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水车降噪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87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降噪车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煤水车降噪车厢,包括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的底面设有降噪窗口,所述车厢本体的底面的外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降音隔层,所述降音隔层包括正对降噪窗口设置于降音隔层底部的噪音反射层、和设置于降音隔层侧面的噪音反射板,所述噪音反射层呈中间高两边底形式,所述噪音反射板呈倒喇叭状,所述噪音反射层和噪音反射板之间设有噪音扩散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煤水车降噪车厢具有能够有效地将噪音声波扩散到车厢外、不容易发生反射、有效降低车厢内的噪音、噪音声波不易对车厢产生震动、有效保护零部件不发生松动、使用更加安全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水车降噪车厢
本技术涉及降噪车厢
,尤其涉及一种煤水车降噪车厢。
技术介绍
煤水车是蒸汽机车装载煤、水、油和存放机车工具及备品的处所。使用加煤机和推煤机的机车,加煤机的原动机、减速装置、输煤装置及推煤机等,也都安装在煤水车上,因此煤水车的噪音极大,普通的降噪车厢通过设置消音隔板和消音棉来降低噪音,声音被消音隔板和消音棉吸收反射,无法将声波扩散到车厢外侧,降噪效果差,并且声波容易引起车厢地震动,引起连接部位的零部件的松动,造成安全隐患,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020418U,授权公告日2013年6月26号,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工程抢险车消音降噪车厢,包括车厢,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通过设置消音隔板和消音棉来降低噪音,声音被消音隔板和消音棉吸收反射,无法将声波扩散到车厢外侧,降噪效果差,并且声波容易引起车厢地震动,引起连接部位的零部件的松动,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煤水车厢通过设置消音隔板和消音棉来降低噪音,声音被消音隔板和消音棉吸收反射,无法将声波扩散到车厢外侧,降噪效果差,并且声波容易引起车厢地震动,引起连接部位的零部件的松动,造成安全隐患、并且车厢本体的周围噪音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地将噪音声波扩散到车厢外,不容易发生反射,有效降低车厢内的噪音,噪音声波不易对车厢产生震动,有效保护零部件不发生松动,使用更加安全的煤水车降噪车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水车降噪车厢,包括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的底面设有降噪窗口,所述车厢本体的底面的外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降音隔层,所述降音隔层包括正对降噪窗口设置于降音隔层底部的噪音反射层、和设置于降音隔层侧面的噪音反射板,所述噪音反射层呈中间高两边底形式,所述噪音反射板呈倒喇叭状,所述噪音反射层和噪音反射板之间设有噪音扩散口。本技术在车厢本体的底部设置了用于将噪声声波传导到车厢外部的降噪窗口,车厢本体的下方设有降音隔层,通过噪音反射层将往下的噪音声波往外侧反射,往外的噪音声波经过呈倒喇叭状的噪音反射板的反射,通过噪音扩散口向中间传播,噪音通过多次反射,吸收了部分噪音和震动,有效保护零部件不发生松动,使用更加安全,同时又改变传播方向,降低煤水车旁边的噪音。作为优选,所述降噪窗口的外端面设有吸音棉环。吸音棉环吸收二次发射的噪音声波,避免通过降噪窗口反射回车厢本体,提高降噪能力。作为优选,所述噪音反射板通过减振伸缩杆与降音隔层侧面相连接。减振伸缩杆作为减振器吸收震动,防止噪音反射板震动过大而发生松动。作为优选,所述减振伸缩杆包括两段套接连接的套杆、和套接于套杆外侧的减振弹簧。套接连接的套杆和减振弹簧相互配合,实现噪音反射板的减震效果。作为优选,所述车厢本体的排风口设有弧形的噪音导向瓦,所述噪音导向瓦的开口方向朝上。开口方向朝上的噪音导向瓦将排风口的噪音声波导向至车厢本体的上方,降低车厢本体周围的噪音。因此,本技术的一种煤水车降噪车厢具有以下优点:能够有效地将噪音声波扩散到车厢外,不容易发生反射,有效降低车厢内的噪音,噪音声波不易对车厢产生震动,有效保护零部件不发生松动,使用更加安全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减振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车厢本体排风口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车厢本体1、降噪窗口2、支架3、噪音反射层4、噪音反射板5、噪音扩散口6、吸音棉环7、减振伸缩杆8、套杆9、减振弹簧10、噪音导向瓦11、降音隔层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2、3所示,一种煤水车降噪车厢,其中:一种煤水车降噪车厢,包括车厢本体1,车厢本体的底面设有降噪窗口2,车厢本体的底面的外侧通过支架3固定连接有降音隔层12,降音隔层包括正对降噪窗口设置于降音隔层底部的噪音反射层4、和设置于降音隔层侧面的噪音反射板5,噪音反射层呈中间高两边底形式,噪音反射板呈倒喇叭状,噪音反射层和噪音反射板之间设有噪音扩散口6。本技术在车厢本体的底部设置了用于将噪声声波传导到车厢外部的降噪窗口,车厢本体的下方设有降音隔层,通过噪音反射层将往下的噪音声波往外侧反射,往外的噪音声波经过呈倒喇叭状的噪音反射板的反射,通过噪音扩散口向中间传播,噪音通过多次反射,吸收了部分噪音和震动,有效保护零部件不发生松动,使用更加安全,同时又改变传播方向,降低煤水车旁边的噪音。降噪窗口的外端面设有吸音棉环7。吸音棉环吸收二次发射的噪音声波,避免通过降噪窗口反射回车厢本体,提高降噪能力。噪音反射板通过减振伸缩杆8与降音隔层侧面相连接。减振伸缩杆作为减振器吸收震动,防止噪音反射板震动过大而发生松动。减振伸缩杆包括两段套接连接的套杆9、和套接于套杆外侧的减振弹簧10。套接连接的套杆和减振弹簧相互配合,实现噪音反射板的减震效果。车厢本体的排风口设有弧形的噪音导向瓦11,噪音导向瓦的开口方向朝上。开口方向朝上的噪音导向瓦将排风口的噪音声波导向至车厢本体的上方,降低车厢本体周围的噪音。本技术的一种煤水车降噪车厢具有能够有效地将噪音声波扩散到车厢外、不容易发生反射、有效降低车厢内的噪音、噪音声波不易对车厢产生震动、有效保护零部件不发生松动、使用更加安全的有益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水车降噪车厢,包括车厢本体,其特征是,所述车厢本体的底面设有降噪窗口,所述车厢本体的底面的外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降音隔层,所述降音隔层包括正对降噪窗口设置于降音隔层底部的噪音反射层、和设置于降音隔层侧面的噪音反射板,所述噪音反射层呈中间高两边底形式,所述噪音反射板呈倒喇叭状,所述噪音反射层和噪音反射板之间设有噪音扩散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水车降噪车厢,包括车厢本体,其特征是,所述车厢本体的底面设有降噪窗口,所述车厢本体的底面的外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降音隔层,所述降音隔层包括正对降噪窗口设置于降音隔层底部的噪音反射层、和设置于降音隔层侧面的噪音反射板,所述噪音反射层呈中间高两边底形式,所述噪音反射板呈倒喇叭状,所述噪音反射层和噪音反射板之间设有噪音扩散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水车降噪车厢,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鑫徐新建王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佑铁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