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3905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采用3‑o‑乙基抗坏血酸、生育酚、烟酰胺、泛醇和氰钴胺多种维生素协同作用,清除自由基、阻断黑色素释放并加速黑色素代谢,从而实现深度美白,有效改善黑色素沉积问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入了用于将维生素微乳化的微乳化液,使维生素更容易吸收,从而更好地作用在皮肤上起到美白祛斑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具体涉及一种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美白、祛斑是许多女性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有“一白遮百丑”之说,市面上美白产品虽然很多,但大多没有明显的实际美白效果,有些很快见效但是对皮肤会造成伤害,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而采用纯植物配方制备的美白护肤品效果甚微,且效用缓慢,所以,在安全的前提下,研究效果好的美白产品非常重要。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皮肤也经历众多的变化。其中一些变化发生在血管体系中。光老化也会造成皮肤的变化,使血管变得脆弱、破裂,从而变成死亡的末梢。这就导致诸如蜘蛛血管、红斑痤疮、黑眼圈和容易出现瘀青等皮肤问题。维生素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维生素是人体六大营养素之一,不同的维生素有不同的作用,用在护肤品中产生不同护肤效果,由于维生素不稳定性,遇到光、氧、热等容易被破坏,如果没有一定技术保障,活性会失去50%甚至更高,使得维生素在护肤品中的应用不多,或者用后效果不理想,怎样使维生素稳定、容易吸收、起到美白祛斑效果是将维生素应用于美白护肤品中时急需解决的问题。市场上的美白祛斑产品,有采用Vc的,也有用Vb3的,但同时用Vc和Vb3的甚至更多种维生素协同作用的比较少见,经过常年考察市场上单用某一种维生素的美白祛斑产品,其美白效果非常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生育酚1~5份、3-o-乙基抗坏血酸1~5份、烟酰胺1~5份、泛醇1~5份和氰钴胺1~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生育酚2~4份、3-o-乙基抗坏血酸2~4份、烟酰胺2~4份、泛醇2~4份和氰钴胺2~4份。进一步的,所述的美白微乳液分为A相、B相和C相,其中按重量份计:A相含有生育酚1~5份,水30~50份;B相含有3-o-乙基抗坏血酸1~5份、烟酰胺1~5份和泛醇1~5份;C相含有氰钴胺1~5份。进一步的,所述A相还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3-丙二醇1~15份、异壬酸异壬酯1~5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5份、脱水木糖醇0.1~1份、双丙甘醇0.1~1份、PCA钠0.1~1份、红没药醇0.1~1份、聚山梨醇酯-600.01~0.1份、丁二醇0.01~0.1份和乙基己基甘油0.01~0.1份。进一步的,所述B相还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角鲨烷1~5份、木糖醇基葡糖苷0.1~1份、木糖醇0.1~1份、苯氧乙醇0.1~1份、β-葡聚糖0.01~0.1份、棕榈酸0.01~0.1份、EDTA二钠0.01~0.1份、香精0.01~0.1份、羟苯甲酯0~0.001份和羟苯丙酯0~0.001份。进一步的,所述C相还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氰钴胺1~5份、甘油0.1~1份、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0.1~1份、棕榈酰脯氨酸钠0.1~1份、尿囊素0.1~1份、白睡莲花提取物0.01~0.1份和高山火绒草提取物0.01~0.1份。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另一种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的优选实施方式,含有以下成分,按重量份计:A相:1,3-丙二醇1~15份、异壬酸异壬酯1~5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5份、生育酚1~5份、脱水木糖醇0.1~1份、双丙甘醇0.1~1份、PCA钠0.1~1份、红没药醇0.1~1份、聚山梨醇酯-600.01~0.1份、丁二醇0.01~0.1份、乙基己基甘油0.01~0.1份和水30~50份;B相:角鲨烷1~5份、3-o-乙基抗坏血酸1~5份、烟酰胺1~5份、泛醇1~5份、木糖醇基葡糖苷0.1~1份、木糖醇0.1~1份、苯氧乙醇0.1~1份、β-葡聚糖0.01~0.1份、棕榈酸0.01~0.1份、EDTA二钠0.01~0.1份、香精0.01~0.1份、羟苯甲酯0~0.001份和羟苯丙酯0~0.001份;C相: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氰钴胺1~5份、甘油0.1~1份、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0.1~1份、棕榈酰脯氨酸钠0.1~1份、尿囊素0.1~1份、白睡莲花提取物0.01~0.1份和高山火绒草提取物0.01~0.1份。所述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乳化锅加热至75℃,然后将A相原料按配比投入,搅拌混合,混匀后保温20分钟备用;(2)将B相原料按配比称入油相锅,加热至75℃至熔化均匀;(3)将步骤(2)的B相原料抽入乳化锅中,抽真空,均质6分钟,边搅拌边降温至45℃,加入C相原料,继续搅拌冷却至40℃,边轻微搅拌边加入微乳化液,搅拌均匀,加入多重双层膜脂质体,搅拌均匀,检验合格后出料。黑色素增多的原因很多,各种原因造成自由基增多,造成酪氨酸酶活性增高,使酪酸加快氧化成多巴,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多巴氧化成多巴醌生成多巴色素,多巴色素经过生成黑色素,黑色素增多代谢不了,皮肤变黑,在局部代谢不了形成色斑。针对黑色素累积原理,美白祛斑必须从几个方面同时入手,效果才好:第一、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不使自由基刺激皮肤,就不会生成过多黑色素;第二、如果黑色素已经生成了,则需要阻断黑色素的释放;第三、如果黑色素已生成了,也释放出来了,则需要使其快速代谢出去。基于上述原理,本专利技术采用3-o-乙基抗坏血酸、生育酚、烟酰胺、泛醇和氰钴胺多种不同维生素从不同角度协同作用,深度美白,改善黑色素沉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3-o-乙基抗坏血酸,又称Vc乙基醚,是维生素C的一种衍生物,能抑制酪氨酸酶的生成,从而抑制黑色素的产生,具有美白祛斑的功效,渗透性好,能稳定地存在,并被皮肤吸收。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生育酚,为维生素E的水解产物,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是一种油溶性的天然物质,对肌肤是很好的营养滋润剂,能够避免油脂的酸败氧化,安定油脂。在保湿和维持结缔组织,以及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伤害都有很好表现,该成分能使肌肤触感柔软并保持肌肤水分,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发炎防止肌肤粗糙皲裂、改善黑斑,且安全指数高。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烟酰胺,是维生素B3的一种衍生物,除了传统的美白效果之外,也被用于减少已经生成、沉淀的黑色素,阻隔其向表层细胞的转移,加速细胞新陈代谢、加快黑色素角质细胞脱落等。烟酰胺能够维持肌肤含水量,促进真皮层微循环。烟酰胺还能极大减少或消除皮肤老化现象,比如皱纹、起皮、毛孔粗大等,减少自由基对皮肤的伤害,起到预防老化、修复皮肤和减少面部暗沉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泛醇,又称维生素原B5,是一种维生素前体,其能够通过促进辅酶A的合成,从而起到肌肤保湿及修复的作用。泛醇和烟酰胺共同作用可以改善肌肤老化,如过度色素沉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氰钴胺,即维生素B12,可以强化皮肤的毛细血管和减轻炎症,改善因炎症导致的皮肤早衰。维生素B12被称为造血维生素,具有肌肤再生的优越效果,是促进人体肌肤新陈代谢的重要成分。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3-o-乙基抗坏血酸、生育酚、烟酰胺、泛醇和氰钴胺多种维生素协同作用,清除自由基、阻断黑色素释放并加速黑色素代谢,从而实现深度美白,有效改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生育酚1~5份、3‑o‑乙基抗坏血酸1~5份、烟酰胺1~5份、泛醇1~5份和氰钴胺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生育酚1~5份、3-o-乙基抗坏血酸1~5份、烟酰胺1~5份、泛醇1~5份和氰钴胺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生育酚2~4份、3-o-乙基抗坏血酸2~4份、烟酰胺2~4份、泛醇2~4份和氰钴胺2~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美白微乳液分为A相、B相和C相,其中按重量份计:A相含有生育酚1~5份,水30~50份;B相含有3-o-乙基抗坏血酸1~5份、烟酰胺1~5份和泛醇1~5份;C相含有氰钴胺1~5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还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3-丙二醇1~15份、异壬酸异壬酯1~5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5份、脱水木糖醇0.1~1份、双丙甘醇0.1~1份、PCA钠0.1~1份、红没药醇0.1~1份、聚山梨醇酯-600.01~0.1份、丁二醇0.01~0.1份和乙基己基甘油0.01~0.1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B相还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角鲨烷1~5份、木糖醇基葡糖苷0.1~1份、木糖醇0.1~1份、苯氧乙醇0.1~1份、β-葡聚糖0.01~0.1份、棕榈酸0.01~0.1份、EDTA二钠0.01~0.1份、香精0.01~0.1份、羟苯甲酯0~0.001份和羟苯丙酯0~0.001份。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多种维生素的美白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C相还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氰钴胺1~5份、甘油0.1~1份、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惠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维真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