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凸棒吸附剂活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3287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凹凸棒吸附剂活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端留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前后两侧均通过固定架安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轴与壳体里端的粉碎轮套接相连,所述粉碎轮左端边侧留设有通风管,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洁方便,通过里端的圆锥滚筒、粉碎轮、配设相应的研磨球能更好的对凹凸棒石进行相应的研磨,在活化剂储料斗以及搅拌筒边侧留设相应的观测窗、刻度线更便于进行相应的比例混合,通过温度开关、温度传感器、搅拌电机配合相应的搅拌杆保证相应的活化剂与凹凸棒石粉末的混合受热均匀,进而更加有效的提升产品的活化性能,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An Attapulgite Adsorbent Activ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ttapulgite adsorbent activ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and outlet.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shell are equipped with a driving motor through a fixing frame. The driving motor is sleeved with a crushing wheel at the inner end of the shell through a connecting shaft. The left side of the crushing wheel is equipped with a ventilation pipe.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the inner end is used for the crushing wheel. Tapered drum, crushing wheel and corresponding grinding ball can better grind attapulgite. It is more convenient to mix attapulgite powder proportionally by setting corresponding observation window and scale line at the side of activator hopper and mixing drum. The mixing of attapulgite powder and activator can be ensured by temperature switch, temperature sensor and mixing motor with corresponding mixing rod. Heating uniformity, and then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tivation performance of products, structure design is close and reasonable,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suitable for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凸棒吸附剂活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凹凸棒石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凹凸棒吸附剂活化装置。
技术介绍
凹凸棒石粘土简称凹土,1862年,俄国学者隆夫钦科夫首次在乌拉尔地区发现了一种层链状结构的黏土矿物,他将之命名为“坡缕石”。如今,这种矿产又被称作“凹凸棒石黏土”,简称“凹土”,作为一种重要的稀缺性非金属矿产资源,在农牧业、建材、石油、冶金、食品等10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凹凸棒石粘土是我国优势非金属矿之一,其用途非常广泛,被称为“千用之土、万土之王”。其中,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剂的选择吸附能力大小的次序为:水>醇>酸>醛>正烯烃>中性脂>芳香烃>环烷烃>烷烃、直链烃>环烷烃>烷烃,直链烃比支链烃吸附得快,吸附选择性对油脂的脱色有重要的作用,在其它分离过程中也有较大的工业价值,但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成熟的可以大规模化生产吸附剂的活化装置。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够综合性地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对此CN206382017U公开了一种凹凸棒吸附剂活化装置,包括球磨机、第-研磨机、蓄料筒、搅拌筒、活化剂定量加入装置、第二研磨机、储料筒及空气压缩管道;所述球磨机通过空气压缩管道与第一研磨机的进料口设置,所述第一研磨机通过空气压缩管道与蓄料筒的进料口设置,所述蓄料筒通过空气压缩管道与搅拌筒的进料口设置,所述搅拌筒通过空气压缩管道与第二研磨机的进料口设置,所述第二研磨机通过空气压缩管道与储料筒设置;所述活化剂定量加入装置通过空气压缩管道与搅拌筒设置,所述搅拌筒与第二研磨机之间的空气压缩管道上设有加热装置。上述改善了凹凸棒凹凸棒吸附剂活化装置吸附剂的性能,提高了其表面的活化性能,且能够实现了大规模化生产,满足了实际使用要求。但是方案中对相应的凹凸棒石粉碎研磨不彻底需反复进行相应的研磨,同时加热装置安设在管体的中端相应的加热不均匀,不便对温度进行相应的控制,存在相应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凹凸棒吸附剂活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凹凸棒吸附剂活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端留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前后两侧均通过固定架安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轴与壳体里端的粉碎轮套接相连,所述粉碎轮左端边侧留设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与壳体左端的风机对接相连,所述粉碎轮底端的壳体内壁焊接有模块,所述壳体底端中侧通过支撑架安设有研磨电机,所述研磨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套接有圆锥滚筒,所述圆锥滚筒外侧以及模块里端均安设有研磨球,所述圆锥滚筒与模块之间留设有研磨腔,所述壳体底端嵌接有第一筛网,所述壳体与底端的输料斗对接相连,所述输料斗的输出端与搅拌筒的输入端对接相连,所述搅拌筒右侧上端通过连管与活化剂储料斗对接相连,所述搅拌筒左右两端均安设有第一搅拌电机,所述第一搅拌电机通过连轴与里端的连柱对接相连,所述连柱上安设有螺旋铰刀,所述搅拌筒通过输送管与底端的加热箱对接相连,所述加热箱上端安设有第二搅拌电机,所述第二搅拌电机前端对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端通过轴套对接有搅拌杆,所述加热箱底端对接有出料管。优选的,所述搅拌筒底端安设有第二筛网,所述输送管与出料管上端顶部分别安设有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优选的,所述加热箱内壁安设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前端留设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中端填充有导热石墨粉,所述导热层前端留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加热箱外端的温度开关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化剂储料斗以及搅拌筒边侧均留设有观测窗,所述观测窗里端留设有刻度线。优选的,所述活化剂储料斗底端安设有阀口。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技术简洁方便,通过里端的圆锥滚筒、粉碎轮、配设相应的研磨球能更好的对凹凸棒石进行相应的研磨,在活化剂储料斗以及搅拌筒边侧留设相应的观测窗、刻度线更便于进行相应的比例混合,通过温度开关、温度传感器、搅拌电机配合相应的搅拌杆保证相应的活化剂与凹凸棒石粉末的混合受热均匀,进而更加有效的提升产品的活化性能,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活化剂储料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口、2壳体、3驱动电机、4风机、5活化剂储料斗、6阀口、7输料斗、8第一搅拌电机、9连管、10搅拌筒、11连柱、12螺旋铰刀、13第二筛网、14第一阀门、15输送管、16第二搅拌电机、17温度开关、18搅拌杆、19第二转轴、20轴套、21第二阀门、22出料管、23加热箱、24通风管、25粉碎轮、26第一转轴、27研磨球、28模块、29第一筛网、30圆锥滚筒、31研磨电机、32观测窗、33刻度线、34电热丝、35导热层、36导热石墨粉、37温度传感器、38连轴、39研磨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凹凸棒吸附剂活化装置,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顶端留设有进料口1,所述壳体2前后两侧均通过固定架安设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连轴38与壳体2里端的粉碎轮25套接相连,所述粉碎轮25左端边侧留设有通风管24,所述通风管24与壳体2左端的风机4对接相连,所述粉碎轮25底端的壳体2内壁焊接有模块28,所述壳体2底端中侧通过支撑架安设有研磨电机31,所述研磨电机31通过第一转轴26套接有圆锥滚筒30,所述圆锥滚筒30外侧以及模块28里端均安设有研磨球27,所述圆锥滚筒30与模块28之间留设有研磨腔39,所述壳体2底端嵌接有第一筛网29,所述壳体2与底端的输料斗7对接相连,所述输料斗7的输出端与搅拌筒10的输入端对接相连,所述搅拌筒10右侧上端通过连管9与活化剂储料斗5对接相连,所述搅拌筒10左右两端均安设有第一搅拌电机8,所述第一搅拌电机8通过连轴与里端的连柱11对接相连,所述连柱11上安设有螺旋铰刀12,所述搅拌筒10通过输送管15与底端的加热箱23对接相连,所述加热箱23上端安设有第二搅拌电机16,所述第二搅拌电机16前端对接有第二转轴19,所述第二转轴19外端通过轴套20对接有搅拌杆18,所述加热箱23底端对接有出料管22。具体的,所述搅拌筒10底端安设有第二筛网13,所述输送管15与出料管22上端顶部分别安设有第一阀门14与第二阀门21。具体的,所述加热箱23内壁安设有电热丝34,所述电热丝34前端留设有导热层35,所述导热层35中端填充有导热石墨粉36,所述导热层35前端留设有温度传感器37,所述温度传感器37与加热箱23外端的温度开关17相连接。具体的,所述活化剂储料斗5以及搅拌筒10边侧均留设有观测窗32,所述观测窗32里端留设有刻度线33。具体的,所述活化剂储料斗5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凹凸棒吸附剂活化装置,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顶端留设有进料口(1),所述壳体(2)前后两侧均通过固定架安设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连轴(38)与壳体(2)里端的粉碎轮(25)套接相连,所述粉碎轮(25)左端边侧留设有通风管(24),所述通风管(24)与壳体(2)左端的风机(4)对接相连,所述粉碎轮(25)底端的壳体(2)内壁焊接有模块(28),所述壳体(2)底端中侧通过支撑架安设有研磨电机(31),所述研磨电机(31)通过第一转轴(26)套接有圆锥滚筒(30),所述圆锥滚筒(30)外侧以及模块(28)里端均安设有研磨球(27),所述圆锥滚筒(30)与模块(28)之间留设有研磨腔(39),所述壳体(2)底端嵌接有第一筛网(29),所述壳体(2)与底端的输料斗(7)对接相连,所述输料斗(7)的输出端与搅拌筒(10)的输入端对接相连,所述搅拌筒(10)右侧上端通过连管(9)与活化剂储料斗(5)对接相连,所述搅拌筒(10)左右两端均安设有第一搅拌电机(8),所述第一搅拌电机(8)通过连轴与里端的连柱(11)对接相连,所述连柱(11)上安设有螺旋铰刀(12),所述搅拌筒(10)通过输送管(15)与底端的加热箱(23)对接相连,所述加热箱(23)上端安设有第二搅拌电机(16),所述第二搅拌电机(16)前端对接有第二转轴(19),所述第二转轴(19)外端通过轴套(20)对接有搅拌杆(18),所述加热箱(23)底端对接有出料管(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凸棒吸附剂活化装置,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顶端留设有进料口(1),所述壳体(2)前后两侧均通过固定架安设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连轴(38)与壳体(2)里端的粉碎轮(25)套接相连,所述粉碎轮(25)左端边侧留设有通风管(24),所述通风管(24)与壳体(2)左端的风机(4)对接相连,所述粉碎轮(25)底端的壳体(2)内壁焊接有模块(28),所述壳体(2)底端中侧通过支撑架安设有研磨电机(31),所述研磨电机(31)通过第一转轴(26)套接有圆锥滚筒(30),所述圆锥滚筒(30)外侧以及模块(28)里端均安设有研磨球(27),所述圆锥滚筒(30)与模块(28)之间留设有研磨腔(39),所述壳体(2)底端嵌接有第一筛网(29),所述壳体(2)与底端的输料斗(7)对接相连,所述输料斗(7)的输出端与搅拌筒(10)的输入端对接相连,所述搅拌筒(10)右侧上端通过连管(9)与活化剂储料斗(5)对接相连,所述搅拌筒(10)左右两端均安设有第一搅拌电机(8),所述第一搅拌电机(8)通过连轴与里端的连柱(11)对接相连,所述连柱(11)上安设有螺旋铰刀(12),所述搅拌筒(10)通过输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蕾胡睿顾文宇
申请(专利权)人:明光市飞洲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