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志坚专利>正文

一种畜牧业用牧草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303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畜牧业用牧草施肥装置,包括底板、储料腔、第一缸体、第二缸体和传动腔;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储料腔;所述储料腔的右端设置有第一缸体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端,第一缸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的上端与推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缸体的右端设置有第二缸体,第二缸体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的上端铰接有摆动杆,摆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铰接,第二连接杆贯穿第一缸体的右端侧壁与推动杆的右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上还套设有套筒,套筒贯穿第一缸体的侧壁且与第一缸体侧壁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操作简单,实现了不间断施肥工作,确保喷洒出去的肥料量一定,增加了施肥效果,且施肥效率高。

A Fertilizer Apparatus for Animal Husband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rage fertilization device for animal husbandry,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storage chamber, a first cylinder body, a second cylinder body and a transmission chamber; a storage chamber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a first cylinder body is fix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torage chamber; a first piston is slidingly connected in the first cylinder body;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piston is fixed with the driving rod. The right end of the first cylinder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ylinder block, the sliding part of the second cylinder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iston,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piston is articulated with a swing rod, the other end of the swing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articulated through the right side wall of the first cylinder block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driving rod. The side wall of a cylinder block is articula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novel design and simple operation, realizes uninterrupted fertilization, ensures a certain amount of fertilizer sprayed out, increases fertilization effect and has high fertiliz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畜牧业用牧草施肥装置
本技术涉及畜牧业机械设备,具体是一种畜牧业用牧草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区别于自给自足家畜饲养,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化、规模化、并以营利为生产目的。畜牧业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牧草,一般指供饲养的牲畜使用的草或其他草本植物。牧草再生力强,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因此成为饲养家畜的首选。牧草品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经济效益的高低,需加以重视。在牧草种植过程中需要对牧草进行施肥,一般是通过人工背动药箱进行肥料喷洒,效率低且施肥效果差,浪费劳动力,普通的施肥装置,操作繁琐,施肥均匀度不够,且需通过人工调节喷洒方向,施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畜牧业用牧草施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畜牧业用牧草施肥装置,包括底板、储料腔、第一缸体、第二缸体和传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储料腔,储料腔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旋转轴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上固定安装有锥齿轮B,锥齿轮B下端与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端的锥齿轮A啮合;所述储料腔的右端设置有第一缸体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端,第一缸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的上端与推动杆固定连接,推动杆贯穿第一缸体的上端且与第一连接杆铰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转盘的偏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所述转盘的后端设置有锥齿轮F,锥齿轮F与转盘的转轴固定连接,锥齿轮F的左端与锥齿轮C啮合,锥齿轮C与第一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缸体的右端设置有第二缸体,第二缸体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的上端铰接有摆动杆,摆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铰接,第二连接杆贯穿第一缸体的右端侧壁与推动杆的右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上还套设有套筒,套筒贯穿第一缸体的侧壁且与第一缸体侧壁铰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下端对称安装有车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轴贯穿储料腔上端伸入储料腔内,且搅拌轴上对称设置有三组搅拌棒。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活塞下端还固定安装有齿条板,齿条板贯穿第二缸体的下端且伸入底板右侧设置的空腔内,齿条板的前端啮合有环形齿轮,环形齿轮套设在第二旋转轴上且与第二旋转轴固定连接,第二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锥齿轮E,锥齿轮E的上端啮合有锥齿轮D,锥齿轮D的转轴伸入传动腔内,且与传动腔内设置的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腔内还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固定安装在转动杆的下端,转动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传动腔的底部,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传动腔上端且与喷洒头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缸体通过导管与储料腔连通,第一缸体上通过导管与喷洒头连通,第二缸体通过导管与储料腔连通,第二缸体还通过导管与喷洒头连通,导管内均设置有单向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上端还设置有推动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储料腔内设置的搅拌轴和搅拌棒对肥料液进行搅拌,防止肥料液沉淀影响施肥效果;通过设置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交错抽送肥料液,从而确保肥料液连续喷洒,施肥效率高;通过设置的转动杆带动喷洒头来回做扇形摆动,提高了施肥范围,增加了施肥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新颖,操作简单,实现了不间断施肥工作,确保喷洒出去的肥料量一定,增加了施肥效果,且施肥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畜牧业用牧草施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畜牧业用牧草施肥装置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畜牧业用牧草施肥装置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畜牧业用牧草施肥装置中转盘的俯视图。图中:1-底板、2-车轮、3-推动把手、4-储料腔、5-电机、6-锥齿轮A、7-锥齿轮B、8-锥齿轮C、9-转盘、10-第一连接杆、11-第一旋转轴、12-搅拌轴、13-搅拌棒、14-第一缸体、15-第二缸体、16-转动杆、17-传动腔、18-喷洒头、19-从动齿轮、20-主动齿轮、21-锥齿轮D、22-锥齿轮E、23-第二旋转轴、24-环形齿轮、25-齿条板、26-第二活塞、27-摆动杆、28-推动杆、29-第一活塞、30-第二连接杆、31-套筒、32-锥齿轮F。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畜牧业用牧草施肥装置,包括底板1、储料腔4、第一缸体14、第二缸体15和传动腔17;所述底板1下端对称安装有车轮2,车轮2方便该装置移动,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储料腔4,储料腔4上设置有电机5,所述的电机5为伺服电机,电机5的输出端与第一旋转轴11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11上固定安装有锥齿轮B7,锥齿轮B7下端与固定安装在搅拌轴12上端的锥齿轮A6啮合,电机5转动时带动第一旋转轴11转动,第一旋转轴11转动时通过锥齿轮A6与锥齿轮B7的啮合作用带动搅拌轴12转动;所述搅拌轴12贯穿储料腔4上端伸入储料腔4内,且搅拌轴12上对称设置有三组搅拌棒13,搅拌轴12转动时带动搅拌棒13转动,搅拌棒13对储料腔4内的液体肥料进行搅拌,防止肥料沉淀,影响施肥效果;所述储料腔4的右端设置有第一缸体14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端,第一缸体1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29,第一活塞29的上端与推动杆28固定连接,推动杆28贯穿第一缸体14的上端且与第一连接杆10铰接,第一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与转盘9的偏心位置处转动连接,转盘9转动时通过第一连接杆10带动推动杆28上下移动,推动杆28带动第一活塞29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抽送的过程;所述转盘9的后端设置有锥齿轮F32,锥齿轮F32与转盘9的转轴固定连接,锥齿轮F32的左端与锥齿轮C8啮合,锥齿轮C8与第一旋转轴11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11转动时通过锥齿轮C8和锥齿轮F32的啮合作用使转盘9转动;所述第一缸体14的右端设置有第二缸体15,第二缸体15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活塞26,第二活塞26的上端铰接有摆动杆27,摆动杆2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30铰接,第二连接杆30贯穿第一缸体14的右端侧壁与推动杆28的右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30上还套设有套筒31,套筒31贯穿第一缸体14的侧壁且与第一缸体14侧壁铰接,推动杆28上下移动时通过第二连接杆30带动摆动杆27移动,摆动杆27带动第二活塞26下上移动,从而实现抽送的过程,两个缸体内活塞交错上下移动,从而可确保肥料连续喷洒,提高了施肥效率;所述第二活塞26下端还固定安装有齿条板25,齿条板25贯穿第二缸体15的下端且伸入底板1右侧设置的空腔内,齿条板25的前端啮合有环形齿轮24,环形齿轮24套设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畜牧业用牧草施肥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畜牧业用牧草施肥装置,包括底板(1)、储料腔(4)、第一缸体(14)、第二缸体(15)和传动腔(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储料腔(4),储料腔(4)上设置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与第一旋转轴(11)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11)上固定安装有锥齿轮B(7),锥齿轮B(7)下端与固定安装在搅拌轴(12)上端的锥齿轮A(6)啮合;所述储料腔(4)的右端设置有第一缸体(14)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端,第一缸体(1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29),第一活塞(29)的上端与推动杆(28)固定连接,推动杆(28)贯穿第一缸体(14)的上端且与第一连接杆(10)铰接,第一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与转盘(9)的偏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所述转盘(9)的后端设置有锥齿轮F(32),锥齿轮F(32)与转盘(9)的转轴固定连接,锥齿轮F(32)的左端与锥齿轮C(8)啮合,锥齿轮C(8)与第一旋转轴(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缸体(14)的右端设置有第二缸体(15),第二缸体(15)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活塞(26),第二活塞(26)的上端铰接有摆动杆(27),摆动杆(2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30)铰接,第二连接杆(30)贯穿第一缸体(14)的右端侧壁与推动杆(28)的右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30)上还套设有套筒(31),套筒(31)贯穿第一缸体(14)的侧壁且与第一缸体(14)侧壁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畜牧业用牧草施肥装置,包括底板(1)、储料腔(4)、第一缸体(14)、第二缸体(15)和传动腔(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储料腔(4),储料腔(4)上设置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与第一旋转轴(11)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11)上固定安装有锥齿轮B(7),锥齿轮B(7)下端与固定安装在搅拌轴(12)上端的锥齿轮A(6)啮合;所述储料腔(4)的右端设置有第一缸体(14)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端,第一缸体(1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29),第一活塞(29)的上端与推动杆(28)固定连接,推动杆(28)贯穿第一缸体(14)的上端且与第一连接杆(10)铰接,第一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与转盘(9)的偏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所述转盘(9)的后端设置有锥齿轮F(32),锥齿轮F(32)与转盘(9)的转轴固定连接,锥齿轮F(32)的左端与锥齿轮C(8)啮合,锥齿轮C(8)与第一旋转轴(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缸体(14)的右端设置有第二缸体(15),第二缸体(15)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活塞(26),第二活塞(26)的上端铰接有摆动杆(27),摆动杆(2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30)铰接,第二连接杆(30)贯穿第一缸体(14)的右端侧壁与推动杆(28)的右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30)上还套设有套筒(31),套筒(31)贯穿第一缸体(14)的侧壁且与第一缸体(14)侧壁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牧业用牧草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端对称安装有车轮(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牧业用牧草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傅志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