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栗言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160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包括容器,容器的一侧连接连接管的一端,连接管的另一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送药管,该送药管能够抵达咽喉部;容器连接温度监测装置和加热装置。由于采用的送药管能够直接抵达人的舌根后部,避免药液过多的与舌根接触,刺激味蕾,增加苦味;通过温度监测装置用于检测和显示容器的温度,控制器控制温度监测装置检测温度,并根据接收到温度监测装置的数据后,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或半导体制冷器工作,用以控制容器内汤药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具有可控汤药温度、避免患者舌根过多地接触药液的特点。

A device for tak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for tak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which comprises a container, one side of the container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is disassembled and fixed with a delivery pipe, which can reach the throat; the container is connected with a temperature monitoring device and a heating device. Because the drug delivery tube can reach the back of the tongue root directly, avoid excessive contact with the tongue root, stimulate taste buds and increase bitterness; through th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device to detect and display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ntainer, the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device to detect the temperature, and according to the data received from th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device, the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heating device or the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ory. It is used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the Decoction in the container.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fabrication; the devic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rollable Decoction temperature and avoiding excessive contact of the patient's tongue root with the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
技术介绍
汤药是中药的传统剂型,直接服用汤药味苦难咽,很多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中药,却因味苦而不能坚持治疗,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现有技术中中药的服用没有专门的器具,一般采用杯或碗服用,大多表面光滑,散热慢,且倒药时容易将药渣倒入杯或碗中,使得患者需要一边服用一边吐渣,非常的不便。同时,因汤药的温度不可控,易使患者喝药时烫嘴;喝汤药时若药剂过多接触舌体时会增加苦味的不适感。临床医学研究表明,从舌体味觉分布看,舌根部对苦味敏感。从舌体对温度感受上看,正常人口腔内的温度为36.2-37.2摄氏度,当汤药温度与舌的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的感觉最灵敏,此时喝汤药感觉味道最苦;当汤药的温度高于38摄氏度、或低于36摄氏度时,味觉神经不太灵敏,苦味就会减弱;然而,汤药高于38摄氏度会烫伤口腔黏膜,温度过低会伤胃。因此,药液温度调节至20-36摄氏度之间,越过舌根苦味感受区,快速服下,服药感觉即不太苦。遂设计一种控制汤药温度、避免患者舌根过多地接触药液的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既能够控制汤药的温度,又能避免患者在喝药时舌根过多地接触药液。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包括容器;容器的一侧连接连接管的一端,连接管的另一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送药管,该送药管能够抵达咽喉部;与容器连接,用于监测容器内汤药温度的温度监测装置;与容器连接,用于对容器内汤药温度进行调节的控温装置;设置于容器外侧,与温度监测装置和控温装置相连,用于根据温度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汤药温度控制控温装置调节汤药温度的控制器。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温度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容器侧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器。容器的底部一体设置有控温装置,控温装置包括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温度显示器和加热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温度监测装置和控温装置设为一体,设置于容器的下方;温度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器;控温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温装置还包括冷凝装置,冷凝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设置有报警模块。还包括:容器内部设有过滤网。还包括:容器的另一侧连接有把手;容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刻度线;容器上的刻度线一侧设置有发光管。送药管呈软塑型。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由于采用的送药管能够直接抵达人的舌根后部,避免药液过多的与舌根接触,从而减少对味蕾的刺激,减少人在喝中药时所感受到的苦味;通过温度监测装置用于检测和显示容器的温度,控制器根据温度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数据控制控温装置工作,用以控制容器内汤药的温度。本专利技术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本专利技术装置具有可控汤药温度、避免患者舌根过多地接触药液的特点,能够实现减少汤药对味蕾的刺激,减少人在喝中药时所感受到的苦味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容器,2.连接管,3.送药管,4.温度监测装置,4-1.温度传感器,4-2.温度显示器,5.控温装置,5-1.加热装置,5-2.冷凝装置,6.控制器,7.把手,8.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容器1,连接管2,送药管3,温度监测装置4,控温装置5和控制器6。连接管2的一端连接于容器1的一侧,连接管2的另一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送药管3,该送药管3能够抵达咽喉部;容器1连接温度监测装置4和控温装置5;温度监测装置4用于监测容器1内汤药温度;控温装置5用于对容器1内汤药温度进行调节;温度监测装置4和控温装置5相连,用于根据温度监测装置4监测到的汤药温度控制控温装置5调节汤药温度的控制器6。如图2所示,温度监测装置4包括设置在容器1侧壁上的温度传感器4-1和温度显示器4-2;容器1的底部一体设置有控温装置5,控温装置5包括加热装置5-1,温度传感器4-1、温度显示器4-2和加热装置5-1分别与控制器6电连接,控制器6通过电源线连接插座。容器1内部设有过滤网8;该过滤网8优选水平方向设置在容器1内或设置在容器1与连接管2出汤药处。送药管3呈软塑型,采用软塑型吸管便于人们使用时候贴合人们口腔形状。容器1的另一侧连接有把手7;把手7便于人们在使用时方便持用。容器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刻度线。容器1上的刻度线一侧设置有发光管。控制器6设置有报警模块,该报警模块可选的为报警器,和/或蜂鸣器,和/或灯光报警器,用于在温度监测装置4监测到汤药温度到达合适的温度后进行报警,提醒汤药可以服用。加热装置5-1选用电加热器。容器1选用壶或杯子任一一种。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温度监测装置4和控温装置5设为一体置于容器1的下方,温度监测装置4包括温度传感器4-1和温度显示器4-2;控温装置5包括加热装置5-1,加热装置5-1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6,温度传感器4-1和温度显示器4-2分别与控制器6连接;控制器6通过电源线连接插座。在使用时,温度监测装置4、加热装置5-1和控制器6作为整体设置在容器1的下方;用于控制容器1内汤药的温度。实施例三控温装置5还包括冷凝装置5-2,冷凝装置5-2与控制器6连接;该冷凝装置5-2用于冷却容器1内汤药的温度。冷凝装置5-2可选半导体制冷器7。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的工作流程:使用时,将煎好的药液倒入容器1内,容器1的药液自然冷却,容器1本体的过滤网可将药渣过滤掉;容器1与连接管2处的过滤网可对汤药进行二次过滤;将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控制器6控制温度传感器4-1开始检测温度,并在温度显示器4-2上显示,若汤药温度显示在20~36℃以下时,控制器6的报警模块开始报警,关闭电源;将送药管3的一端与连接管2连接,送药管3的另一端放置在患者的舌根端部,患者可开始服药;若汤药温度显示在20℃以下时,控制器6控制加热装置5-1加热汤药至20~36℃后,报警模块开始报警,关闭电源,患者可开始服药;若汤药温度在36℃以上时,为了使得药液快速的冷却,由于控制器6连接有冷凝装置5-2,控制器6接收到温度信息后控制冷凝装置5-2工作,将容器1内的药液进行冷却,当温度传感器4-1检测汤药至20~36℃后,报警模块开始报警,关闭电源,患者可开始服药。容器1的侧壁上的刻度线方便患者按剂量服用汤药,容器1的侧壁上的发光管方便患者在夜晚喝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的原理如下:人体的舌部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根,因此,喝药时应尽量避免舌根过多地接触汤药;患者服用汤药时,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而顺势咽下,不会感觉太苦,故本专利技术装置的送药管3设计呈刚好至人体舌根端部,减少了患者的苦感。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其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装置设置有发光管,具有发光照明功能,便于喝药;(2)本专利技术装置设置有温度监测装置4,喝药时便于掌握药液温度,结构简单,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1);一端与所述容器(1)的一侧连接的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另一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送药管(3),该送药管(3)能够抵达咽喉部;与所述容器(1)连接,用于监测所述容器(1)内汤药温度的温度监测装置(4);与所述容器(1)连接,用于对所述容器(1)内汤药温度进行调节的控温装置(5);设置于所述容器(1)外侧,与所述温度监测装置(4)和控温装置(5)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4)监测到的汤药温度控制所述控温装置(5)调节汤药温度的控制器(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1);一端与所述容器(1)的一侧连接的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另一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送药管(3),该送药管(3)能够抵达咽喉部;与所述容器(1)连接,用于监测所述容器(1)内汤药温度的温度监测装置(4);与所述容器(1)连接,用于对所述容器(1)内汤药温度进行调节的控温装置(5);设置于所述容器(1)外侧,与所述温度监测装置(4)和控温装置(5)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4)监测到的汤药温度控制所述控温装置(5)调节汤药温度的控制器(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容器(1)侧壁上的温度传感器(4-1)和温度显示器(4-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的底部一体设置有控温装置(5),所述控温装置(5)包括加热装置(5-1),所述温度传感器(4-1)、所述温度显示器(4-2)和所述加热装置(5-1)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服用中药汤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装置(4)和控温装置(5)设为一体,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栗言刘运磊景蓉
申请(专利权)人:刘栗言刘运磊景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