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的金属体表面光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236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乐器的金属体表面光化的方法,包括:步骤1,取得初胚;步骤2,初胚打磨步骤;步骤3,清洁步骤;步骤4,喷涂步骤;步骤5,放样步骤;步骤6,脱除步骤;步骤7,光纹产生步骤;步骤8,清洁步骤;步骤9,区域上色步骤;步骤10,干燥步骤;步骤11,光纹产生步骤;步骤12,清洁步骤;步骤13,重复步骤9至步骤12直到呈现彩色光化图案为止;步骤14,保护材施配步骤;步骤15,干燥步骤;步骤16,细磨步骤。

Method of polishing the metal surface of musical instrumen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olishing the metal surface of musical instruments, which includes: step 1, obtaining the primary embryo; step 2, grinding step; step 3, cleaning step; step 4, spraying step; step 5, lofting step; step 6, removing step; step 7, generating step of light pattern; step 8, cleaning step; step 9, regional coloring step; step 10, drying step; Step 11, step 12, cleaning step; step 13, repeat steps 9 to 12 until the color photochromic pattern is presented; step 14, protective material application step; step 15, drying step; step 16, fine grinding ste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乐器的金属体表面光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乐器的金属体表面光化领域,尤其涉及在乐器的金属体的表面付予彩色光化图案的方法,所述的彩色光化图案包括了图案内容以及按照图案内容而产生的动态光影明暗变化。
技术介绍
为了增加乐器的视觉效果、美化乐器的外观、或表现其独特性,可采用雕刻、绘制、喷涂、转印等方式将文字或图案呈现在乐器的局部或整个外表面。然而,这些方法会使乐器本体的壁厚呈现厚薄不均的问题,例如雕刻的部位厚度明显变薄,而多次绘制和喷涂的部位则因色料的反复堆栈而致厚度增加,若这些问题是发生在乐器的共鸣部、振动部、发音体,将会导致乐器的音质和共鸣受到影响。此外,上述雕刻、绘制、喷涂、转印等方式虽可将文字或图案呈现在乐器上,但无法使文字或图案产生光化三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将文字或图案呈现在乐器上,但不影响乐器的音质和共鸣。如何将具有光化三维效果的文字或图案呈现在乐器上。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一种乐器的金属体表面光化的方法,包括:步骤1,取得一乐器未经抛光和电镀的金属体的初胚;步骤2,通过一初胚打磨步骤对该初胚的全部外表面进行打磨,使该初胚全部外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乐器的金属体表面光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取得一乐器未经抛光和电镀的金属体的初胚;步骤2,通过一初胚打磨步骤对初胚的全部外表面进行打磨,使初胚全部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介于2.0~6.3;步骤3,通过一清洁步骤清洁初胚的全部外表面的粉尘;步骤4,通过至少一喷涂步骤使至少一色料附着于初胚的全部外表面,色料干燥后形成至少一初底层;初底层的厚度为0.05mm~0.2mm;步骤5,通过至少一放样步骤将至少一图案的轮廓线呈现于初底层表面的至少一预定位置;步骤6,通过至少一脱除步骤将轮廓内的区域的初底层脱除;步骤7,通过至少一光纹产生步骤使已脱除初底层的区域的表面产生特定方向及深度的凹凸纹...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30 TW 1061220361.一种乐器的金属体表面光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取得一乐器未经抛光和电镀的金属体的初胚;步骤2,通过一初胚打磨步骤对初胚的全部外表面进行打磨,使初胚全部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介于2.0~6.3;步骤3,通过一清洁步骤清洁初胚的全部外表面的粉尘;步骤4,通过至少一喷涂步骤使至少一色料附着于初胚的全部外表面,色料干燥后形成至少一初底层;初底层的厚度为0.05mm~0.2mm;步骤5,通过至少一放样步骤将至少一图案的轮廓线呈现于初底层表面的至少一预定位置;步骤6,通过至少一脱除步骤将轮廓内的区域的初底层脱除;步骤7,通过至少一光纹产生步骤使已脱除初底层的区域的表面产生特定方向及深度的凹凸纹路;步骤8,通过一清洁步骤将步骤7所产生的粉尘清除;步骤9,通过至少一区域上色步骤于具有凹凸纹路的该区域的表面按照图案的内容进行上色,使区域的表面具有表现图案的内容的线条及色彩区块;步骤10,通过一干燥步骤使区域内的线条及色彩区块干燥定型;步骤11,通过一光纹产生步骤使干燥定型的线条及色彩区块产生特定方向及深度的凹凸纹路;步骤12,通过一清洁步骤将步骤11所产生的粉尘清除;步骤13,重复步骤9至步骤12,直至区域中的线条、色彩区块、及凹凸纹路构成为一完整的彩色光化图案为止;步骤14,通过至少一保护材施配步骤,于初底层及彩色光化图案的表面施配一保护层;保护层保护初底层及彩色光化图案,并增加表面光泽及光滑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盈伶
申请(专利权)人:昌侑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