装板(14),所述第一安装板(13)的左侧和第二安装板(14)的右侧均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密封板(15),所述固定板(12)与操作箱(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16),所述操作箱(1)的右侧并位于挡板(16)的底部连通有吸气管(17),所述吸气管(17)的右侧套接有软管(18),所述软管(18)的另一端套接有吸头(19),所述操作箱(1)的顶部并位于第二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唐海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