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PV汽车玻璃导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72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PV汽车玻璃导槽,包括: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和第三导槽,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和第三导槽依次连接且分别与装配导轨相匹配,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和第三导槽均包括支撑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外唇边和内唇边,第一侧壁、支撑底壁以及第二侧壁依次连接构成安装槽,安装槽的外侧与装配导轨连接;第一侧壁上端的内侧设有第一外唇边,第二侧壁上端的内侧设有内唇边,安装槽内侧、第一外唇边和内唇边之间用于卡接玻璃,内唇边的变形点距离玻璃表面的间距为L,且L=A‑B+1mm,从而使内唇边的变形点设置在最佳位置处,以充分发挥TPV材料性能的优势。

A TPV Automotive Glass Guide Groov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PV automotive glass guide groov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guide groove, a second guide groove and a third guide groove, the first guide groove, the second guide groove and the third guide groove are connected in turn and matched with the assembly guide rail respectively. The first guide groove, the second guide groove and the third guide groove all include the supporting bottom wall, the first side wall, the second side wall, the first outer lip side and the inner lip side, and the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supporting bottom wall.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rst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outer lip edge,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the inner lip edge. The inner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slot, the first outer lip edge and the inner lip edge are used to clamp the glas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deformation point of the inner lip edge and the glass surface is L, and L=A_B+1mm, so as to make the inner lip edge edge. The deformation point of TPV is set at the optimum position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PV material proper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PV汽车玻璃导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密封
,特别是涉及一种TPV汽车玻璃导槽。
技术介绍
汽车玻璃导槽的现有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品磨损、漏风、玻璃导槽内易出现沙土造成升降困难、玻璃异响等方面。为此需从汽车玻璃导槽的截面结构设计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玻璃导槽的截面设计是整个产品开发的根基,截面结构设计不合理会造成整个项目在试制及后续的批生产过程中出现多次的更改,造成后续项目的失败及开发成本的增加、产品的质量达不到客户要求等系列问题。TPV(热塑性硫化橡胶)汽车玻璃导槽因其材料轻量化、可回收重复利用、无污染、耐候性适用范围广、耐磨耗性能好等特点,其应用已成为行业新的趋势,TPV汽车玻璃导槽的材料特性与传统的EPDM材料有不同之处,而在现有技术中只是将EPDM材料置换为TPV材料,而如此并不能发挥TPV材料性能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PV汽车玻璃导槽,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内唇边的变形点设置在最佳位置处,以充分发挥TPV材料性能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TPV汽车玻璃导槽,包括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和第三导槽,所述第一导槽、所述第二导槽和所述第三导槽依次连接且分别与装配导轨相匹配,所述第一导槽、所述第二导槽和所述第三导槽均包括支撑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外唇边和内唇边,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支撑底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依次连接构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外侧与所述装配导轨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上端的内侧设有所述第一外唇边,所述第一导槽和/或所述第三导槽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外唇边连接处设有第二外唇边,所述第二侧壁上端的内侧设有所述内唇边,所述安装槽内侧、所述第一外唇边和所述内唇边之间以及第二外唇边用于卡接玻璃,所述内唇边的变形点距离所述玻璃表面的间距为L,且L=A-B+1mm,式中:A为所述内唇边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根部至所述玻璃之间的间距,B为所述内唇边的厚度,且A>B。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壁外侧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底壁内侧两端均设有变形槽,所述支撑底壁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处的所述变形槽能够由一支撑凸台封闭,所述支撑凸台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壁连接,所述支撑凸台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搭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槽的所述支撑底壁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处设有缓冲唇边,所述玻璃能够与所述缓冲唇边触接;所述第三导槽的所述第一支撑凸起上连接有第二支撑凸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凸起,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凸起,所述安装凸起以及所述第一密封凸起均与所述装配导轨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槽的所述第二侧壁上连接有弯曲密封部,所述弯曲密封部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水平部以及所述竖直部形成安装密封槽,所述安装密封槽与所述装配导轨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槽和所述第三导槽的所述第二侧壁上连接有第二密封凸起,所述第二密封凸起与所述装配导轨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内唇边与所述玻璃的干涉量为3~3.5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槽和所述第二导槽的所述第一外唇边与所述玻璃的干涉量为1.2~1.5mm;所述第一导槽和的所述第二外唇边与所述玻璃的干涉量为0.2~0.5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导槽的所述第一外唇边、所述第二外唇边与所述玻璃的干涉量均为0.8~1.2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槽、所述第二导槽和所述第三导槽的材料均为热塑性硫化橡胶;所述第一侧壁内侧的下部、所述第二侧壁内侧的中部、所述内唇边的所述变形点的下侧以及所述第二外唇边均包覆有热塑性硫化橡胶包覆材。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考虑TPV汽车玻璃导槽因其材料轻量化、可回收重复利用、无污染、耐候性适用范围广、耐磨耗性能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是TPV汽车玻璃导槽还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其压缩永久变形性能低于EPDM,而本专利技术将内唇边的变形点位置进行设计,以满足内唇边变形后对玻璃的夹持力不受影响且减缓长期使用时夹持力的衰减,充分发挥TPV的性能优势,从而提高TPV汽车玻璃导槽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TPV汽车玻璃导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A处的截面示意图(第一导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A-A处的截面示意图(第一导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A-A处的截面示意图(第一导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B-B处的截面示意图(第二导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C-C处的截面示意图(第三导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导槽,2-第二导槽,3-第三导槽,4-支撑底壁,5-第一支撑凸起,6-支撑凸台,7-安装凸起,8-第一侧壁,9-第一密封凸起,10-第一外唇边,11-第二外唇边,12-玻璃,13-内唇边,14-水平部,15-竖直部,16-第二侧壁,17-装配导轨,18-变形槽,19-缓冲唇边,20-第二密封凸起,21-第二支撑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PV汽车玻璃导槽,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内唇边的变形点设置在最佳位置处,以充分发挥TPV材料性能的优势。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PV汽车玻璃导槽,包括第一导槽1、第二导槽2和第三导槽3,第一导槽1、第二导槽2和第三导槽3依次连接且分别与装配导轨17相匹配,其中,第一导槽1与玻璃12的短边相匹配,第二导槽2与玻璃12的圆弧边相匹配,第三导槽3与玻璃12的长边相匹配,第一导槽1、第二导槽2和第三导槽3的材料均为热塑性硫化橡胶。如图2-图4所示,第一导槽1包括支撑底壁4、第一侧壁8、第二侧壁16、第一外唇边10和内唇边13,第一侧壁8、支撑底壁4以及第二侧壁16依次连接构成安装槽,安装槽的外侧与装配导轨17连接。第一侧壁8上端的内侧设有第一外唇边10,第一侧壁8与第一外唇边10连接处设有第二外唇边11,第二侧壁16上端的内侧设有内唇边13,安装槽内侧、第一外唇边10和内唇边13之间以及第二外唇边11用于卡接玻璃12。同时考虑到TPV材料的压缩永久变形性能低于EPDM,将内唇边13的变形点距离玻璃12表面的间距设置为L,且L=A-B+1mm,式中:A为内唇边13与第二侧壁16连接的根部至玻璃12之间的间距,B为内唇边13的厚度,且A>B。从而使在升降过程中内唇边13变形对玻璃12的夹持力没有影响,也由于变形点位置的优化,减缓了第一导槽1夹持力的衰减,提高TPV汽车玻璃导槽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具体的,内唇边13与玻璃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PV汽车玻璃导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和第三导槽,所述第一导槽、所述第二导槽和所述第三导槽依次连接且分别与装配导轨相匹配,所述第一导槽、所述第二导槽和所述第三导槽均包括支撑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外唇边和内唇边,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支撑底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依次连接构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外侧与所述装配导轨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上端的内侧设有所述第一外唇边,所述第一导槽和/或所述第三导槽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外唇边连接处设有第二外唇边,所述第二侧壁上端的内侧设有所述内唇边,所述安装槽内侧、所述第一外唇边和所述内唇边之间以及第二外唇边用于卡接玻璃,所述内唇边的变形点距离所述玻璃表面的间距为L,且L=A‑B+1mm,式中:A为所述内唇边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根部至所述玻璃之间的间距,B为所述内唇边的厚度,且A>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PV汽车玻璃导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和第三导槽,所述第一导槽、所述第二导槽和所述第三导槽依次连接且分别与装配导轨相匹配,所述第一导槽、所述第二导槽和所述第三导槽均包括支撑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外唇边和内唇边,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支撑底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依次连接构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外侧与所述装配导轨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上端的内侧设有所述第一外唇边,所述第一导槽和/或所述第三导槽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外唇边连接处设有第二外唇边,所述第二侧壁上端的内侧设有所述内唇边,所述安装槽内侧、所述第一外唇边和所述内唇边之间以及第二外唇边用于卡接玻璃,所述内唇边的变形点距离所述玻璃表面的间距为L,且L=A-B+1mm,式中:A为所述内唇边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根部至所述玻璃之间的间距,B为所述内唇边的厚度,且A>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V汽车玻璃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壁外侧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底壁内侧两端均设有变形槽,所述支撑底壁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处的所述变形槽能够由一支撑凸台封闭,所述支撑凸台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壁连接,所述支撑凸台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搭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PV汽车玻璃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槽的所述支撑底壁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处设有缓冲唇边,所述玻璃能够与所述缓冲唇边触接;所述第三导槽的所述第一支撑凸起上连接有第二支撑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V汽车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远波袁红玲邢凯金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红阳密封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