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朋雨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GPS的高稳定性运输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97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包装领域、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PS的高稳定性运输容器,含有GPS装置;通过GPS装置,定位运输承载工具位置以及获取即将行驶路段;根据运输承载工具即将行驶路段的不同改变容器下箱体底部部分接触面材料,使容器在不同道路上均与运输承载面牢固接触,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容器发生碰撞和位移,对内部的易碎物品造成损坏。

A High Stability Transportation Container Based on GP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ackaging and transportation, and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high-stability transport container based on GPS, which contains GPS device; locates the position of the transport carrying tool and obtains the upcoming road section through GPS device; changes the contact surface material of the bottom part of the box under the container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oad sections of the transport carrying tool, so that the container can be carried on different roads. Firm contact on the surface prevents the container from collision and displacement during transportation, and damages the fragile articles in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GPS的高稳定性运输容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领域、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GPS的高稳定性运输容器。
技术介绍
运输易碎物品主要防止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通过缓解冲力使物品平稳,防止易碎物品发生碰撞。如吴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便于易碎物品运输的托盘(参考专利文献CN201720512832.0),重庆华茂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专利产品易碎物品快递盒(参考专利文献CN201610649659.9)。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GPS的高稳定性运输容器,其能够根据承载工具表面粗糙程度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支撑物体与承载工具表面牢固接触,可防止运输过程中易碎物品发生碰撞、损坏。其包括容纳部,GPS装置和控制部,其中,所述容纳部包括:箱体,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箱体用于容纳所述大件物品,下箱体的底面与承载工具的表面相接触;四个运输轮,其分别设在下箱体底面的四个角处,每个运输轮由一个伸缩杆和一个转轮组成,伸缩杆内部为气囊,通过充、放气进行伸缩;两个旋转块,其设在下箱体内,其右侧面为毛毡面,左侧面为树脂面,且内部有中轴与加热丝,其中中轴与电机相连;气泵,其设在下箱体内部,用于向伸缩杆内的气囊充、放气;所述GPS装置位于其中一个旋转块的底面,用于定位运输承载工具的位置以及获取运输承载工具即将行驶路段的信息;所述控制部被配置为:当定位运输承载工具即将行驶路段为高速、国道或省道时,判断即将行驶路段为平整道路,控制电机正转,带动旋转块的中轴顺时针转动,使旋转块右侧面朝下,再控制气泵放出伸缩杆内的空气,使运输轮完全缩进下箱体内,下箱体底部与承载工具表面完全接触,用毛毡面增加箱体与承载工具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箱体的放置更稳固;当定位出运输承载工具到达目的地,控制气泵向伸缩杆内充气使箱体升高,下箱体的底部离开承载工具表面,最后控制电机反转使旋转块的底面朝下;当定位运输承载工具即将行驶路段为其余道路时,判断即将行驶道路为颠簸路段,控制电机反转,带动旋转块的中轴逆时针转动,使旋转块左侧面朝下,再控制气泵放出伸缩杆内的空气,使运输轮完全缩进下箱体内,此时下箱体底部与承载工具表面完全接触,然后控制加热丝通电加热一预定时间,使树脂面由固态被加热变为半固态,半固态的树脂在容器的重力作用下与承载工具表面的凹凸区域压合紧贴,树脂面冷却后与承载工具表面保持相切合状态并变回固态,使箱体固定在承载工具表面;当定位出运输承载工具到达目的地,控制加热丝加热一预定时间,再控制气泵向伸缩杆内充气使箱体升高,让下箱体的底部离开承载工具表面,最后控制电机正转使旋转块的底面朝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根据运输承载工具即将行驶路段的不同改变容器下箱体底部部分接触面材料,使容器与不同状态的承载工具表面均牢固接触,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容器发生碰撞和位移,对内部的易碎物品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容器的正视图;图2示出了旋转块的正视图;图3示出了容器的组成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系统的结构以及所实现的功能。一种基于GPS的高稳定性运输容器,包括容纳部,GPS检测仪和控制部,其中容纳部1包括:箱体11,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箱体111用于容纳大件物品,下箱体112底面与承载工具表面接触;四个运输轮12,其分别设在下箱体112下方的四个角处,每个运输轮12由一个伸缩杆121和一个转轮122组成,伸缩杆121内部为气囊,通过充、放气进行伸缩;两个旋转块13,其设在下箱体112内,其右侧面为毛毡面131,左侧面为树脂面132,且内部有中轴133与加热丝134,其中中轴133与电机相连;气泵14,设在下箱体112内部,用于向伸缩杆111内的气囊充、放气;GPS装置2,位于旋转块13底面,用于定位运输承载工具的位置以及获取运输承载工具即将行驶路段的信息;控制部3被配置为:当定位运输承载工具即将行驶路段为高速、国道或省道时,判断即将行驶路段为平整道路,此时控制电机正转,中轴133顺时针转动,使旋转块13右侧面朝下,控制气泵14,放出伸缩杆121内空气,使运输轮12完全缩进下箱体112内,下箱体112底部与运输承载面完全接触,毛毡面131增加箱体11与运输承载面之间的摩擦力;当定位出运输承载工具到达目的地,控制气泵14向伸缩杆121内充气,箱体11升高,下箱体112底部离开运输承载面,控制电机反转,中轴133逆时针转动,使旋转块13底面朝下;当定位运输承载工具即将行驶路段为其余道路时,判断即将行驶道路为狭小颠簸路段,此时控制电机反转,中轴133逆时针转动,使旋转块13左侧面朝下,控制气泵14,放出伸缩杆121内空气,使运输轮12完全缩进下箱体112内,此时下箱体112底部与运输承载面完全接触,然后控制加热丝134通电加热一段时间,树脂面132由固态变为半固态,半固态树脂面132发生形变,与运输承载面凹凸相切合,一段时间后树脂面132冷却,保持相切合状态逐渐变回固态,使箱体11固定在运输承载面;当定位出运输承载工具到达目的地,控制加热丝134加热,树脂面132变为半固态后控制加热丝134停止加热,控制气泵14向伸缩杆121内充气,箱体11升高,下箱体112底部离开运输承载面,控制电机正转,中轴133顺时针转动,使旋转块13底面朝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不背离正如一般性地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和范围,可以对各个特定的实施例中示出的专利技术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化和/或修改。因此,从所有方面来讲,这里的实施例应该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并非限定性的。同样,本专利技术包括任何特征的组合,尤其是专利权利要求中的任何特征的组合,即使该特征或者特征的组合并未在专利权利要求或者这里的各个实施例中被明确地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其根据承载工具表面粗糙程度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支撑物体与承载工具表面牢固接触,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物品发生碰撞损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其根据承载工具表面粗糙程度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支撑物体与承载工具表面牢固接触,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物品发生碰撞损坏。2.一种基于GPS的高稳定性运输容器,其包括容纳部,GPS装置和控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包括:箱体,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箱体用于容纳所述大件物品,下箱体的底面与承载工具的表面相接触;四个运输轮,其分别设在下箱体底面的四个角处,每个运输轮由一个伸缩杆和一个转轮组成,伸缩杆内部为气囊,通过充、放气进行伸缩;两个旋转块,其设在下箱体内,其右侧面为毛毡面,左侧面为树脂面,且内部有中轴与加热丝,其中中轴与电机相连;气泵,其设在下箱体内部,用于向伸缩杆内的气囊充、放气;所述GPS装置位于其中一个旋转块的底面,用于定位运输承载工具的位置以及获取运输承载工具即将行驶路段的信息;所述控制部被配置为:当定位运输承载工具即将行驶路段为高速、国道或省道时,判断即将行驶路段为平整道路,控制电机正转,带动旋转块的中轴顺时针转动,使旋转块右侧面朝下,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朋雨
申请(专利权)人:申朋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