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敬乐专利>正文

一种三要素平衡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333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要素平衡种植方法,小麦的播种量为9.5‑10.5kg/亩,在种植前施入复合肥作底肥,所述复合肥中氮素含量占复合肥总重量的11‑13%;在小麦快速生长阶段根据植株生长状况施用叶面肥。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大大简化了小麦种植过程中肥料和化学药剂的施用,通过减少底肥中氮素的用量,在保证植株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小麦植株的患病率,尤其是根部病害的患病率,避免速效肥对小麦根梢细胞组织的破坏,所得到的小麦麦穗生长状况较好,籽粒饱满、质硬,在降水量处于正常范围内时,小麦亩产量达到1000斤左右。

A Three-Element Balanced Plant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planting technology, and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three-factor balanced planting method, in which the sowing amount of wheat is 9.5 10.5 kg/mu, and compound fertilizer is applied as base fertilizer before planting. The nitrogen content of the compound fertilizer accounts for 11 13% of the total weight of the compound fertilizer, and foliar fertilizer is applied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condition of the plant in the rapid growth stage of wheat.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the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s and chemicals in wheat planting process is greatly simplified; by reducing the amount of nitrogen in base fertilizer, the disease rate of wheat plants is greatly reduced, especially the disease rate of root diseases, and the destruction of root tip cell tissue of wheat is avoided through reducing the amount of nitrogen in base fertilizer. The ear growth of wheat is good, and the grain is full and hard. When the precipitation is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the yield of wheat per mu reaches about 1000 k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要素平衡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三要素平衡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物病害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障碍因子,植物病原菌引起植物病害,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甚至导致死亡;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全世界每年由于植物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占总产值的12%,而设施栽培作物的病害损失高达25%,全球病害损失总额高达400亿美元;如2006-2015年间,我国水稻纹枯病带来的产量损失达888.62万吨,稻瘟病损失335.31万吨,小麦纹枯病损失247.12万吨,小麦赤霉病损失243.77万吨,小麦白粉病损失180.29万吨,玉米大斑病损失107.76万吨,小麦条锈病损失83.40万吨,玉米小斑病损失76.03万吨,玉米锈病损失44.40万吨,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影响巨大。为了减少各种作物病害带来的损失,目前生产上主要采取化学药剂防治的手段,此举有利于减少作物病害的产量损失,但由于不断增加的化学药剂的施用,病原菌的耐药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中国是世界上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年均使用量在180万吨左右,如2013年我国农药施用强度为10.95公斤/公顷,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目前,中国许多地区的小麦赤霉病菌、白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黄瓜霜霉病菌、蔬菜灰霉病菌等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频率已使化学防治效果下降或失效,农户为提高防效盲目加大了杀菌剂用量或将多种药剂混乱使用,这已经成为引起中国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作物根腐病是一类由多种病原物引起的根部和茎基部腐烂病害的总称,可以为害粮、棉、油、菜、果、林、花、草、药等上百种寄主植物,常引起植株死亡和严重减产。近年来,随着秸秆连年还田和免耕栽培大面积实施、土地长年连作、有机肥施用减少、灌溉面积扩大等因素的影响,作物根腐类病害为害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上的重大障碍性问题。据估计,我国每年发生各类作物根腐类病害面积达到上亿亩次,损失100多亿元,对我国作物安全生产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构成巨大威胁,如小麦的根腐类病害。在申请人所在乡镇,镇政府为了让农民小麦增产增收,每年春天发放多菌灵,但防治效果较差,小麦在降水量在正常范围的条件下产量约为150kg左右,在当地,年降水量在910±150mm为正常范围,如果降水量过多或过少,则会影响产量,且容易出现病虫害、瘪粒以及根腐烂现象,申请人对现有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三要素平衡种植方法,所有施肥农作物无病害的种植方法,氮肥量大是植物百病的根本原因,农作物叶、茎、杆所有病害表现都因根部不同程度伤害所致,“三要素”种植法可以根除农作物所有病害发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三要素平衡种植方法,用于施肥农作物的无病害种植,具体内容为在种植前施入三要素复合肥作底肥,所述三要素复合肥为复合肥中氮素含量占复合肥总重量的11-13%。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可以用于小麦的防烂根种植方法,小麦的播种量为9.5-10.5kg/亩,在种植前施入三要素复合肥作底肥,在小麦快速生长阶段根据植株生长状况施用叶面肥。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种植土壤选择排灌方便的土壤,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土壤容重为1.30-1.35g/cm³,有机质为1.7-2.1%,总孔隙度为60-65%。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肥的施入量为40-50kg/亩。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要素复合肥中氮素占复合肥总重量的11-13%,五氧化二磷占复合肥总重量的17-19%,氧化钾占复合肥总重量的14-16%。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麦快速生长阶段包括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根据植株生长状况施用叶面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植株长势较弱、叶面发黄:施用含氮和钙的叶面肥,稀释150-250倍后,按20-25kg/亩喷施2-3次,相邻两次喷施间隔8-10天;(2)植株长势过旺、节间过长:施用含钾和磷的叶面肥,稀释150-250倍后,按35-40kg/亩喷施2-3次,相邻两次喷施间隔6-7天。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含氮和钙的叶面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尿素18-24份、硝酸钙6-10份、硫酸镁1-3份、钼酸铵1-3份;所述含钾和磷的叶面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氢钾22-28份、硫酸亚铁3-5份、硫酸锌1-2份。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中大大简化了小麦种植过程中肥料和化学药剂的施用,通过减少底肥中氮素的用量,在保证植株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小麦植株的患病率,尤其是根部病害的患病率,避免速效肥对小麦根梢细胞组织的破坏,所得到的小麦麦穗生长状况较好,籽粒饱满、质硬,在降水量处于正常范围内时,小麦亩产量达到1000斤左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在当地选择土壤肥力好、平坦的土壤进行种植,使用宽幅精播机播种,播幅为8cm,播深为5cm;播种200天后进行收割;在种植过程中未使用矮壮素;小麦品种选用旺嘉麦2号,由安徽全新种业有限公司提供。一种三要素平衡种植方法,小麦的播种量为10kg/亩,在种植前施入三要素复合肥作底肥,所述三要素复合肥中氮素占复合肥总重量的12%,五氧化二磷占复合肥总重量的18%,氧化钾占复合肥总重量的15%;在小麦快速生长阶段根据植株生长状况施用叶面肥。其中,种植土壤选择排灌方便的土壤,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土壤容重为1.30-1.35g/cm³,有机质为1.7-2.1%,总孔隙度为60-65%;所述底肥的施入量为45kg/亩。在小麦的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根据植株生长状况施用叶面肥;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种植面积为40m²,实验组按照本专利技术中方法种植;对照组底肥使用氮素占复合肥总重量的15%,五氧化二磷占复合肥总重量的15%,氧化钾占复合肥总重量的15%的复合肥;在小麦苗出齐后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与40%的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混配后,按每亩2升进行喷施;含氮和钙的叶面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尿素21份、硝酸钙8份、硫酸镁2份、钼酸铵2份;含钾和磷的叶面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二氢钾25份、硫酸亚铁4份、硫酸锌1.5份;申请人从2014年开始试验,蚌埠2014年的降水量为1175.4mm;实验组在小麦拔节期出现植株长势较弱、叶面发黄的情况,但情况不严重,用含氮和钙的叶面肥稀释200倍后,按20kg/亩喷施2次,相邻两次喷施间隔8天;在收获后,对照组根部病害的患病率达到8.3%,产量为635斤/亩;实验组根部病害的患病率低于2%,产量为829斤/亩。蚌埠2015年的降水量为1361.7mm;实验组在小麦抽穗期出现植株长势较弱、叶面发黄的情况,情况相对严重,用含氮和钙的叶面肥稀释200倍后,按25kg/亩喷施3次,相邻两次喷施间隔8天;在收获后,对照组根部病害的患病率达到12.9%,产量为426斤/亩;实验组根部病害的患病率为3.3%,产量为758斤/亩。蚌埠2016年的降水量为1275.8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要素平衡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施肥农作物的无病害种植,具体内容为在种植前施入三要素复合肥作底肥,所述三要素复合肥为复合肥中氮素含量占复合肥总重量的11‑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要素平衡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施肥农作物的无病害种植,具体内容为在种植前施入三要素复合肥作底肥,所述三要素复合肥为复合肥中氮素含量占复合肥总重量的11-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要素平衡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用于小麦的防烂根种植方法,小麦的播种量为9.5-10.5kg/亩,在种植前施入三要素复合肥作底肥,在小麦快速生长阶段根据植株生长状况施用叶面肥。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三要素平衡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土壤选择排灌方便的土壤,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土壤容重为1.30-1.35g/cm³,有机质为1.7-2.1%,总孔隙度为60-65%。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三要素平衡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肥的施入量为40-50kg/亩。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三要素平衡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要素复合肥中氮素占复合肥总重量的11-13%,五氧化二磷占复合肥总重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敬乐
申请(专利权)人:钱敬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