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水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045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喷水嘴结构,包括喷水嘴本体,所述喷水嘴本体包括相互贯通的进水部和出水部,所述进水部和出水部一体成型,所述出水部内设有多个分流器,所述分流器隔出多层水流通道,任意两层所述水流通道之间具有夹角,每层所述水流通道包括多个水流孔,使用时,水从所述进水部流入并从所述水流孔喷出,形成水柱。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喷水嘴结构,采用分流器隔出多层水流通道,每层水流通道也会通过水流孔进行分流,实现将水分至各个方向及角度,不仅喷水效果好,且结构简单,使用十分方便;且结构简单,节省安装步骤,又降低了喷水嘴本体漏水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水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花洒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喷水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我们普遍所使用的花洒及类似的喷水结构对水压有一定的要求,否则水喷出后不能形成有效水柱或着形成不了水柱,另外大多喷水结构只是向一个方向喷水且体积较大。鉴于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喷水嘴结构,包括喷水嘴本体,所述喷水嘴本体包括相互贯通的进水部和出水部,所述进水部和出水部一体成型,所述出水部内设有多个分流器,所述分流器隔出多层水流通道,任意两层所述水流通道之间具有夹角,每层所述水流通道包括多个水流孔,使用时,水从所述进水部流入并从所述水流孔喷出,形成水柱。可选地,同一层所述水流通道上的任意两个所述水流孔之间具有夹角。可选地,所述分流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上分流器和下分流器,所述上分流器和所述下分流器将所述出水部隔出三层水流通道,分别为第一层水流通道、第二层水流通道和第三层水流通道。可选地,所述上分流器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水流槽,所述第一水流槽与所述出水部的顶部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层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水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水嘴本体(1),所述喷水嘴本体(1)包括相互贯通的进水部(11)和出水部(12),所述进水部(11)和出水部(12)一体成型,所述出水部(12)内设有多个分流器(13),所述分流器(13)隔出多层水流通道,任意两层所述水流通道之间具有夹角,每层所述水流通道包括多个水流孔(15),使用时,水从所述进水部(11)流入并从所述水流孔(15)喷出,形成水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水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水嘴本体(1),所述喷水嘴本体(1)包括相互贯通的进水部(11)和出水部(12),所述进水部(11)和出水部(12)一体成型,所述出水部(12)内设有多个分流器(13),所述分流器(13)隔出多层水流通道,任意两层所述水流通道之间具有夹角,每层所述水流通道包括多个水流孔(15),使用时,水从所述进水部(11)流入并从所述水流孔(15)喷出,形成水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层所述水流通道上的任意两个所述水流孔(15)之间具有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水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1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上分流器(131)和下分流器(132),所述上分流器(131)和所述下分流器(132)将所述出水部(12)隔出三层水流通道,分别为第一层水流通道(141)、第二层水流通道(142)和第三层水流通道(1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水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流器(131)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水流槽(1313),所述第一水流槽(1313)与所述出水部(12)的顶部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层水流通道(141)的所述水流孔(15);所述上分流器(131)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二水流槽(1314),所述第二水流槽(1314)与所述下分流器(132)的上端面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层水流通道(142)的所述水流孔(15),或,所述下分流器(132)的上端面设有第二水流槽(1314),所述第二水流槽(1314)与所述上分流器(131)的下端面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层水流通道(142)的所述水流孔(15);所述下分流器(132)的下端面设有第三水流槽(1323),所述第三水流槽(1323)与所述出水部(12)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秀友任士水强建东沈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优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