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010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扇,包括壳体与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轴承以及与套设于所述轴承上的轴芯,所述轴芯与所述轴承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轴承外圆面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轴承上端面与所述壳体内顶面配合并形成第一储油腔,且所述第一间隙通过所述第一储油腔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以适于第一间隙中的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一储油腔流入所述第二间隙中,且适于所述第一储油腔中润滑油流回第二间隙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形成有与所述轴承下端面抵接的凸环,所述凸环下端面与所述壳体内底面配合并形成第二储油腔,该风扇能够防止运转时润滑油被甩出,避免出现风扇内部润滑油缺失的状况。

A fa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an, which comprises a housing, a bearing arranged in the housing and an axle core sleeved on the bearing. A first clearan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axle core and the bearing, a second clearan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earing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housing, and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bearing is matched with the inner top surface of the housing to form a first oil storage chamber, and the first clearan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earing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housing. The clearan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learance through the first oil storage chamber so as to flow lubricant suitable for the first clearance into the second clearance through the first oil storage chamber, and is suitable for lubricating oil flowing back to the second clearance in the first oil storage chamber.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ring forming a joint with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bearing, and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convex ring matches with the inner bottom surface of the shell. A second oil storage chamber is formed. The fan can prevent the lubricating oil from being thrown out during operation and avoid the condition of oil loss inside the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
,尤其涉及一种风扇。
技术介绍
风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按结构划分风扇可分为含油轴承风扇以及滚珠轴承风扇。市场上流行的含油轴承风扇同传统滚珠轴承风扇相比,具有人工成本低,生产组装简单,工程造价低廉等优点。但现有含油轴承风扇没有遮档风扇内部润滑油溢出的结构,使风扇在运转时涂覆在轴芯上的润滑油可能被甩出,轴芯与轴承之间缺乏润滑油的润滑而发生剧烈摩擦,从而引起风扇卡死甚至严重的引起烧毁等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其能够防止运转时润滑油被甩出,避免出现风扇内部润滑油缺失的状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风扇,包括壳体与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轴承以及与套设于所述轴承上的轴芯,所述轴芯与所述轴承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轴承外圆面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轴承上端面与所述壳体内顶面配合并形成第一储油腔,且所述第一间隙通过所述第一储油腔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以适于第一间隙中的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一储油腔流入所述第二间隙中,且适于所述第一储油腔中润滑油流回第二间隙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形成有与所述轴承下端面抵接的凸环,所述凸环下端面与所述壳体内底面配合并形成第二储油腔,所述凸环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第二储油腔的连接口,所述第二间隙通过所述第二储油腔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以适于所述第二间隙中的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二储油腔流入所述第一间隙中。进一步地,所述轴承表面开设有油槽。进一步地,所述凸环下端面开设有V型槽。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下端面与所述凸环上端面配合并形成第三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第三间隙连通,以适于所述第二间隙中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三间隙流入所述第一间隙中。进一步地,所述凸环上端面设置有倒角,以适于所述第三间隙中润滑油流入所述第一间隙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架、扇叶、安装于所述扇叶底端的磁环以及设置在所述磁环内的磁浮柱,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磁浮柱内并与所述磁浮柱固接,所述轴承顶端与扇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外框中管、安装于所述外框中管顶端的定子以及安装于所述外框中管底端的后盖,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外框中管内,所述定子下端面与所述轴承上端面配合并形成所述第一储油腔,所述后盖上端面与所述凸环下端面配合并形成所述第二储油腔。进一步地,所述外框中管与所述定子之间设置有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形成与所述定子下端面的卡块以及开设在所述外框中管表面的卡槽,当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外框中管时,所述卡块适于嵌入所述卡槽中。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轴承与轴芯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并将第一间隙通过第一储油腔以及、第二储油腔与第二间隙连通,使得轴芯高速运转时,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出第一间隙的润滑油,能够经第一储油腔、第二间隙以及第二储油腔重新流回第一间隙中,避免轴芯与轴承之间因润滑油的润滑而发生剧烈摩擦,导致风扇损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磁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壳体;101、第一储油腔;102、第二储油腔;12、外框中管;121、凸环;1211、V型槽;1212、倒角;1213、连接口;13、定子;14、后盖;20、轴承;201、第一间隙;21、油槽;30、轴芯;301、第二间隙;4、固定架;5、扇叶;6、磁环;7、磁浮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7所示的一种风扇,包括壳体10与设置在壳体10内的轴承20以及与套设于轴承20上的轴芯30,轴芯30与轴承20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201,轴承20外圆面与壳体10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301,轴承20上端面与壳体10内顶面配合并形成第一储油腔101,且第一间隙201通过第一储油腔101与第二间隙301连通,以适于第一间隙201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一储油腔101流入第二间隙301中,且适于第一储油腔101中润滑油流回第二间隙301中,壳体10内设置有形成有与轴承20下端面抵接的凸环121,凸环121下端面与壳体10内底面配合并形成第二储油腔102,凸环121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间隙301与所述第二储油腔102的连接口1213,第二间隙301通过第二储油腔102与第一间隙201连通,以适于第二间隙301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二储油腔102流入第一间隙201中。本申请风扇工作时,轴芯30将高速转动,转动时轴芯30将与轴承20发生摩擦,使得壳体10内的温度升高,第一间隙201中的润滑油受热发生膨胀,并沿轴芯30内壁向上向外溢出,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到第一储油腔101中,润滑油将在第一储油腔101内进行循环,同时部分润滑油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第二间隙301中,并通过第二间隙301流入第二储油腔102中,第二储油腔102的润滑油将在其张力的作用下依附在轴芯30表面,并在温度的作用下随轴芯30向上运动,实现润滑油的循环,有效避免轴芯30高速运转时,润滑油在离心力以及热力的作用下离开第一间隙201,轴芯30与轴承20之间缺少润滑油的润滑而发生剧烈摩擦,导致壳体10内温度急剧上升,风扇因温度过高受损。具体地,轴承20表面开设有油槽21,以便于润滑油进入第二间隙301中,实现润滑油的循环。更具体地,凸环121下端面开设有V型槽1211,轴芯30高速运转时,部分依附在轴芯30表面的润滑油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到第二储油腔102中,由于第二储油腔102空间有限,被甩入第二储油腔102的润滑油将会阻碍经第二间隙301流入第二储油腔102中的润滑油流出,影响第二储油腔102中润滑油流出效率,故在凸环121下端面开设有V型槽1211,使得被甩入第二储油腔102的润滑油与经第二间隙301流入第二储油腔102中的润滑油发生对流。此外,轴芯30高速运转时,部分存储在第一储油腔101中的润滑油将在其张力的作用下被带入轴芯30中,在此过程中,上述润滑油将阻碍轴芯30甩出的润滑油流入第一储油腔101中,降低润滑油的流入效率,而为避免上述情况的产生,可在壳体10内顶面开设一凹槽,以便流出第一储油腔101的润滑油与流入第一储油腔101的润滑油发生对流。具体地,轴承20下端面与凸环121上端面配合并形成第三间隙,且第一间隙201以及第二间隙301与第三间隙连通,以适于第二间隙301中润滑油通过第三间隙流入第一间隙201中,以便向轴芯30中及时补充润滑油。更具体地,凸环121上端面设置有倒角1212,以适于第三间隙中润滑油流入第一间隙201中。具体地,风扇还包括固定架4、扇叶5、安装于扇叶5底端的磁环6以及设置在磁环6内的磁浮柱7,壳体10安装于固定架4上,且壳体10设置在磁浮柱7内并与磁浮柱7固接,轴承20顶端与扇叶5连接,以便于轴承20带动扇叶5进行转动。壳体10包括外框中管12、安装于外框中管12顶端的定子13以及安装于外框中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与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轴承以及与套设于所述轴承上的轴芯,所述轴芯与所述轴承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轴承外圆面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轴承上端面与所述壳体内顶面配合并形成第一储油腔,且所述第一间隙通过所述第一储油腔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以适于第一间隙中的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一储油腔流入所述第二间隙中,且适于所述第一储油腔中润滑油流回第二间隙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形成有与所述轴承下端面抵接的凸环,所述凸环下端面与所述壳体内底面配合并形成第二储油腔,所述凸环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第二储油腔的连接口,所述第二间隙通过所述第二储油腔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以适于所述第二间隙中的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二储油腔流入所述第一间隙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与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轴承以及与套设于所述轴承上的轴芯,所述轴芯与所述轴承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轴承外圆面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轴承上端面与所述壳体内顶面配合并形成第一储油腔,且所述第一间隙通过所述第一储油腔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以适于第一间隙中的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一储油腔流入所述第二间隙中,且适于所述第一储油腔中润滑油流回第二间隙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形成有与所述轴承下端面抵接的凸环,所述凸环下端面与所述壳体内底面配合并形成第二储油腔,所述凸环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第二储油腔的连接口,所述第二间隙通过所述第二储油腔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以适于所述第二间隙中的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二储油腔流入所述第一间隙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表面开设有油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下端面开设有V型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下端面与所述凸环上端面配合并形成第三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焕章赵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银海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