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375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整形装置,该整形装置包括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支撑板以支撑定位中框,该整形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及两个整形件,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及驱动块,该驱动件设于该支撑板背离该中框的一侧,该驱动块连接于该驱动件的驱动端,该支撑板贯穿设有安装孔以使该驱动块通过,两个该整形件可滑动地设于该安装孔的相对两侧,每个该整形件朝向该驱动块的一侧设有一斜壁,该驱动块设有与该斜壁相匹配的斜面,该驱动件驱动该驱动块移动后,该斜面推抵该斜壁的底壁使两个该整形件相远离并推抵该中框进行整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形装置操作简单,不易损伤中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整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框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手机、平板电脑等中框通常为多段工件通过注塑成型连接而成。在中框一端经过焊接零件、粘贴玻璃等工序后,经常会使中框这一端的开口撑大并使另一端开口变小。现有的整形方法通常使用内撑治具撑开中框并放入热处理设备中加热。这种方式处理复杂,成本高、效率低,且良率较低。在处理中,工件容易被碰伤、刮伤。此外,加热处理容易降低胶水的性能并影响防水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整形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整形装置,该整形装置包括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支撑板,该支撑板包括一支撑面以支撑定位一中框,该中框为框架结构,该整形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及两个整形件,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及驱动块,该驱动件设于该支撑板远离该支撑面的一侧,该驱动块连接于该驱动件的驱动端,该支撑板贯穿设有安装孔以使该驱动块通过,两个该整形件可滑动地设于该安装孔的相对两侧,至少一个该整形件朝向另一整形件的一侧设有一斜壁,该驱动块设有与该斜壁相匹配的斜面,该驱动件驱动该驱动块移动后,该斜面推抵该斜壁使该整形件远离另一整形件并推抵该中框进行整形。进一步地,该安装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位于靠近该支撑面的一端,该第一定位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二定位孔的孔径,该第一定位孔与该第二定位孔之间形成一台阶面,该整形件包括滑动块及抵压块,该滑动块滑动设于该台阶面上,该抵压块位于该支撑面上并连接于该滑动块背离滑动块的一侧,该斜壁设于该滑动块朝向该驱动块的一侧,该抵压块用于推抵中框。进一步地,该中框平行设置的两个内侧壁的中部凸出,并在每个内侧壁上形成相平行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三表面处于同一平面,该第二表面向该中框的中心凸出,该滑动块包括滑动部及连接部,该斜壁设于该滑动部上,该抵压块连接于该连接部上,该抵压块朝向中框的一侧包括第一抵持面与第二抵持面,该第二抵持面靠近该连接部,该第一抵持面对准该第一表面,该第二抵持面对准该第二表面。进一步地,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该第一抵持面与该第二抵持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大于该第一距离。进一步地,该第二距离比该第一距离大0.05至0.10毫米。进一步地,该滑动块呈凸型,其包括滑动部及连接部,该滑动部的长度大于该连接部的长度,该滑动部位于该第一定位孔中,该连接部部分伸出该第一定位孔,该抵压块连接于该连接部上,该斜壁设于该滑动部上。进一步地,该支撑架还包括两个止挡块,两个该止挡块分别设于该第一定位孔的相对两侧,两个该止挡块部分位于该第一定位孔上方以对该滑动部进行止挡。进一步地,该台阶面于该第二定位孔远离该滑动部的相对两侧形成两个凸块,两个该凸块对该滑动部进行止挡限位。进一步地,该支撑架还包括四个定位件,四个该定位件设于该支撑板上并分别靠近该支撑板的四角,该定位件用于对该中框进行定位。进一步地,每个该定位件包括固定连接的支撑块及限位块,该支撑块与该限位块均呈L型,该支撑块位于靠近该支撑板的一侧,该支撑块相对该限位块向该支撑板中部伸出,呈台阶状,该支撑块用于支撑该中框,该限位块用于定位该中框。本技术的整形装置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两个整形件移动,使整形件的抵压块推抵中框进行整形。本技术的整形装置操作简单,不易损伤中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整形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中框及背板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中框及背板沿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整形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整形装置沿V-V线的剖视图。图6是整形装置的第一抵持面与第二抵持面推抵中框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整形装置100用于整形中框200。中框200大致为矩形框架。本实施例中,中框200的内侧壁的中部凸出,形成相平行的第一表面201、第二表面202及第三表面203。其中,第一表面201与第三表面203处于同一平面,第二表面202朝向中框200的中心凸出。第三表面203受背板204推抵,使其向外侧倾斜,从而使靠近第一表面201的开口较小。请参阅图1,整形装置100包括支撑架10、驱动机构20及两个整形件30。支撑架10用于定位中框200。两个整形件30设于支撑架10上并受驱动机构20驱动相远离以撑开中框200。请一并参阅图4,支撑架10包括一支撑板11。支撑板11包括一支撑面111以用于支撑定位中框200。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0还包括四个定位件12。四个定位件12设于该支撑面111上且分别靠近支撑面111的四角。每个定位件12包括固定连接的支撑块121及限位块123。支撑块121与限位块123均呈L型。该支撑块121位于靠近该支撑面111的一侧。支撑块121相对限位块123向支撑面111中心伸出,呈台阶状。支撑块121用于支撑中框200,限位块123用于定位中框200。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件12还可以取消,中框200直接放置于支撑面111上。支撑板11的中部贯穿设有一安装孔13。安装孔13为台阶孔,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定位孔132及第二定位孔134。第一定位孔132位于靠近支撑面111的一端。第二定位孔134位于远离支撑面111的一端。第一定位孔132与第二定位孔134均为方形孔,且第一定位孔132的边长大于第二定位孔134的边长。第一定位孔132与第二定位孔134之间形成一台阶面136。请一并参阅图5,两个整形件30可滑动地设于台阶面136上。两个整形件30受驱动机构20驱动相远离以抵压中框200的两个相对的侧边进行整形。每个整形件30包括滑动块31及抵压块32。滑动块31可滑动地设于台阶面136上。滑动块31大致呈凸型,其包括相连接的滑动部311及连接部312。滑动部311的长度大于连接部312的长度。滑动部311位于第一定位孔132中并可滑动地设于台阶面136上。连接部312部分凸伸出第一定位孔132。抵压块32连接于连接部312背离另一连接部312的一侧。在滑动部311抵持于第一定位孔132的侧壁后,两个抵压块32末端的距离为中框200的预设的标准宽度。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形装置,该整形装置包括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支撑板,该支撑板包括一支撑面以支撑定位一中框,该中框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整形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及两个整形件,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及驱动块,该驱动件设于该支撑板远离该支撑面的一侧,该驱动块连接于该驱动件的驱动端,该支撑板贯穿设有安装孔以使该驱动块通过,两个该整形件可滑动地设于该安装孔的相对两侧,至少一个该整形件朝向另一整形件的一侧设有一斜壁,该驱动块设有与该斜壁相匹配的斜面,该驱动件驱动该驱动块移动后,该斜面推抵该斜壁使该整形件远离另一整形件并推抵该中框进行整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形装置,该整形装置包括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支撑板,该支撑板包括一支撑面以支撑定位一中框,该中框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整形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及两个整形件,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及驱动块,该驱动件设于该支撑板远离该支撑面的一侧,该驱动块连接于该驱动件的驱动端,该支撑板贯穿设有安装孔以使该驱动块通过,两个该整形件可滑动地设于该安装孔的相对两侧,至少一个该整形件朝向另一整形件的一侧设有一斜壁,该驱动块设有与该斜壁相匹配的斜面,该驱动件驱动该驱动块移动后,该斜面推抵该斜壁使该整形件远离另一整形件并推抵该中框进行整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位于靠近该支撑面的一端,该第一定位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二定位孔的孔径,该第一定位孔与该第二定位孔之间形成一台阶面,该整形件包括滑动块及抵压块,该滑动块滑动设于该台阶面上,该抵压块位于该支撑面上并连接于该滑动块背离滑动块的一侧,该斜壁设于该滑动块朝向该驱动块的一侧,该抵压块用于推抵中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框平行设置的两个内侧壁的中部凸出,并在每个内侧壁上形成相平行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三表面处于同一平面,该第二表面向该中框的中心凸出,该滑动块包括滑动部及连接部,该斜壁设于该滑动部上,该抵压块连接于该连接部上,该抵压块朝向中框的一侧包括第一抵持面与第二抵持面,该第二抵持面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林江井建伟刘涛屈刘伟梁科奎
申请(专利权)人: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