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围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87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围挡,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的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方,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的配合安装在所述第四连接板上方,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第一插接轴与第二箍套的配合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通过第二插接轴与第一箍套的配合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模块化设计,施工时只需将相应模块进行拼接组装,就能轻松的组装成需要的建筑围挡,同时可以将组装好的建筑围挡弯曲成任何需要的形状,操作简单,使用性强。

An easy-to-install building enclos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asy-to-install building enclosur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a third connecting plate and a fourth connecting plate.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is installed above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irst card block and the first card slot. The third connecting plate is installed above the fourth connecting plat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econd card block and the second card slot.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through the matching of the first socket shaft and the second hoop sleeve, and the fourth conn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through the matching of the second socket shaft and the first hoop sleeve.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the modular design can easily assemble the required building enclosure by splicing and assembling the corresponding modules in the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assembled building enclosure can be bent into any desired shape with simple operation and strong us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围挡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围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围挡。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施工时,通常需要使用建筑围挡将施工领域隔离,防止行人车辆进入施工领域,造成损伤。目前的建筑围挡,大部分是采用长铁棒将铁皮支撑起来围合在一成,组成围墙的形式,工作量大,操作麻烦,同时不方便移动。因此,我们设计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围挡,采用模块化设计,施工时只需将相应模块进行插接,就能轻松的组装成需要的建筑围挡,同时可以将组装好的建筑围挡弯曲成任何需要的形状,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目前的建筑围挡搭建不方便,施工难度大,不方便移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围挡,采用模块化设计,施工时只需将相应模块进行插接,就能轻松的组装成需要的建筑围挡,同时可以将组装好的建筑围挡弯曲成任何需要的形状,操作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围挡,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的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方,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的配合安装在所述第四连接板上方,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第一插接轴与第二箍套的配合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通过第二插接轴与第一箍套的配合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顶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两侧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箍套,所述第一箍套上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下底面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顶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二连接板两侧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二箍套,所述第二箍套上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固定孔;所述第三连接板上顶面设置有所述第二卡块,所述第三连接板两侧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插接轴;所述第四连接板上顶面设置有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四连接板两侧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插接轴,所述第四连接板下底面上设置有所述螺栓孔。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螺纹。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块尺寸与所述第一卡槽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卡块尺寸与所述第二卡槽尺寸相匹配。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插接轴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箍套内径,所述第二插接轴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箍套内径。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尺寸相同。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箍套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插接轴的直径同时大于第三连接板的厚度,所述第一箍套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插接轴的直径同时大于第四连接板的厚度。采用上述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围挡,先将所述第一连接板竖立放置,再将所述第四连接板的所述第二插接轴插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所述第一箍套内,然后将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所述第一卡块插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所述第一卡槽内,最后将所述第三连接板的所述第二卡块插入所述第四连接板的所述第二卡槽内,同时将所述第三连接板的第一插接轴插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所述第二箍套内,根据施工工程需要建筑围挡的长度,可以多次重复以上的模块化组合拼装,从而组装完成所需要的建筑围挡,同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插接轴和所述第二插接轴在所述第二箍套和所述第一箍套内的转动,将围挡根据需求围合成不同的形状,然后将螺栓拧入所述固定孔中,将围挡上各个板块的位置固定。本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性强。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施工时只需将相应模块进行拼接组装,就能轻松的组装成需要的建筑围挡,同时可以将组装好的建筑围挡弯曲成任何需要的形状,操作简单,使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连接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连接板结构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连接板结构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连接板结构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四连接板结构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第一连接板;101、第一箍套;102、第一卡槽;2、第二连接板;201、第二箍套;202、第一卡块;3、第三连接板;301、第一插接轴;302、第二卡块;4、第四连接板;401、第二插接轴;402、第二卡槽;5、固定孔;6、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5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围挡,包括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3和第四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2通过第一卡块202与第一卡槽102的配合安装在第一连接板1上方,第三连接板3通过第二卡块302与第二卡槽402的配合安装在第四连接板4上方,第三连接板3通过第一插接轴301与第二箍套201的配合与第二连接板2连接,第四连接板4通过第二插接轴401与第一箍套101的配合与第一连接板1相连接;第一连接板1上顶面设置有第一卡槽102,第一连接板1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一箍套101,第一箍套101上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固定孔5,第一连接板1下底面上设置有螺栓孔6;第二连接板2上顶面设置有第一卡块202,第二连接板2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二箍套201,第二箍套201上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固定孔5;第三连接板3上顶面设置有第二卡块302,第三连接板3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一插接轴301;第四连接板4上顶面设置有第二卡槽402,第四连接板4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二插接轴401,第四连接板4下底面上设置有螺栓孔6。固定孔5内设置有螺纹,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和第四连接板4底部安装滚轮或三抓支座,方便围挡的放置或移动;第一卡块202尺寸与第一卡槽102尺寸相匹配,第二卡块302尺寸与第二卡槽402尺寸相匹配,方便将第一卡块202和第二卡块302分别放入第一卡槽102和第二卡槽402内;第一插接轴301直径小于第二箍套201内径,第二插接轴401直径小于第一箍套101内径,确保第一插接轴301和第二插接轴401分别能够在第二箍套201和第一箍套101内自由转动;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3和第四连接板4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尺寸相同,确保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3和第四连接板4之间能够顺利组装;第二箍套201开口的尺寸小于第一插接轴301的直径同时大于第三连接板3的厚度,第一箍套101开口的尺寸小于第二插接轴401的直径同时大于第四连接板4的厚度。确保第一插接轴301和第二插接轴401从竖直方向能够顺利插入第二箍套201和第一箍套101内,但从水平方向不能从第二箍套201和第一箍套101内取出。采用上述结构,先将第一连接板1竖立放置,再将第四连接板4的第二插接轴401插入第一连接板1的第一箍套101内,然后将第二连接板2的第一卡块202插入第一连接板1的第一卡槽102内,最后将第三连接板3的第二卡块302插入第四连接板4的第二卡槽402内,同时将第三连接板3的第一插接轴301插入第二连接板2的第二箍套201内,根据施工工程需要建筑围挡的长度,可以多次重复以上的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围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3)和第四连接板(4),所述第二连接板(2)通过第一卡块(202)与第一卡槽(102)的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上方,所述第三连接板(3)通过第二卡块(302)与第二卡槽(402)的配合安装在所述第四连接板(4)上方,所述第三连接板(3)通过第一插接轴(301)与第二箍套(201)的配合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4)通过第二插接轴(401)与第一箍套(101)的配合与第一连接板(1)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上顶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槽(102),所述第一连接板(1)两侧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箍套(101),所述第一箍套(101)上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固定孔(5),所述第一连接板(1)下底面上设置有螺栓孔(6);所述第二连接板(2)上顶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卡块(202),所述第二连接板(2)两侧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二箍套(201),所述第二箍套(201)上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固定孔(5);所述第三连接板(3)上顶面设置有所述第二卡块(302),所述第三连接板(3)两侧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插接轴(301);所述第四连接板(4)上顶面设置有所述第二卡槽(402),所述第四连接板(4)两侧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插接轴(401),所述第四连接板(4)下底面上设置有所述螺栓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围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3)和第四连接板(4),所述第二连接板(2)通过第一卡块(202)与第一卡槽(102)的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上方,所述第三连接板(3)通过第二卡块(302)与第二卡槽(402)的配合安装在所述第四连接板(4)上方,所述第三连接板(3)通过第一插接轴(301)与第二箍套(201)的配合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4)通过第二插接轴(401)与第一箍套(101)的配合与第一连接板(1)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上顶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槽(102),所述第一连接板(1)两侧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箍套(101),所述第一箍套(101)上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固定孔(5),所述第一连接板(1)下底面上设置有螺栓孔(6);所述第二连接板(2)上顶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卡块(202),所述第二连接板(2)两侧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二箍套(201),所述第二箍套(201)上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固定孔(5);所述第三连接板(3)上顶面设置有所述第二卡块(302),所述第三连接板(3)两侧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插接轴(301);所述第四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方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