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期洲专利>正文

一种加快散热速度的高效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193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快散热速度的高效反应釜,抽取外界空气直接对反应釜内进行散热,成本低、效果好;采用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轴转动,通过提拉组件带动搅拌电机、转轴、搅拌棒上下移动,从而改变搅拌区域;启动搅拌电机,通过搅拌棒对反应溶液的搅拌,提供均匀性的同时,也加速热量的散出;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抽吸组件将外界空气输送到导气环,导气环通过特征分布的导气管,再将气体通入罐体底部,并形成涡旋气流,带动热量的同时也加强混合;提拉组件和抽吸组件采用同一单机驱动,结构设计紧凑;输气管上设置又防倒吸的缓冲腔,有效防止罐体内溶液倒流入抽吸组件内,造成设备损坏。

An Efficient Reactor for Accelerating Heat Dissipation Spee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action kettle, in particular to an efficient reaction kettle which accelerates the heat dissipation speed, extracts external air to directly heat the reactor, with low cost and good effect; drives the driving shaft to rotate, drives the agitating motor,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agitating rod to move up and down through the lifting component, thereby changing the agitating area; starts the agitating motor and stirs through stirring. The stirring of the rod to the reaction solution provides uniformity and accelerates the heat dissip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external air is conveyed to the air guide ring by driving the suction assembly by driving the motor, and the air guide ring passes through the 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on of the air guide pipe, and then the gas is flowed into the bottom of the tank, forming a swirling air flow, which drives the heat and strengthens the mix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drawing assembly and the suction assembly are driven by the same single machine. Structural design is compact; the gas pipeline is equipped with anti-backdraft buffer chamber, which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solution in the tank from backflow into the suction assembly, causing equipment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快散热速度的高效反应釜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涉及一种加快散热速度的高效反应釜。
技术介绍
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产品为之服务。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它们的生产和应用,甚至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反应釜是常用的化工设备,现有的反应釜通常都有釜体及搅拌桨,在反应时,物料从反应釜的投料口投入,与事先放置在釜体中的物料反应。在进行混配时,容易出现大量的热,一般通过供水降温,例如专利号为CN201610393795.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新型反应釜,包括釜体、设置在釜体上方的动力机构、设置在釜体内部的搅拌机构和温度传感器,釜体的外周设有温控层,温控层内设有温度控制机构,动力机构与搅拌机构传动连接,该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新型反应釜通过浆体上的通孔,使得物料在被搅拌时形成错流,提高了搅拌的充分性,提高了反应釜的实用性;不仅如此,在搅拌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对釜体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再由驱动组件控制空气不断进入到壳体内,由壳体内的换热器对空气进行冷凝,随后制得冷凝水,最后通过釜体的外周的降温管对釜体进行温度控制,从而提高了反应釜的可靠性;总结可知,该专利还是利用换热器将空气冷凝,利用冷凝水换热将反应釜中的热量导出,而实际上,这种方式成本高,不适合中小厂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快散热速度的高效反应釜。(二)技术方案一种加快散热速度的高效反应釜,包括罐体、安装架、提拉组件及抽吸结构;安装架为上下弯折的类C型板,上端弯折短于下端弯折;罐体设置在安装架左侧,罐体底部左端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安装架下端;安装架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水平向右伸出并连接有主动轴,主动轴高于罐体设置;罐体一侧顶部设置有进液管;罐体顶部左右端分布固接有竖直的左支板和右支板,主动轴上安装有主动锥齿轮,主动轴右端穿过左支板并连接提拉组件;右支板左侧设置有竖直滑轨;提拉组件包括转动块、一号连杆及二号连杆,主动轴右端固接转动块顶端,转动块底端铰接有水平设置的一号连杆,一号连杆另一端铰接二号连杆顶端,二号连杆底端铰接搅拌电机顶端,搅拌电机向下连接有转轴,转轴伸入到罐体内,转轴下端均匀设置有搅拌棒;搅拌电机的电机壳向右连接有三号连杆,三号连杆右端固接有滑块,滑块与竖直滑轨滑动连接;罐体外侧对应罐体下部设置有环形空心结构的导气环,导气环周向均匀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与罐体连通;导气管倾斜向下设置,导气管出气方向的水平分向与所在点水平切线夹角为30°~35°。抽吸结构包括外壳、曲拐、从动锥齿轮、连杆及活塞板;外壳横向固定在左支板一侧,分为左部的活塞腔和右部的往复腔;曲拐设置在往复腔内,两端转动连接在往复腔壁面,其中一端向上伸出外壳并连接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垂直啮合传动;曲拐上套合有套筒,套筒向左连接有连杆,连杆伸入活塞腔并与活塞腔内的活塞板铰接;活塞腔左端分别连接有吸气管和输气管,并对应设置有单向阀;吸气管连通外界,吸气管内设置有滤网,输气管连通导气环;输气管上还设置有缓冲腔。优选的,罐体底部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设置有阀门。优选的,搅拌棒沿转轴轴向均匀设置了2层,每层沿转轴周向均匀设置了2组。优选的,导气管均匀设置了6根。优选的,罐体顶部无盖,提拉组件带动搅拌电机、转轴、搅拌棒上下移动,运动到最低点时,搅拌电机高于罐体,转轴、搅拌棒靠近罐体内壁但不接触。优选的,罐体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对应转轴固定安装有滑套,滑套与转轴间隙配合,顶盖还设置有排气管。优选的,提拉组件带动搅拌电机、转轴、搅拌棒上下移动,运动到最低点时,搅拌电机高于滑套,转轴、搅拌棒靠近罐体内壁但不接触;运动到最高点时,搅拌棒靠近罐体顶盖但不接触。优选的,缓冲腔底部通过拉绳连接有浮球。优选的,吸气管的单向阀控制气体从吸气管单向流入活塞腔,输气管的单向阀控制气体从活塞腔单向流入输气管。优选的,转轴转向与导气管通气形成的涡旋方向相反。(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快散热速度的高效反应釜,具有以下益处:1,本专利技术抽取外界空气直接对反应釜内进行散热,成本低、效果好;2,采用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轴转动,通过提拉组件带动搅拌电机、转轴、搅拌棒上下移动,从而改变搅拌区域;启动搅拌电机,通过搅拌棒对反应溶液的搅拌,提供均匀性的同时,也加速热量的散出;3,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抽吸组件将外界空气输送到导气环,导气环通过特征分布的导气管,再将气体通入罐体底部,并形成涡旋气流,带动热量的同时也加强混合;4,提拉组件和抽吸组件采用同一单机驱动,结构设计紧凑;5,输气管上设置又防倒吸的缓冲腔,有效防止罐体内溶液倒流入抽吸组件内,造成设备损坏。6,主动轴转向与导气管通气形成的涡旋方向相反,这样产生较强的紊流,加速反应热量排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保护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罐体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拉组件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工位A时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工位B时的结构图;1-罐体,101-进液管,103-出液管,104-左支板,105-右支板,106-滑轨,2-驱动电机,201-安装架,202-支撑杆,3-主动轴,301-主动锥齿轮,302-转动块,303-一号连杆,304-二号连杆,305-搅拌电机,306-转轴,307-搅拌棒,308-三号连杆,309-滑块,4-抽吸结构,401-从动锥齿轮,402-曲拐,403-套筒,404-推拉杆,405-活塞板,406-单向阀,5-吸气管,6-输气管,7-缓冲腔,701-拉绳,702-浮球,8-导气环,9-导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加快散热速度的高效反应釜,包括罐体1、安装架201、提拉组件及抽吸结构4;安装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快散热速度的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安装架(201)、提拉组件及抽吸结构(4);所述安装架(201)为上下弯折的类C型板,上端弯折短于下端弯折;所述罐体(1)设置在安装架(201)左侧,罐体(1)底部左端通过支撑杆(202)固定连接安装架(201)下端;所述安装架(201)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水平向右伸出并连接有主动轴(3),主动轴(3)高于罐体(1)设置;所述罐体(1)一侧顶部设置有进液管(101);所述罐体(1)顶部左右端分布固接有竖直的左支板(104)和右支板(105),主动轴(3)上安装有主动锥齿轮(301),主动轴(3)右端穿过左支板(104)并连接提拉组件;所述右支板(105)左侧设置有竖直滑轨(106);所述提拉组件包括转动块(302)、一号连杆(303)及二号连杆(304),主动轴(3)右端固接转动块(302)顶端,转动块(302)底端铰接有水平设置的一号连杆(303),一号连杆(303)另一端铰接二号连杆(304)顶端,二号连杆(304)底端铰接搅拌电机(305)顶端,搅拌电机(305)向下连接有转轴(306),转轴(306)伸入到罐体(1)内,转轴(306)下端均匀设置有搅拌棒(302);所述搅拌电机(305)的电机壳向右连接有三号连杆(308),三号连杆(308)右端固接有滑块(309),滑块(309)与竖直滑轨(106)滑动连接;所述罐体(1)外侧对应罐体(1)下部设置有环形空心结构的导气环(8),导气环(8)周向均匀连接有导气管(9),导气管(9)与罐体(1)连通;所述导气管(9)倾斜向下设置,导气管(9)出气方向的水平分向与所在点水平切线夹角为30°~35°;所述抽吸结构(4)包括外壳、曲拐(402)、从动锥齿轮(401)、连杆(404)及活塞板(405);所述外壳横向固定在左支板(104)一侧,分为左部的活塞腔和右部的往复腔;所述曲拐(402)设置在往复腔内,两端转动连接在往复腔壁面,其中一端向上伸出外壳并连接有从动锥齿轮(401),从动锥齿轮(401)与主动锥齿轮(301)垂直啮合传动;所述曲拐(402)上套合有套筒(403),套筒(403)向左连接有连杆(404),连杆(404)伸入活塞腔并与活塞腔内的活塞板(405)铰接;所述活塞腔左端分别连接有吸气管(5)和输气管(6),并对应设置有单向阀(406);所述吸气管(5)连通外界,吸气管(5)内设置有滤网,输气管(6)连通导气环(8);所述输气管(6)上还设置有缓冲腔(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快散热速度的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安装架(201)、提拉组件及抽吸结构(4);所述安装架(201)为上下弯折的类C型板,上端弯折短于下端弯折;所述罐体(1)设置在安装架(201)左侧,罐体(1)底部左端通过支撑杆(202)固定连接安装架(201)下端;所述安装架(201)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水平向右伸出并连接有主动轴(3),主动轴(3)高于罐体(1)设置;所述罐体(1)一侧顶部设置有进液管(101);所述罐体(1)顶部左右端分布固接有竖直的左支板(104)和右支板(105),主动轴(3)上安装有主动锥齿轮(301),主动轴(3)右端穿过左支板(104)并连接提拉组件;所述右支板(105)左侧设置有竖直滑轨(106);所述提拉组件包括转动块(302)、一号连杆(303)及二号连杆(304),主动轴(3)右端固接转动块(302)顶端,转动块(302)底端铰接有水平设置的一号连杆(303),一号连杆(303)另一端铰接二号连杆(304)顶端,二号连杆(304)底端铰接搅拌电机(305)顶端,搅拌电机(305)向下连接有转轴(306),转轴(306)伸入到罐体(1)内,转轴(306)下端均匀设置有搅拌棒(302);所述搅拌电机(305)的电机壳向右连接有三号连杆(308),三号连杆(308)右端固接有滑块(309),滑块(309)与竖直滑轨(106)滑动连接;所述罐体(1)外侧对应罐体(1)下部设置有环形空心结构的导气环(8),导气环(8)周向均匀连接有导气管(9),导气管(9)与罐体(1)连通;所述导气管(9)倾斜向下设置,导气管(9)出气方向的水平分向与所在点水平切线夹角为30°~35°;所述抽吸结构(4)包括外壳、曲拐(402)、从动锥齿轮(401)、连杆(404)及活塞板(405);所述外壳横向固定在左支板(104)一侧,分为左部的活塞腔和右部的往复腔;所述曲拐(402)设置在往复腔内,两端转动连接在往复腔壁面,其中一端向上伸出外壳并连接有从动锥齿轮(401),从动锥齿轮(401)与主动锥齿轮(301)垂直啮合传动;所述曲拐(402)上套合有套筒(403),套筒(403)向左连接有连杆(404),连杆(404)伸入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期洲
申请(专利权)人:方期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