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传感器的寝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154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嵌入传感器的寝具,包括:柔性接触体、微动传感器以及支撑部件;所述微动传感器和所述支撑部件设置于所述柔性接触体内;所述微动传感器以感应面平行于所述寝具的受力面的状态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的正上方;所述支撑部件的刚性大于所述柔性接触体的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坚硬的微动传感器埋进柔性接触体内,再在其投影区域部署刚性大于柔性接触体的支撑部件以支撑坚硬的微动传感器,当寝具受压时,具有桡性的寝具受到支撑部件的支撑,用户睡卧在寝具的任何地方,人体的体震信号都会有效地传递到坚硬的微动传感器上,在维持寝具触觉体验和视觉体验的前提下,实现了高效的检测效果。

Bedding with embedded senso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edding with embedded sensors, which comprises a flexible contact body, a micro-motion sensor and a supporting component; the micro-motion sensor and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 are arranged in the flexible contact body; the micro-motion sensor is positioned directly above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 in a state where the sensing surface is parallel to the stress surface of the bedding; and the rigidity of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 The rigidity of the flexible contact body. The utility model supports the rigid micro-motion sensor by embedding the rigid micro-motion sensor into the flexible contact body, and then deploying the supporting parts whose rigidity is greater than the flexible contact body in the projection area to support the rigid micro-motion sensor. When the bedding is compressed, the radial bedding is supported by the supporting parts. When the user sleeps anywhere in the bedding, the body's seismic signal will be effectively transmitted to the rigid micro-motion sensor. On the dynamic sensor, it achieves an efficient detection effect on the premise of maintaining the tactile and visual experience of bed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嵌入传感器的寝具
本技术涉及到寝具领域,特别是涉及到嵌入传感器的寝具。
技术介绍
睡眠对评估人们的工作压力、疲劳度和精神状况等有着重要意义,追踪睡眠质量也成了许多当前流行的可穿戴产品所关注的功能。人体的每一次心脏泵血、每一次呼吸所伴随的胸腔的扩张和收缩,人体会产生与上述人体生理动作相反的作用力,引起身体震动,产生体震信号,因此可基于体震信号监测睡眠。通过采集体震信号,经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放大模块等信号处理电路,再传输到后台进行预处理,利用一种基于动作幅度、心率、呼吸而建立的睡眠监测算法得到睡眠质量,从而监测睡眠质量。睡眠并非时间越长越好,事实上,睡好觉,时间长短不是最重要的。科学家将人的睡眠分为:思睡、浅睡、中睡和深睡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睡眠充足与否,并不是看用在睡觉上总时间的长短,而是看你处于深睡期时间的多少。思睡、浅睡、中睡和深睡四个阶段用户对应的体震传感生理信号也会有明显不同,可通过检测体震传感生理信号来分析用户的睡眠质量,为调整睡眠质量提供依据和帮助。思睡、浅睡、中睡和深睡四个阶段用户对应的体震传感生理信号,主要包括肢体的无意识翻身动作、心脏泵血时的心率、呼吸时胸腔的扩张和收缩引起的微动、血压脉动信号等检测用户睡眠状态,并根据数据库数据分析,得到睡眠质量分析报告,用户可根据睡眠质量分析报告有做针对性的调整睡眠并监控调整睡眠的效果。常用的做法是将柔性的微动传感器置于寝具上表面附近直接获取人体的振动信号,但是柔性传感器的柔性范围严重限制了寝具的舒适性;而硬质微动传感器一般安置在寝具的底下,通过寝具的桡性、力传导,捕获体震信号,虽然不破坏寝具的触觉体验,但依然存在突兀;简单埋放在寝具内部,传感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嵌入传感器的寝具,旨在解决寝具中使用坚硬的微动传感器时触觉体验效果与有效捕获体震信号效果相矛盾的部署设计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嵌入传感器的寝具,包括:柔性接触体、微动传感器、以及支撑部件;上述微动传感器和上述支撑部件设置于上述柔性接触体内;上述微动传感器以感应面平行于上述寝具的受力面的状态设置于上述支撑部件的正上方;上述支撑部件的刚性大于上述柔性接触体的刚性。优选地,上述柔性接触体相对于上述受力面的面上设置凹槽,上述支撑部件和上述微动传感器嵌入上述凹槽内;上述凹槽的侧壁紧密包裹住上述微动传感器以及上述支撑部件。优选地,上述支撑部件的形状为柱形体、倒棱台体或倒圆台体中的一种,或柱形体与倒棱台体沿中轴线方向的组合体,或柱形体与倒圆台体沿中轴线方向的组合体。优选地,还包括支撑衬垫;上述支撑衬垫由硬质材料制成,且位于上述支撑部件的下部。优选地,还包括接触垫;上述接触垫由硬质材料制成,且位于上述微动传感器的上部。优选地,上述柔性接触体包括海绵接触体或软橡胶接触体中的一种。优选地,上述寝具为枕头。优选地,上述微动传感器位于上述枕头的两条中轴线相交的位置区域。优选地,上述寝具为床垫。优选地,上述微动传感器位于上述床垫上用户正常睡姿时的心脏投影区域。本技术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将硬质微动传感器埋进柔性接触体内的下部,再在其投影区域部署刚性大于柔性接触体的支撑部件以支撑上述微动传感器,当寝具受压时,具有桡性的寝具受到支撑部件的支撑,并通过支撑部件传递受力,用户睡卧在寝具的任何地方,人体的体震信号都会有效地传递到微动传感器上,在维持寝具触觉体验和视觉体验的前提下,实现了高效检测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嵌入传感器的寝具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嵌入传感器的寝具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嵌入传感器的寝具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嵌入传感器的寝具,包括:柔性接触体1、微动传感器2以及支撑部件3;上述微动传感器2和上述支撑部件3设置于上述柔性接触体1内;上述微动传感器2以感应面平行于上述寝具的受力面的状态设置于上述支撑部件3的正上方;上述支撑部件3的刚性大于上述柔性接触体1的刚性。本技术实施例的微动传感器2为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坚硬是指微动传感器2的制备材质为僵硬、固化的,不具有弹性或柔软度。通过将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埋进柔性接触体1内的下部,并在其投影区域部署刚性大于柔性接触体1的支撑部件3以支撑上述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并传导受力,当寝具受压时,具有桡性的寝具受到支撑部件3的支撑,用户睡卧在寝具的任何地方,人体的体震信号都会有效地传递到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上,在维持寝具触觉体验和视觉体验的前提下,实现了使用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高效捕获人体体震信号的效果。支撑部件3的刚性大于柔性接触体1,当寝具受压时,具有桡性的寝具受到支撑部件3的支撑,用户睡卧在寝具上产生的压力会集中到支撑部件3处,人体的体震信号会更加有效地传递到微动传感器上,提高检测灵敏度。本实施例上述寝具的受力面,是指用户正常使用寝具时的寝具接触面,比如用户躺在床垫上的接触面以及用户头部放于平放枕头上时的接触面。本实施例上述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以感应面平行于上述寝具的受力面的状态设置于上述支撑部件3的正上方,包括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位于支撑部件3上部并与支撑部件3抵顶相接,或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位于支撑部件3正投影区域上部且与支撑部件3之间相隔0-10毫米厚度的柔性接触体1。本实施例中支撑部件3的正上方,是指寝具正常使用状态下,支撑部件3朝向上述寝具的受力面的一侧。进一步地,上述柔性接触体1包括海绵接触体或软橡胶接触体中的一种。海绵接触体或软橡胶接触体均为制备寝具常用材料,使用广泛,具有普遍适用性。进一步地,上述柔性接触体1相对于上述受力面的面上设置凹槽10,上述支撑部件3和上述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嵌入上述凹槽10内;上述凹槽10的侧壁紧密包裹住上述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以及上述支撑部件3。利用柔性接触体1的伸缩性,通过控制柔性接触体1上凹槽10的大小,将上述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以及上述支撑部件3通过紧配合的方式与柔性接触体1简单安置在一起,不必使用胶水、缝制等工艺。以枕头为例,受力面为与人体头部接触的一面,而设置凹槽10的一面为与床垫等接触的一面,枕头本身具有桡性,所以当凹槽10的侧壁紧密包裹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和支撑部件3时,会将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和支撑部件3限位在枕头中,防止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和支撑部件3沿凹槽10脱落。进一步地,上述支撑部件3的形状为柱形体、倒棱台体或倒圆台体中的一种,或柱形体与倒棱台体沿中轴线方向的组合体,或柱形体与倒圆台体沿中轴线方向的组合体。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倒棱台体或倒圆台体的支撑部件3,倒棱台体或倒圆台体会进一步增加向上部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传导受力的效果,增强使用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的检测效果,同时增加支撑部件3与柔性接触体1的紧配合度,当掀起柔性接触体1时支撑部件3不易掉落,增加坚硬的微动传感器2与上述支撑部件3的装配稳定性。参照图2,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嵌入传感器的寝具,还包括支撑衬垫4;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入传感器的寝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接触体、微动传感器以及支撑部件;所述微动传感器和所述支撑部件设置于所述柔性接触体内;所述微动传感器以感应面平行于所述寝具的受力面的状态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的正上方;所述支撑部件的刚性大于所述柔性接触体的刚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传感器的寝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接触体、微动传感器以及支撑部件;所述微动传感器和所述支撑部件设置于所述柔性接触体内;所述微动传感器以感应面平行于所述寝具的受力面的状态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的正上方;所述支撑部件的刚性大于所述柔性接触体的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传感器的寝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接触体相对于所述受力面的面上设置凹槽,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微动传感器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侧壁紧密包裹住所述微动传感器以及所述支撑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传感器的寝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形状为柱形体、倒棱台体或倒圆台体中的一种,或柱形体与倒棱台体沿中轴线方向的组合体,或柱形体与倒圆台体沿中轴线方向的组合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传感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波翁英萍白岩王英司伟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老人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