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注浆方法和注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2948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空区注浆方法和注浆装置,注浆方法步骤包括:当达到预定注浆量时,浆液从第一止浆塞(5)的第一进浆孔(6)流入第一止浆塞(5),第一止浆塞(5)膨胀紧密贴合孔壁,部分浆液从第一出浆孔(8)流出进入第二止浆塞(9)和第一止浆塞(5)之间的区域,部分浆液第二止浆塞(9)的第二进浆孔(10)流入第二止浆塞(9)使得第二止浆塞(9)紧密贴合孔壁,停止注浆后,第二止浆塞(9)和第一止浆塞(5)之间区域的浆液从第一出浆孔(8)和/或第一止浆塞(5)与孔壁之间的间隙进入注浆区域(2),第二止浆塞(9)内的浆液回流第二进浆孔(10)进入第二止浆塞(9)和第一止浆塞(5)之间的区域回流到注浆区域(2)。

Grouting method and grouting device in Goa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oaf grouting method and a grouting device. The grouting method steps include: when the predetermined grouting volume is reached, the grout flows from the first grouting hole (6) of the first stop plug (5) to the first stop plug (5), the first stop plug (5) expands and closely adheres to the hole wall, and part of the grout flows out from the first exit hole (8) into the area between the second stop plug (9) and the first stop plug (5), and the part of the grouting method flows out from the first stop plug (8). The second entry hole (10) of the second stop plug (9) flows into the second stop plug (9) to make the second stop plug (9) close to the hole wall. After stopping grouting, the grout in the area between the second stop plug (9) and the first stop plug (5) enters the grouting area (2) from the gap between the first exit hole (8) and/or the first stop plug (5) and the hole wall, and the grout in the second stop plug (9) flows back into the second entry hole (10). The area between the second stop plug (9) and the first stop plug (5) flows back to the grouting area (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空区注浆方法和注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空区注浆
,特别是一种采空区注浆方法和注浆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煤矿被开采后形成采空区,围岩失稳发生位移、开裂甚至塌落,导致上覆岩层下沉和弯曲,引起地表沉降,且这种变形在较长时间内是不断发展的,如果不对采空区进行处理,修建的建筑物、水利和交通等工程都将产生变形甚至破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采空区灾害问题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更加突出,如何有效控制地表沉降成为重要的课题之一。目前,采用对采空区进行水泥粉煤灰浆液填充是治理采空区灾害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注浆过程中,传统的注浆管结构没有封堵结构,会造成浆液大量从钻孔流出,造成浪费;另外,传统采用的注浆管结构由于注浆停止,可能形成回浆,造成浆液的浪费。目前,对采空区进行注浆处理时,都会遇到止浆回浆问题,现有的止浆塞一般套装在注浆管上,和注浆管一起放入钻好的钻孔中,在实际使用中,常出现在安装过程中,止浆塞体磨损、变形导致破坏,因孔洞内径大小不规则无法填实缝隙等现象,无法持续封浆,导致封堵不严实,钻孔内的浆液回流,严重影响止浆效果及充填治理效果,而现有的一些通过膨胀对钻孔进行填充封堵的止浆塞,膨胀部分需要单接注浆管进行注浆,使用起来非常不便,影响施工进度。另外,由于注浆过程中浆液压力过大,使止浆塞失效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且现有技术中的阀容易损坏,导致注浆成本高,注浆故障率高。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在本国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空区注浆方法和注浆装置,本专利技术对注浆浆液分级减压起到止浆防回浆效果,节能环保、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采空区注浆方法步骤包括:第一步骤中,在采空区待注浆位置钻孔形成注浆钻孔,注浆管插入注浆钻孔,其中,位于注浆管底端的注浆头到达注浆区域,沿着注浆管轴线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止浆塞将注浆区域与外部空间隔开,止浆塞的弹性膜至少部分贴合注浆钻孔孔壁,第二步骤中,按照预定注浆压力从注浆头向注浆区域注浆,当达到预定注浆量时,浆液从最下方的第一止浆塞的第一进浆孔流入第一止浆塞,第一止浆塞膨胀紧密贴合孔壁,部分浆液从第一出浆孔流出进入第二止浆塞和第一止浆塞之间的区域,部分浆液第二止浆塞的第二进浆孔流入第二止浆塞使得第二止浆塞紧密贴合孔壁,第一和第二止浆塞依次膨胀以防止浆液外溢及回浆;第三步骤中,停止注浆后,浆液对第一和第二止浆塞压力逐渐减小,第一止浆塞内的浆液回流第一进浆孔进入注浆区域,第一止浆塞收缩,第二止浆塞和第一止浆塞之间区域的浆液从第一出浆孔和/或第一止浆塞与孔壁之间的间隙进入注浆区域,第二止浆塞内的浆液回流第二进浆孔进入第二止浆塞和第一止浆塞之间的区域进而回流到注浆区域,从完成注浆的注浆钻孔回收注浆管以作下次使用。所述的注浆方法中,第一进浆孔孔径远大于第一出浆孔,第二进浆孔孔径远大于第二出浆孔。所述的注浆方法中,所述第二止浆塞底部设有第二进浆孔且所述第二止浆塞的顶部密封。第一和第二止浆塞加压步序分为前后,第一止浆塞压力到达预定压力值时,浆液才进入第二止浆塞。所述的注浆方法中,沿着注浆管轴线依次布置第一止浆塞、第二止浆塞和第三止浆塞,其中,第一进浆孔孔径大于第二进浆孔,第二进浆孔孔径大于第三进浆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实施所述的注浆方法的注浆装置包括,注浆管,其底端设有用于喷注浆液的注浆头,至少两个止浆塞,其沿着注浆管轴线依次布置,所述止浆塞包括,金属内管,固定连接在注浆管上的金属内管在轴向方向上成型所述止浆塞的框架,弹性膜,其经由金属内管包裹注浆管,在金属内管和弹性膜之间形成可膨胀的空腔,所述弹性膜具有凹凸不平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的底端部分设有进浆孔,所述外表面的顶端部分设有出浆孔,进浆孔孔径远大于出浆孔。所述的注浆装置中,注浆管的顶端设有连接注浆泵的接头。所述的注浆装置中,沿着注浆管轴线依次布置第一止浆塞、第二止浆塞和第三止浆塞,其中,第一进浆孔孔径大于第二进浆孔,第二进浆孔孔径大于第三进浆孔。所述的注浆装置中,所述弹性膜为橡胶外膜。所述的注浆装置中,所述注浆装置包括用于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的处理单元。所述的注浆装置中,处理单元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单元包括存储器和无线通信设备,所述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快闪存储器或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无线通信设备至少包括无线局域网通信设备和/或移动通信网络设备,无线局域网通信设备包括蓝牙、ZigBee和/或Wi-Fi模块,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包括2G无线通信芯片、3G无线通信芯片和/或4G无线通信芯片。采用本专利技术可对注浆浆液分级降压来达到止浆防回浆的效果,且本专利技术不用单向阀、止回阀等阀体,避免了阀损坏导致的故障率高的风险,显著降低了因孔洞内径大小不规则无法填实缝隙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部分无需单接注浆管进行注浆,使用方便且显著提高了注浆效率,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内径大小不规则的空洞,适用范围广泛,且根据具体注浆需求,通过选择适当个数止浆塞能够经济地达到预期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更加清楚明白,达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的程度,并且为了能够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以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说明书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采空区注浆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实施采空区注浆方法的注浆装置注浆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实施采空区注浆方法的注浆装置注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实施采空区注浆方法的注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空区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第一步骤(S1)中,在采空区待注浆位置钻孔形成注浆钻孔(11),注浆管(1)插入注浆钻孔(11),其中,位于注浆管(1)底端的注浆头(12)到达注浆区域(2),沿着注浆管轴线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止浆塞(3)将注浆区域(2)与外部空间(4)隔开,止浆塞(3)的弹性膜(7)至少部分贴合注浆钻孔孔壁,第二步骤(S2)中,按照预定注浆压力从注浆头(12)向注浆区域(2)注浆,当达到预定注浆量时,浆液从最下方的第一止浆塞(5)的第一进浆孔(6)流入第一止浆塞(5),第一止浆塞(5)膨胀紧密贴合孔壁,部分浆液从第一出浆孔(8)流出进入第二止浆塞(9)和第一止浆塞(5)之间的区域,部分浆液第二止浆塞(9)的第二进浆孔(10)流入第二止浆塞(9)使得第二止浆塞(9)紧密贴合孔壁,第一和第二止浆塞(5、9)依次膨胀以防止浆液外溢及回浆;第三步骤(S3)中,停止注浆后,浆液对第一和第二止浆塞(5、9)压力逐渐减小,第一止浆塞(5)内的浆液回流第一进浆孔(6)进入注浆区域(2),第一止浆塞(5)收缩,第二止浆塞(9)和第一止浆塞(5)之间区域的浆液从第一出浆孔(8)和/或第一止浆塞(5)与孔壁之间的间隙进入注浆区域(2),第二止浆塞(9)内的浆液回流第二进浆孔(10)进入第二止浆塞(9)和第一止浆塞(5)之间的区域进而回流到注浆区域(2),从完成注浆的注浆钻孔(11)回收注浆管(1)以作下次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空区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第一步骤(S1)中,在采空区待注浆位置钻孔形成注浆钻孔(11),注浆管(1)插入注浆钻孔(11),其中,位于注浆管(1)底端的注浆头(12)到达注浆区域(2),沿着注浆管轴线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止浆塞(3)将注浆区域(2)与外部空间(4)隔开,止浆塞(3)的弹性膜(7)至少部分贴合注浆钻孔孔壁,第二步骤(S2)中,按照预定注浆压力从注浆头(12)向注浆区域(2)注浆,当达到预定注浆量时,浆液从最下方的第一止浆塞(5)的第一进浆孔(6)流入第一止浆塞(5),第一止浆塞(5)膨胀紧密贴合孔壁,部分浆液从第一出浆孔(8)流出进入第二止浆塞(9)和第一止浆塞(5)之间的区域,部分浆液第二止浆塞(9)的第二进浆孔(10)流入第二止浆塞(9)使得第二止浆塞(9)紧密贴合孔壁,第一和第二止浆塞(5、9)依次膨胀以防止浆液外溢及回浆;第三步骤(S3)中,停止注浆后,浆液对第一和第二止浆塞(5、9)压力逐渐减小,第一止浆塞(5)内的浆液回流第一进浆孔(6)进入注浆区域(2),第一止浆塞(5)收缩,第二止浆塞(9)和第一止浆塞(5)之间区域的浆液从第一出浆孔(8)和/或第一止浆塞(5)与孔壁之间的间隙进入注浆区域(2),第二止浆塞(9)内的浆液回流第二进浆孔(10)进入第二止浆塞(9)和第一止浆塞(5)之间的区域进而回流到注浆区域(2),从完成注浆的注浆钻孔(11)回收注浆管(1)以作下次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进浆孔(6)孔径远大于第一出浆孔(8),第二进浆孔(10)孔径远大于第二出浆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骤(S2)中,所述第二止浆塞(9)底部设有第二进浆孔(10)且所述第二止浆塞(9)的顶部密封,第一和第二止浆塞(5、9)加压步序分为前后,第一止浆塞压力到达预定压力值时,浆液才进入第二止浆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注浆管(1)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彩霞蔡光桃史继彪路庆涛张立合赵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