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宗容专利>正文

编织布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66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编织布面,包括复数第一线、复数第二线及复数第三线,各第一线及各第二线分别由复数个织线彼此编织而成,各第一线编织绑结于复数第二线且编织绑结于复数第三线的至少一部分,复数第三线未与复数第二线交互编织;复数第一线彼此相距一预定距离排列,复数第二线彼此相距一预定距离而与复数第一线彼此编织,使编织布面形成复数个网目而呈镂空状,各第三线至少部分穿过至少一网目并侧向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编织布面具有一体编织的立体结构。

Woven cloth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raided fabric surface,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 first line, a plural second line and a plural third line. Each first line and a plural second line are braided by plural first lines and each second line is braided with each other. Each first line is braided with a plural second line and is braided with at least a part of the plural third line, and the plural third line is not interwoven with the plural second line; the plural first line is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by a pre-knitted distance. Arranged at a fixed distance, the second plural line weaves with the first plural line at a predetermined distance from each other, forming a plurality of mesh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knitted fabric and showing hollow shape. Each third line at least partially passes through at least one mesh and protrudes laterally. The braided fabric mask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an integrally braide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编织布面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编织布面。
技术介绍
编织布面用途广泛,举凡衣料、鞋面,乃至生活用品,皆常以编织布面制成,然而,编织布面的编织方式、材质、设计影响其性质甚深,因此,皆需针对用途与需求进行改良。其中,已知编织布体如中国台湾专利号TWM455021,其是由经、纬交错的线体彼此互相编织。若要在表面呈现立体结构,仅能另外缝制图案样式,若要厚度较厚的立体结构,则需要重复缝制堆栈,在加工上较为费时。但,若以黏贴或缝制另一素材(例如其他布材)在编织布上,素材又容易受外力作用而脱离。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编织布面,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布面,具有一体编织的立体结构。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织布面,包括复数第一线、复数第二线及复数第三线,各第一线及各第二线分别由复数个织线彼此编织而成,各第一线编织绑结于复数第二线且编织绑结于复数第三线的至少一部分,复数第三线未与复数第二线交互编织。进一步的,复数第一线彼此相距一预定距离排列,复数第二线彼此相距一预定距离而与复数第一线彼此编织,使编织布面形成复数个网目而呈镂空状,各第三线至少部分穿过至少一网目并侧向凸出。各第三线的外径大于各第一线及各第二线。各第三线的柔软度大于各第一线及各第二线。各第一线至少部分同圈绑结于至少一第二线及至少一第三线。各第三线具有交替排列的复数波峰与复数波谷,至少两相邻的第三线的复数波峰及复数波谷朝向编织布面的相反侧且于各第三线的厚度方向上围构形成复数镂空部。至少两相邻的第三线的至少一波峰与至少一波谷之间相交形成至少一第一交叠部,至少两相邻的第三线的至少一波峰及至少一波谷相交形成至少一第二交叠部。至少一第一线圈绑于至少一第一交叠部。各第三线设于编织布面的同侧。复数第一线彼此相距一预定距离排列,复数第二线彼此相距一预定距离而与复数第一线彼此编织,使该编织布面形成复数个网目而呈镂空状,各第三线至少部分穿过至少一网目并侧向凸出;各第一线平行排列;各第二线平行排列;各第三线的外径大于各第一线及各第二线;各第三线的外径为各第一线的外径的三倍以上;各第三线的柔软度大于各第一线及各第二线;各第三线为软尼龙材或弹性纤维材编织而成;各第一线至少部分同圈绑结于至少一第二线及至少一第三线;各镂空部的尺寸相同;任两相邻的第三线于复数波峰与复数波谷之间相交形成复数等间距设置的第一交叠部,至少第二交叠部的数量为两个;各镂空部连通部分地该网目;各第三线设于该编织布面的同侧;各第三线可分别选择地横向于复数第一线、复数第二线或上述二者设置;各第一线可选择地圈绑于复数第一交叠部、各第二交叠部、及各第一交叠部、各第二交叠部之间;至少部分第一交叠部及至少部分第二交叠部可被任一第一线圈绑于任一第二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布面具有一体编织的立体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可能的实施例,然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事先声明。请参考图1至3,其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布面1,包括复数第一线10、复数第二线20及复数第三线30。各第一线10及各第二线20分别由复数个织线彼此编织而成,各第一线10编织绑结于复数第二线20且编织绑结于复数第三线30的至少一部分,复数第三线30未与复数第二线20交互编织,具体地说,各第一线10与各第二线20可为走马编织所编织而成。以此,编织布面1一体编织出立体结构。其中,各第三线30可分别选择地横向于复数第一线10、复数第二线20或上述二者设置,例如各第三线30分别平行于各第一线10设置。复数第一线10彼此相距一预定距离排列,复数第二线20彼此相距一预定距离而与复数第一线10彼此编织,使编织布面1形成复数个网目40而呈镂空状,各第三线30至少部分穿过至少一网目40并侧向凸出,使各第三线30可于编织布面1的两相对侧凸起,如此在编织布4侧面形成立体结构。较佳地,各第一线10平行排列;各第二线20平行排列。于其他实施例中,复数第一线10及复数第二线20亦可依需求为非平行设置。各第三线30的柔软度大于各第一线10及各第二线20。于本实施例中,各第三线30为软尼龙材、弹性纤维材编织而成或可为其他柔软的织线材料彼此编织而成,如此例如应用于鞋面(如图4),其贴附足背时较舒适且可减缓鞋面贴抵于足背的压迫感。此外,各第三线30的外径大于各第一线10及各第二线20;较佳地,各第三线30的外径为各第一线10的外径的三倍以上;如此各第三线30可被任一第一线10圈绑挤压,使部分被挤压入复数网目40并穿透凸出编织布面1,而于编织布面1两侧呈现立体结构。于本实施例中,各第三线30设于编织布面1的同侧;当然亦可依需求设于相异侧。各第一线10至少部分同圈绑结于至少一第二线20及至少一第三线30,使至少一第三线30可紧密结合于至少一第二线20上。此外,亦可同圈绑结复数第二线20及复数第三线30。各第三线30具有交替排列的复数波峰31与复数波谷32,至少两相邻的第三线30的复数波峰31及复数波谷32朝向编织布面1的相反侧且于各第三线30的厚度方向上围构形成复数镂空部33,复数镂空部33可提供各第三线30压缩变形的空间。于本实施例中,各镂空部33连通部分地网目40。当然亦可相邻的两第三线30的复数波峰31及复数波谷32朝向编织布面1的相同侧。较佳地,各镂空部33的尺寸相同。于本实施例中,各波峰31及各波谷32呈连续弯曲的S型波浪状,亦可为连续折返的闪电状。详细地说,至少两相邻的第三线30的至少一波峰31与至少一波谷32之间相交形成至少一第一交叠部34,于本实施例中,任两相邻的第三线30于复数波峰31与复数波谷32之间相交形成复数等间距设置的第一交叠部34。其中至少一第一线10圈绑于至少一第一交叠部34,于本实施例中,各第一线10圈绑于复数第一交叠部34。至少两相邻的第三线30的至少一波峰31及至少一波谷32相交形成至少一第二交叠部35,于本实施例中,至少第二交叠部35的数量为两个,如此,任两相邻的第三线30可相互连接,且与各第二线20紧固连接。于其他实施例,如图4所示,至少部分第一交叠部34及至少部分第二交叠部35可被任一第一线10圈绑于任一第二线20上,如此各第三线30可与复数第一线10及复数第二线20紧固连接。此外,各第一线10可选择地圈绑于复数第一交叠部34、各第二交叠部35、及各第一交叠部34与各第二交叠部35之间。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织布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第一线、复数第二线及复数第三线,各第一线及各第二线分别由复数个织线彼此编织而成,各第一线编织绑结于复数第二线且编织绑结于复数第三线的至少一部分,复数第三线未与复数第二线交互编织。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05 TW 1061224901.一种编织布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第一线、复数第二线及复数第三线,各第一线及各第二线分别由复数个织线彼此编织而成,各第一线编织绑结于复数第二线且编织绑结于复数第三线的至少一部分,复数第三线未与复数第二线交互编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布面,其特征在于,复数第一线彼此相距一预定距离排列,复数第二线彼此相距一预定距离而与复数第一线彼此编织,使编织布面形成复数个网目而呈镂空状,各第三线至少部分穿过至少一网目并侧向凸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布面,其特征在于,各第三线的外径大于各第一线及各第二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布面,其特征在于,各第三线的柔软度大于各第一线及各第二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布面,其特征在于,各第一线至少部分同圈绑结于至少一第二线及至少一第三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布面,其特征在于,各第三线具有交替排列的复数波峰与复数波谷,至少两相邻的第三线的复数波峰及复数波谷朝向编织布面的相反侧且于各第三线的厚度方向上围构形成复数镂空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织布面,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相邻的第三线的至少一波峰与至少一波谷之间相交形成至少一第一交叠部,至少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宗容
申请(专利权)人:吴宗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