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盒及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267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带盒及印刷装置,所述带盒收纳有第1介质及第2介质,所述第1介质具有:第1基材,具有被进行印刷的被印刷面;以及第1分隔片,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贴于所述第1基材的与所述被印刷面相反的一侧的面,所述第2介质具有:第2基材;以及第2分隔片,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贴于所述第2基材,所述带盒具有沿着与所述被印刷面的面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的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配置于在被从外部施加了用于使所述第1介质与所述第2介质彼此压接的按压力时承受所述按压力的位置。

Cassette and Printing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ape box and a printing device, the tape box contains a first medium and a second medium. The first medium has: a first base material with a printed surface to be printed; and a first separator, which can be peeled off and pasted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printed surface of the first base material. The second medium has: a second base material; and a second separator to be able to peel off. The tape box has a pressing member which moves freely in a direction intersecting the plane direction of the printed surface in a manner sufficient to be peeled off. The pressing member is arranged at a position where the pressing force for pressing the first medium and the second medium to each other is applied from out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盒及印刷装置本申请基于2017年7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131320并要求其优先权,通过参照而引用该日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
本说明书的公开涉及带盒及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对纵长状的带印刷文字、图形等来制作标签的标签打印机(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4-028448号)。在用标签打印机制作出的标签中,有构成为通过从基材剥离作为分隔片的剥离纸来使涂覆于基材的背面的粘合剂露出的标签。在这种类型的标签中,使用者使用露出的粘合剂的粘合力,能够容易地将标签粘贴于各种物体上。另外,也已知有能够粘贴于人的皮肤的贴纸。该贴纸在背面侧和表面侧粘贴有剥离贴纸,并采用将背面侧的剥离贴纸剥离而将贴纸粘贴于粘贴面之后将表面侧的剥离贴纸剥离这一使用方法。然而,这样的贴纸是已被印刷完的,使用者不能在贴纸上印刷希望的文字、图像等。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援标签的制作的技术,该标签能够印刷希望的文字、图像等,并具有在背面侧及表面侧粘贴有剥离带的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涉及一种带盒,其中,所述带盒收纳有第1介质及第2介质,所述第1介质具有:第1基材,具有被进行印刷的被印刷面,并在与所述被印刷面相反的一侧涂覆有第1粘合剂;以及第1分隔片,经由所述第1粘合剂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贴于所述第1基材,所述第2介质具有:第2基材;以及第2分隔片,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贴于所述第2基材,所述带盒具有沿着与所述被印刷面的面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的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配置于在被从外部施加了用于使所述第1介质与所述第2介质彼此压接的按压力时承受所述按压力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涉及一种印刷装置,其中,具备:盒收容部,用于收容带盒,所述带盒收纳有第1介质及第2介质,所述第1介质具有:第1基材,具有被进行印刷的被印刷面,并在与所述被印刷面相反的一侧涂覆有第1粘合剂;以及第1分隔片,经由所述第1粘合剂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贴于所述第1基材;所述第2介质具有:第2基材;以及第2分隔片,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贴于所述第2基材,所述带盒具有沿着与所述被印刷面的面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的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配置于在被从外部施加了用于使所述第1介质与所述第2介质彼此压接的按压力时承受所述按压力的位置;输送辊,能够输送从所述带盒排出的所述第1介质;印刷头,在所述第1介质中的所述第1基材的所述被印刷面上进行所述印刷;以及升降部,使所述输送辊升降,在使所述输送辊靠近了所述印刷头时,由所述输送辊输送所述第1介质并且施加所述按压力,使所述第2基材压接于所述第1基材的所述被印刷面。附图说明图1是盖3关闭的状态的印刷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盖3打开的状态的印刷装置1的立体图。图3是带盒100的立体图。图4是去除了上壳103的状态的带盒100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印刷装置1的硬件构成的框图。图6是表示收容有带盒100的印刷装置1的构成的图。图7是表示带盒100的临时压接部105的构成的图。图8是印刷装置1所进行的标签制作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印刷装置1所进行的印刷准备处理的流程图。图10是印刷装置1所进行的印刷处理的流程图。图11是印刷装置1所进行的排出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印刷带M1的构成的图。图13是表示保护带M2的构成的图。图14是说明对印刷装置1所制作出的标签进行粘贴的步骤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及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的立体图。图1是相对于壳体2关闭了盖3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相对于壳体2打开了盖3的状态的立体图。印刷装置1是具备作为对被印刷介质M进行印刷的印刷头的热敏头12的印刷装置,例如是以单程方式对纵长状的被印刷介质M进行印刷的标签打印机。之后,以使用墨带的热转印方式的标签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但印刷方式不被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使用热敏纸的热敏方式。被印刷介质M由具有被热敏头12进行印刷的被印刷面的作为第1介质的印刷带M1、以及层叠于印刷带M1的作为第2介质的保护带M2形成。之后详细叙述被印刷介质M。如图1及图2所示,在印刷装置1中,在立方体形状的壳体2的上表面设有盖3、多个按钮(按钮4、按钮5、按钮6、按钮7、按钮8)。按钮4是盖3的开闭按钮。按钮5~按钮7分别是切割按钮、馈送按钮、无线通信按钮。按钮8是电源按钮。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壳体2设有电源线连接端子、外部设备连接端子等。盖3被设为能够相对于壳体2进行开闭。若将按钮4按下,则盖3打开,如图2所示,收容于盒收容部11的带盒100露出。在盖3设有窗9,以便即使在盖3关闭的状态下也能够目视确认到盒收容部11中是否收纳有带盒100。印刷装置1利用盖开闭传感器15检测盖3的开闭。详细地说,通过关闭盖3,从而盖开闭传感器15检测出设于盖3的突起14。由此,印刷装置1检测出盖关闭。另外,通过打开盖3,从而盖开闭传感器15检测不到突起14。由此,印刷装置1检测出盖打开。在壳体2的侧面形成有排出口10。在印刷装置1内进行了印刷的被印刷介质M从排出口10向装置外排出。此外,排出口10以被印刷介质M的被印刷面与供印刷装置1载置的面正交的方式将被印刷介质M排出。图3是带盒100的立体图。图4是去除了上壳103的状态的带盒100的立体图。此外,图4示出了去除了收容于带盒100的介质(印刷带M1、保护带M2、墨带R)的状态。带盒100以能够更换的方式收容于印刷装置1的盒收容部11。带盒100具有形成有热敏头被插入部104的盒壳101。热敏头被插入部104是形成于将带盒100收容于盒收容部11时与热敏头12对应的位置处的凹部。盒壳101由下壳102和上壳103构成,包含临时压接部105。下壳102中包含印刷带辊106、墨带供给辊108、墨带卷取辊109、保护带辊110、临时压接辊112。印刷带辊106是卷绕有印刷带M1的辊。印刷带辊106既是向从印刷带辊106送出印刷带M1的方向即正向旋转的从动辊,而且也是向将印刷带M1向印刷带辊106卷取的方向即反向旋转的驱动辊。并且,在印刷带辊106设有用于在卷取印刷带M1时防止印刷带M1的位置在轴向上错位的凸缘107。墨带供给辊108是供给墨带R的从动辊。墨带卷取辊109是对卷绕于墨带供给辊108的墨带R进行卷取的驱动辊。在墨带卷取辊109固定有墨带R的一端。保护带辊110是卷绕有保护带M2的辊。保护带辊110既是向从保护带辊110送出保护带M2的方向即正向旋转的从动辊,而且也是向将保护带M2向保护带辊110卷取的方向即反向旋转的驱动辊。并且,在保护带辊110设有用于在卷取保护带M2时防止保护带M2的位置在轴向上错位的凸缘111。临时压接辊112是向从保护带辊110送出保护带M2的方向即正向旋转的驱动辊,将保护带M2从保护带辊110送出并输送。临时压接辊112被包含在将印刷带M1与保护带M2彼此临时压接的临时压接部105中。此外,临时压接指的是将印刷带M1与保护带M2彼此压接成能够剥离的程度。更具体而言,在印刷带M1上粘贴保护带M2之后,使印刷带辊106和保护带辊110反转,从而将印刷带M1与保护带M2彼此压接成能够剥离的程度。图5是表示印刷装置1的硬件构成的框图。图6是表示收容有带盒100的印刷装置1的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盒,其中,所述带盒收纳有第1介质及第2介质,所述第1介质具有:第1基材,具有被进行印刷的被印刷面,并在与所述被印刷面相反的一侧涂覆有第1粘合剂;以及第1分隔片,经由所述第1粘合剂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贴于所述第1基材,所述第2介质具有:第2基材;以及第2分隔片,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贴于所述第2基材,所述带盒具有沿着与所述被印刷面的面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的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配置于在被从外部施加了用于使所述第1介质与所述第2介质彼此压接的按压力时承受所述按压力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04 JP 2017-1313201.一种带盒,其中,所述带盒收纳有第1介质及第2介质,所述第1介质具有:第1基材,具有被进行印刷的被印刷面,并在与所述被印刷面相反的一侧涂覆有第1粘合剂;以及第1分隔片,经由所述第1粘合剂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贴于所述第1基材,所述第2介质具有:第2基材;以及第2分隔片,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贴于所述第2基材,所述带盒具有沿着与所述被印刷面的面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的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配置于在被从外部施加了用于使所述第1介质与所述第2介质彼此压接的按压力时承受所述按压力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中,所述第2基材具有能够穿过所述第2基材目视确认到在所述被印刷面上进行的所述印刷的透过性,所述第2分隔片具有能够穿过所述第2分隔片目视确认到在所述被印刷面上进行的所述印刷的透过性,通过所述压接,使得所述第2介质中的所述第2基材被压接于所述第1介质中的所述第1基材的所述被印刷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中,所述第1基材为,硬度沿厚度方向而不同,所述被印刷面侧的硬度比与所述被印刷面相反的一侧的硬度高。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中,所述第2分隔片由比所述第1基材及所述第2基材硬的构件形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中,所述按压构件是如下的板状构件:在所述第1介质与所述第2介质重叠地配置的位置,设于所述第1介质及所述第2介质的上部,在被从外部施加了所述按压力时承受所述按压力,使所述第1基材的所述被印刷面与所述第2基材彼此压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盒,其中,具有压接辊,该压接辊设置于隔着所述第1介质及所述第2介质而与所述板状构件对置的位置,输送所述第2介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中,所述第1基材及所述第2基材分别由如下的具有伸缩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村俊明三改木里美小川直辉村井靖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