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羽绒加工的除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255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羽绒加工的除尘设备,包括除尘室、电机一、传动轴一、电机二、传动轴二、过滤板、气缸、压板、风扇和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室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的隔板一、隔板二将除尘室分隔成腔体一、腔体二、腔体三,所述的电机一设置在腔体一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腔体一内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导流板,并将导流板设置为弧形结构,通过导流板避免输风管输入的气流在腔体一内向上流动,从而能够使腔体一底部的羽绒充分随气流经过除尘室内底部与隔板一之间的通料口进入到腔体二,并在腔体二内进行上升,使羽绒与传动轴二及传动轴二上的搅拌杆接触,对羽绒再次除尘,提高了羽绒的除尘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Dust Removal Equipment for Down Proc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ust removal device for down processing, including a dust removal chamber, a motor, a transmission shaft, a drive shaft, a filter plate, a cylinder, a pressure plate, a fan and a blow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are as follows: the dust removal chamber is arranged on a support, and the separator 1 and 2 divide the dust removal chamber into a cavity 1, a cavity 2 and a cavity 3. On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cavity body one. The utility model is equipped with a guide plate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cavity body, and the guide plate is arranged as an arc structure. Through the guide plate, the airflow input from the air conveyor pipe can be avoided from flowing upwards in the cavity body, so that the feather at the bottom of the cavity body can fully follow the airflow through the opening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dust removal chamber and the separator to enter the cavity body 2, and rise in the cavity body 2. The down contacts with the stirring rod on the transmission shaft 2 and the transmission shaft 2 to dust down again, which improves the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of the down and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op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羽绒加工的除尘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设备,具体是一种用于羽绒加工的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羽绒加工环节中,羽绒的清洗设备不能将粉尘去除,直接影响到清洗后羽绒的品质,因此,多在羽绒清洗前对羽绒进行除尘处理。如申请号为201521003309.2的专利公布了一种纺织用羽绒除尘装置,其解决了羽绒除尘质量不高的问题,但其存在着工作效率低、羽绒浪费较多、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羽绒与粉尘分离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羽绒除尘存在的工作效率低、羽绒浪费较多、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羽绒与粉尘分离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除尘效果好、羽绒浪费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小、羽绒与粉尘分离率高的用于羽绒加工的除尘设备。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羽绒加工的除尘设备,包括除尘室、电机一、传动轴一、电机二、传动轴二、过滤板、气缸、压板、风扇和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室设置在支架上,在除尘室一侧设置有排尘管,并在除尘室内设置有竖向结构的隔板一、隔板二,所述的隔板一、隔板二将除尘室分隔成腔体一、腔体二、腔体三,在腔体一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并在腔体三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的电机一设置在腔体一的顶部,并在电机一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的传动轴一设置在腔体一内,将传动轴一一端与电机一连接,并在传动轴一上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的电机二设置在腔体二的顶部,并在电机二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的传动轴二设置腔体二内,将传动轴二一端与电机二连接,并在传动轴二上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的过滤板竖向设置在腔体三内,所述的气缸设置在腔体三顶部,在气缸上设置有电源线、活塞杆,并将活塞杆设置在隔板二与过滤板之间的腔体三内,所述的压板设置在活塞杆上,所述的风扇设置在排尘管内,并在风扇上设置有电源线,风扇能够将粉尘随气流从排尘管排出,使羽绒与粉尘分离,提高了羽绒的除尘质量,将排尘管与粉尘收集装置连接,避免粉尘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提高了环保性能,所述的鼓风机设置在除尘室外壁上,在鼓风机上设置有电源线、输风管,并将输风管穿入腔体一内底部。优选地,所述的除尘室内底部与隔板一及除尘室内顶部与隔板二之间均设置有通料口,腔体一内的羽绒在鼓风机通过输风管鼓入气流的作用下从除尘室内底部与隔板一之间的通料口进入到腔体二,腔体二内的羽绒经过除尘室内顶部与隔板二之间的通料口进入到腔体三,腔体三内的羽绒在风扇的作用下通过过滤板与气体分离,使气体携带与羽绒分离的粉尘从排尘管排出,从而实现了对羽绒除尘的目的,通过传动轴一及传动轴一上的搅拌杆和传动轴二及传动轴二上的搅拌杆对羽绒进行两次除尘,两次除尘后的羽绒经过过滤板使羽绒与粉尘分离,提高了羽绒的除尘效率及除尘质量。优选地,所述的腔体一内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导流板,并将导流板设置为弧形结构,通过导流板避免输风管输入的气流在腔体一内向上流动,从而能够使腔体一底部的羽绒充分随气流经过除尘室内底部与隔板一之间的通料口进入到腔体二,并在腔体二内进行上升,使羽绒与传动轴二及传动轴二上的搅拌杆接触,对羽绒再次除尘,提高了羽绒的除尘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优选地,所述的出料管上设置有端盖,通过端盖,便于压板将隔板二与过滤板之间的羽绒压入出料管内,打开端盖,便于将出料管内的羽绒从出料管内排出,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除尘后羽绒的浪费。优选地,所述的压板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连接块,并将连接块设置为锥形结构,通过连接块不仅提高了压板与活塞杆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在压板随活塞杆上升过程中,连接块能够将隔板二与过滤板之间的羽绒导流至压板的边缘,并流入到压板的下发,便于压板下降过程中将羽绒压入到出料管内,提高了工作效率。有益效果:本技术在腔体一内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导流板,并将导流板设置为弧形结构,通过导流板避免输风管输入的气流在腔体一内向上流动,从而能够使腔体一底部的羽绒充分随气流经过除尘室内底部与隔板一之间的通料口进入到腔体二,并在腔体二内进行上升,使羽绒与传动轴二及传动轴二上的搅拌杆接触,对羽绒再次除尘,提高了羽绒的除尘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压板与连接块的连接结构。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中:1.除尘室、2.电机一、3.传动轴一、4.电机二、5.传动轴二、6.过滤板、7.气缸、8.压板、9.风扇、10.鼓风机、11.导流板、12.支架、13.隔板一、14.隔板二、15.腔体一、16.腔体二、17.腔体三、18.进料管、19.出料管、20.端盖、21.排尘管、22.电源线、23.搅拌杆、24.通料口、25.活塞杆、26.连接块、27.输风管、28.搅拌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羽绒加工的除尘设备,包括除尘室1、电机一2、传动轴一3、电机二4、传动轴二5、过滤板6、气缸7、压板8、风扇9和鼓风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室1设置在支架12上,在除尘室1一侧设置有排尘管21,并在除尘室1内设置有竖向结构的隔板一13、隔板二14,所述的隔板一13、隔板二14将除尘室1分隔成腔体一15、腔体二16、腔体三17,在腔体一15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8,并在腔体三17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9,所述的电机一2设置在腔体一15的顶部,并在电机一2上设置有电源线22,所述的传动轴一3设置在腔体一15内,将传动轴一3一端与电机一2连接,并在传动轴一3上设置有搅拌杆23,所述的电机二4设置在腔体二16的顶部,并在电机二4上设置有电源线22,所述的传动轴二5设置腔体二16内,将传动轴二5一端与电机二4连接,并在传动轴二5上设置有搅拌杆23,所述的过滤板6竖向设置在腔体三17内,所述的气缸7设置在腔体三17顶部,在气缸7上设置有电源线22、活塞杆25,并将活塞杆25设置在隔板二14与过滤板6之间的腔体三17内,所述的压板8设置在活塞杆25上,所述的风扇9设置在排尘管21内,并在风扇9上设置有电源线22,风扇9能够将粉尘随气流从排尘管21排出,使羽绒与粉尘分离,提高了羽绒的除尘质量,将排尘管21与粉尘收集装置连接,避免粉尘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提高了环保性能,所述的鼓风机10设置在除尘室1外壁上,在鼓风机10上设置有电源线22、输风管27,并将输风管27穿入腔体一15内底部。优选地,所述的除尘室1内底部与隔板一13及除尘室1内顶部与隔板二14之间均设置有通料口24,腔体一15内的羽绒在鼓风机10通过输风管27鼓入气流的作用下从除尘室1内底部与隔板一13之间的通料口24进入到腔体二16,腔体二16内的羽绒经过除尘室1内顶部与隔板二14之间的通料口24进入到腔体三17,腔体三17内的羽绒在风扇9的作用下通过过滤板6与气体分离,使气体携带与羽绒分离的粉尘从排尘管21排出,从而实现了对羽绒除尘的目的,通过传动轴一3及传动轴一3上的搅拌杆23和传动轴二5及传动轴二5上的搅拌杆23对羽绒进行两次除尘,两次除尘后的羽绒经过过滤板6使羽绒与粉尘分离,提高了羽绒的除尘效率及除尘质量。优选地,所述的腔体一15内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导流板11,并将导流板11设置为弧形结构,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羽绒加工的除尘设备,包括除尘室、电机一、传动轴一、电机二、传动轴二、过滤板、气缸、压板、风扇和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室设置在支架上,在除尘室一侧设置有排尘管,并在除尘室内设置有竖向结构的隔板一、隔板二,所述的隔板一、隔板二将除尘室分隔成腔体一、腔体二、腔体三,在腔体一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并在腔体三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的电机一设置在腔体一的顶部,并在电机一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的传动轴一设置在腔体一内,将传动轴一一端与电机一连接,并在传动轴一上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的电机二设置在腔体二的顶部,并在电机二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的传动轴二设置腔体二内,将传动轴二一端与电机二连接,并在传动轴二上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的过滤板竖向设置在腔体三内,所述的气缸设置在腔体三顶部,在气缸上设置有电源线、活塞杆,并将活塞杆设置在隔板二与过滤板之间的腔体三内,所述的压板设置在活塞杆上,所述的风扇设置在排尘管内,并在风扇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的鼓风机设置在除尘室外壁上,在鼓风机上设置有电源线、输风管,并将输风管穿入腔体一内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羽绒加工的除尘设备,包括除尘室、电机一、传动轴一、电机二、传动轴二、过滤板、气缸、压板、风扇和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室设置在支架上,在除尘室一侧设置有排尘管,并在除尘室内设置有竖向结构的隔板一、隔板二,所述的隔板一、隔板二将除尘室分隔成腔体一、腔体二、腔体三,在腔体一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并在腔体三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的电机一设置在腔体一的顶部,并在电机一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的传动轴一设置在腔体一内,将传动轴一一端与电机一连接,并在传动轴一上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的电机二设置在腔体二的顶部,并在电机二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的传动轴二设置腔体二内,将传动轴二一端与电机二连接,并在传动轴二上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的过滤板竖向设置在腔体三内,所述的气缸设置在腔体三顶部,在气缸上设置有电源线、活塞杆,并将活塞杆设置在隔板二与过滤板之间的腔体三内,所述的压板设置在活塞杆上,所述的风扇设置在排尘管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小林吴开明谢伟朱芸谢腾辉
申请(专利权)人:古麒羽绒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