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洗脚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752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洗脚盆,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侧面内壁设置有底板,且底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放脚壳,所述放脚壳的相对一侧内壁通过轴承座连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转杆,且转杆的外壁均设置有两个转辊,每两个转辊的外壁设置有同一个传送带,传送带的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十五至二十个凸杆,所述放脚壳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横板,且横板的顶部外壁开有顶杆孔,顶杆孔的内壁设置有顶杆,所述横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弹簧,顶杆的外壁设置有挡块,且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挡块的底部外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加快了水中热量的散发,提高了水中热量的利用率,能防止洗脚盆内部的热气散失,提高了热气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洗脚盆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脚盆
,尤其涉及一种按摩洗脚盆。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养生,白天我们大部分时间处于坐或站的状态,在重力的影响下,下肢的血液难以回流到心脏,等到晚上睡觉时,下肢的血液回流就相对简单很多,多数养生人士会选择在睡觉之前用热水洗脚,通过热水刺激穴位,达到促进血液回流的效果。现有的按摩洗脚盆在使用时,使用者需要用脚滚动凸粒辊才能对脚底进行按摩,当使用者的脚不运动时则无法进行按摩,舒适度较差,且在熏蒸时,由于热水处于静止状态,热气散发到空气中较为缓慢,热水中的热量利用率较低,且洗脚盆中的热气会通过洗脚盆的盆口处散失到空气中,继而导致热气损失,浪费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按摩洗脚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按摩洗脚盆,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侧面内壁设置有底板,且底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放脚壳,所述放脚壳的相对一侧内壁通过轴承座连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转杆,且转杆的外壁均设置有两个转辊,每两个转辊的外壁设置有同一个传送带,传送带的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十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洗脚盆,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侧面内壁设置有底板(15),且底板(15)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放脚壳(5),所述放脚壳(5)的相对一侧内壁通过轴承座连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转杆(21),且转杆(21)的外壁均设置有两个转辊(28),每两个转辊(28)的外壁设置有同一个传送带(29),传送带(29)的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十五至二十个凸杆(26),所述放脚壳(5)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横板,且横板的顶部外壁开有顶杆孔,顶杆孔的内壁设置有顶杆(22),所述横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弹簧(24),顶杆(22)的外壁设置有挡块(23),且弹簧(24)的一端设置于挡块(23)的底部外壁,所述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洗脚盆,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侧面内壁设置有底板(15),且底板(15)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放脚壳(5),所述放脚壳(5)的相对一侧内壁通过轴承座连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转杆(21),且转杆(21)的外壁均设置有两个转辊(28),每两个转辊(28)的外壁设置有同一个传送带(29),传送带(29)的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十五至二十个凸杆(26),所述放脚壳(5)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横板,且横板的顶部外壁开有顶杆孔,顶杆孔的内壁设置有顶杆(22),所述横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弹簧(24),顶杆(22)的外壁设置有挡块(23),且弹簧(24)的一端设置于挡块(23)的底部外壁,所述放脚壳(5)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放脚板(18),且放脚板(18)的顶部外壁开有放脚槽(25),放脚槽(25)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凸粒(19),放脚槽(25)的底部内壁设置有防水膜(20),所述放脚槽(25)的顶部外壁开有第三通孔,且顶杆(22)设置于第三通孔的内壁,所述外壳(1)的底部内壁设置有PTC加热器(9),且PTC加热器(9)的进水端设置有换水管(7),换水管(7)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换水阀(6),底板(15)的底部外壁开有换水孔,换水管(7)的一端设置于换水孔的内壁,所述外壳(1)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微型水泵(11),且微型水泵(11)的进水端和PTC加热器(9)的出水端设置有同一个导水管(10),微型水泵(11)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16),所述外壳(1)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微型风机(14),且微型风机(14)的出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仲权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智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