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41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包括修复轴和自由端轴承座,所述修复轴的下侧连接有修复垫,且修复垫的两端通过固定螺栓与修复底座相连接,所述修复底座的下侧通过限位杆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内侧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中间固定有升降螺杆,且升降螺杆的上端与修复底座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底座,且支撑底座的下侧连接有滑动底座,所述自由端轴承座的内侧通过第一轴瓦与自由端轴头相连接,且自由端轴头的后端连接有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的外侧安装有输出端轴头。该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可以对轴表面进行修复,同时保证修复过后电机与滑动轴承能够正常工作。

A Repair Technology for the Shaft Surface of Sliding Bearing with Serious Wea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haft surface repair technology for worn Journal bearings, which includes a repair shaft and a free end bearing seat. The lower side of the repair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repair pad,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repair pad are connected with the repair base through a fixed bolt. The lower side of the repair base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rod through a limit rod,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disk. A lifting screw is fixed in the middle of the disc,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lifting screw is connected with a repair base.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base,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support base is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base. The inner side of the free end bearing bas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ee end axle head through the first bush,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free end axle h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rotor,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motor rotor is installed. There is an output shaft head. The repair technology of the worn journal bearing can repair the surface of the Journal bearing, and ensure that the motor and journal bearing can work normally after rep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表面修复
,具体为一种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
技术介绍
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连接在滑动轴承上的轴磨损后,对轴表面进行修复的技术,目前,在烧结风机的电机工作过程中,由于供给电机两侧轴瓦座的油管有一侧油管有异物堵塞,造成供油量减小,轴瓦温度突升,将轴表面磨损严重,若果没有及时做出处理以及更换备用电机,就会影响烧结风机的电机正常工作,从而会造成工业生产的巨大损失。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电机的轴表面磨损严重,在没有备用电机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正常工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包括修复轴和自由端轴承座,所述修复轴的下侧连接有修复垫,且修复垫的两端通过固定螺栓与修复底座相连接,所述修复底座的下侧通过限位杆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内侧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中间固定有升降螺杆,且升降螺杆的上端与修复底座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底座,且支撑底座的下侧连接有滑动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两端安装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杆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自由端轴承座的内侧通过第一轴瓦与自由端轴头相连接,且自由端轴头的后端连接有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的外侧安装有输出端轴头,且输出端轴头的外侧通过第二轴瓦与输出端轴承座相连接,并且输出端轴头的前端安装有半联轴对轮。优选的,所述修复垫通过固定螺栓与修复底座之间构成拆卸结构,且修复垫中间的上下两侧为等高度的凸起状。优选的,所述修复底座与限位杆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限位杆与支撑杆之间为上下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盘与升降螺杆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升降螺杆与修复底座之间为活动连接,并且升降螺杆与支撑杆之间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和滑动底座的连接处为“T”形契合的滑动结构,并且限位螺栓的下端贯穿支撑底座嵌入滑动底座内侧。优选的,所述第一轴瓦和第二轴瓦两端油封宽度为瓦宽的1/10,底部60°确保每平方厘米2至3个接触点为最佳,两侧间隙保持原状不动。优选的,所述自由端轴头和第一轴瓦以及输出端轴头和第二轴瓦的表面均涂红丹粉进行研磨修复,且其接触点在75%以上。优选的,所述自由端轴头、电机转子和输出端轴头始终保持水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可以对轴表面进行修复,同时保证修复过后电机与滑动轴承能够正常工作;(1)在修复底座和修复垫上设置有固定螺栓,可以对修复底座上的修复垫进行更换工作,既可以保证对修复轴进行正常的打磨工作,又可以对修复轴进行抛光过程,还可以更换修复垫的尺寸,使之更符合修复轴的修复尺寸,从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工作性能;(2)在滑动底座上设置有可以滑动的支撑底座,可以通过支撑底座在滑动底座上的滑动,改变修复垫与修复轴的接触位置,从而保证修复垫能够充分的进行使用,进而提高了修复垫的工作效率,而且在支撑底座的两端还设置有限位螺栓,可以保证支撑底座在滑动底座上的位置稳定,进而保证了整个装置稳定的工作过程;(3)在支撑杆与修复底座之间设置有升降螺杆,可以通过升降螺杆的转动,来控制修复底座在支撑杆上的升降过程,进而控制修复垫的上下工作位置,使修复垫能够对修复轴进行高效的修复过程,而且修复底座与支撑杆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杆,可以保证修复底座在支撑杆上稳定的升降过程,从而保证修复底座稳定的工作状态,并且在限位杆上还设置有刻度线,可以清楚得知修复底座升降的高度数据,以保证对修复轴修复工作的准确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的修复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的修复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的电机轴瓦修复后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的电机轴瓦正常装配示意图。图中:1、修复轴;2、修复垫;3、固定螺栓;4、修复底座;5、限位杆;6、支撑杆;7、升降螺杆;8、转动盘;9、支撑底座;10、滑动底座;11、限位螺栓;12、刻度线;13、自由端轴承座;14、第一轴瓦;15、自由端轴头;16、电机转子;17、输出端轴承座;18、第二轴瓦;19、半联轴对轮;20、输出端轴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包括修复轴1、修复垫2、固定螺栓3、修复底座4、限位杆5、支撑杆6、升降螺杆7、转动盘8、支撑底座9、滑动底座10、限位螺栓11、刻度线12、自由端轴承座13、第一轴瓦14、自由端轴头15、电机转子16、输出端轴承座17、第二轴瓦18、半联轴对轮19和输出端轴头20,修复轴1的下侧连接有修复垫2,且修复垫2的两端通过固定螺栓3与修复底座4相连接,修复垫2通过固定螺栓3与修复底座4之间构成拆卸结构,且修复垫2中间的上下两侧为等高度的凸起状,既可以提高修复垫2的工作性能,又可以保证修复垫2高效的工作状态。修复底座4的下侧通过限位杆5连接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的内侧设置有转动盘8,修复底座4与限位杆5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限位杆5与支撑杆6之间为上下滑动连接,可以使修复底座4稳定的上下工作位置,进而提高修复底座4对修复轴1的修复效率,转动盘8的中间固定有升降螺杆7,且升降螺杆7的上端与修复底座4相连接,转动盘8与升降螺杆7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升降螺杆7与修复底座4之间为活动连接,并且升降螺杆7与支撑杆6之间为螺纹连接,可以控制修复底座4的上下移动过程,使修复垫2能够对修复轴1进行高效的修复过程。支撑杆6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底座9,且支撑底座9的下侧连接有滑动底座10,支撑底座9和滑动底座10的连接处为“T”形契合的滑动结构,并且限位螺栓11的下端贯穿支撑底座9嵌入滑动底座10内侧,可以保证支撑底座9在滑动底座10上稳定的滑动,进而保证修复垫2能够充分的进行使用,进而提高了修复垫2的工作效率,支撑底座9的两端安装有限位螺栓11,限位杆5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12,自由端轴承座13的内侧通过第一轴瓦14与自由端轴头15相连接,且自由端轴头15的后端连接有电机转子16,自由端轴头15和第一轴瓦14以及输出端轴头20和第二轴瓦18的表面均涂红丹粉进行研磨修复,且其接触点在75%以上,第一轴瓦14和第二轴瓦18两端油封宽度为瓦宽的1/10,底部60°确保每平方厘米2至3个接触点为最佳,两侧间隙保持原状不动,可以在轴头磨损之后仍能够正常运行,自由端轴头15、电机转子16和输出端轴头20始终保持水平,保证电机修复后正常的工作状态,电机转子16的外侧安装有输出端轴头20,且输出端轴头20的外侧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包括修复轴(1)和自由端轴承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轴(1)的下侧连接有修复垫(2),且修复垫(2)的两端通过固定螺栓(3)与修复底座(4)相连接,所述修复底座(4)的下侧通过限位杆(5)连接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的内侧设置有转动盘(8),所述转动盘(8)的中间固定有升降螺杆(7),且升降螺杆(7)的上端与修复底座(4)相连接,所述支撑杆(6)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底座(9),且支撑底座(9)的下侧连接有滑动底座(10),所述支撑底座(9)的两端安装有限位螺栓(11),所述限位杆(5)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12),所述自由端轴承座(13)的内侧通过第一轴瓦(14)与自由端轴头(15)相连接,且自由端轴头(15)的后端连接有电机转子(16),所述电机转子(16)的外侧安装有输出端轴头(20),且输出端轴头(20)的外侧通过第二轴瓦(18)与输出端轴承座(17)相连接,并且输出端轴头(20)的前端安装有半联轴对轮(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包括修复轴(1)和自由端轴承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轴(1)的下侧连接有修复垫(2),且修复垫(2)的两端通过固定螺栓(3)与修复底座(4)相连接,所述修复底座(4)的下侧通过限位杆(5)连接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的内侧设置有转动盘(8),所述转动盘(8)的中间固定有升降螺杆(7),且升降螺杆(7)的上端与修复底座(4)相连接,所述支撑杆(6)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底座(9),且支撑底座(9)的下侧连接有滑动底座(10),所述支撑底座(9)的两端安装有限位螺栓(11),所述限位杆(5)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12),所述自由端轴承座(13)的内侧通过第一轴瓦(14)与自由端轴头(15)相连接,且自由端轴头(15)的后端连接有电机转子(16),所述电机转子(16)的外侧安装有输出端轴头(20),且输出端轴头(20)的外侧通过第二轴瓦(18)与输出端轴承座(17)相连接,并且输出端轴头(20)的前端安装有半联轴对轮(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垫(2)通过固定螺栓(3)与修复底座(4)之间构成拆卸结构,且修复垫(2)中间的上下两侧为等高度的凸起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的轴表面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天全武志豪袁博武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