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鸿寿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医疗的呼吸内科救护设备运送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156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的救护设备运送推车,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的呼吸内科救护设备运送推车。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救护设备进行固定、防止救护设备损坏、减轻医护人员负担的用于医疗的呼吸内科救护设备运送推车。一种用于医疗的呼吸内科救护设备运送推车,包括有底座、万向轮、滚轮、大倒凹形板、扶手、托板、长螺杆、第一大压板、第一置物盘、第二置物盘、大导向管等;底座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和滚轮,滚轮位于万向轮的左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医疗的呼吸内科救护设备运送推车,具有专门的固定装置,在运送的过程中能够对救护设备进行固定,能够防止救护设备出现损坏,能够防止医护人员拿错,避免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

A delivery trolley for medical respiratory medical rescue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mbulance equipment delivery cart for medical treatment, in particular to a respiratory medical ambulance equipment delivery cart for medical treatment. Technical problems: Provide a delivery cart for respiratory medical rescue equipment, which can fix the rescue equipment, prevent the damage of the rescue equipment and reduce the burden of medical staff. A delivery cart for medical respiratory medical emergency equipment includes a base, universal wheel, roller, large inverted concave plate, handrails, pallets, long screw, first pressure plate, first position plate, second position plate, large guide tube, etc. The bottom of the base is connected with universal wheel and roller, and the roller is locat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universal wheel. The respiratory medical rescue equipment delivery cart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for medical treatment has a special fixing device, which can fix the rescue equi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prevent the damage of the rescue equipment, prevent the medical staff from taking mistakes, and avoid serious medical accid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医疗的呼吸内科救护设备运送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的救护设备运送推车,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的呼吸内科救护设备运送推车。
技术介绍
医疗是指疾病的治疗,呼吸内科为现代西医中一个科室,在对呼吸内科病人救治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使用氧气瓶、呼吸机和输液架等设备,而这些设备通常是使用普通的推车运送到病人所在的位置,由于没有专门的固定装置,在运送的过程中这些设备容易出现混乱,导致医护人员拿错,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对氧气瓶等沉重设备进行装卸,加重了医护人员的负担,不利于呼吸内科病人的治疗和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在对呼吸内科病人救治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使用氧气瓶、呼吸机和输液架等设备,而这些设备通常是使用普通的推车运送到病人所在的位置,由于没有专门的固定装置,在运送的过程中这些设备容易出现混乱,导致医护人员拿错,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对氧气瓶等沉重设备进行装卸,加重了医护人员的负担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救护设备进行固定、防止救护设备损坏、减轻医护人员负担的用于医疗的呼吸内科救护设备运送推车。一种用于医疗的呼吸内科救护设备运送推车,包括有底座、万向轮、滚轮、大倒凹形板、扶手、托板、长螺杆、第一大压板、第一置物盘、第二置物盘、大导向管、大导向杆、第一螺杆、长凹形板、大螺杆、第二大压板、升降板、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管、拉簧和顶板,底座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和滚轮,滚轮位于万向轮的左侧,大倒凹形板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扶手的下端与大倒凹形板右侧壁的上部相连接,托板位于大倒凹形板内,托板与大倒凹形板内侧壁的下部相连接,大倒凹形板右侧壁的下部螺纹连接有长螺杆,长螺杆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大压板,第一大压板位于大倒凹形板内,第一大压板位于托板的下方,大倒凹形板内侧壁的上部开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位于第一滑槽的上方,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均为左右对称式设置,第一置物盘滑动式位于第一滑槽内,第二置物盘滑动式位于第二滑槽内,大倒凹形板顶部的后侧连接有大导向管,大导向杆滑动式位于大导向管内,大导向管顶部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与大导向杆相接触,长凹形板位于大倒凹形板的左侧,大导向杆的左端与长凹形板右侧壁相连接,长凹形板的右内侧壁开有大弧形槽,长凹形板左侧壁的中部螺纹连接有大螺杆,大螺杆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大压板,第二大压板位于长凹形板内,升降板位于底座的上方,升降板与底座相接触,升降板的顶部与长凹形板的底部相接触,第一导向杆的下端与升降板的顶部相连接,长凹形板后侧壁的下部连接有第一导向管,第一导向杆滑动式位于第一导向管内,第一导向杆的上端连接有拉簧,拉簧的上端连接有顶板,顶板的前侧壁与长凹形板后侧壁的上端相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二导向管、第二导向杆、连接杆、接触轮、推板和升降块,第二导向管的前侧壁与长凹形板后侧壁的上端相连接,第二导向杆滑动式位于第二导向管内,第二导向杆的下端与连接杆顶部的左侧相连接,连接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有接触轮,大倒凹形板的后侧壁连接有推板,推板位于长凹形板右侧,推板的左侧壁与接触轮相接触,第一导向杆右侧壁的上部连接有升降块,升降块位于第一导向管的上方,升降块位于连接杆的下方。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导向板、小导向杆、小弹簧、小螺杆、隔离罩和第三置物盘,导向板位于推板的前方,导向板的后侧壁与推板的上部相连接,导向板开有上下贯穿的导向孔,小导向杆滑动式位于导向孔内,小弹簧套在小导向杆上,小弹簧位于导向板的上方,导向板的前侧壁螺纹连接有小螺杆,小螺杆与小导向杆相接触,小导向杆的下端连接有隔离罩,第三置物盘位于隔离罩的正下方,大倒凹形板的顶部与第三置物盘相连接,第三置物盘位于大导向管的前方。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连接块、拉线和拉环,连接块位于第二导向杆的右侧,连接块与第二导向杆的上端相连接,拉线的上端与连接块相连接,拉线的下端连接有拉环,拉线位于连接杆的后方。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小压块、第二螺杆和固定块,小压块位于滚轮的右侧,第二螺杆位于小压块的右侧,第二螺杆与小压块相连接,固定块的上端与底座相连接,第二螺杆与固定块设置为螺纹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当需要对救护设备进行运送时,首先将呼吸机放在大倒凹形板内,并使呼吸机位于托板与底座之间,然后对长螺杆进行旋拧,长螺杆带动第一大压板向左进行运动,从而将放置在底座上的呼吸机牢牢固定住,防止呼吸机在运送过程发生晃动造成损坏,第一置物盘、第二置物盘和大倒凹形板的顶部可以分层分类放置一些小型的救护用品和药品,防止医护人员混淆拿错,当需要对氧气瓶进行搬运时,首先将第一螺杆拧松,向左拉动大导向杆,大导向杆能够在大导向管内进行滑动,大导向杆能够带动长凹形板和升降板一起向左进行运动,并将长凹形板和升降板从底座上移出,然后医护人员对升降板向下进行踩踏,并与地面相接触,再将氧气瓶搬到升降板上,松开对升降板的踩踏,在拉簧的弹力作用下,拉簧带动第一导向杆、升降板和氧气瓶一起向上进行运动,同时医护人员对第一导向杆进行一定程度的上拉,并将氧气瓶置于长凹形板内,此时氧气瓶位于第二大压板与大弧形槽之间,当氧气瓶完全进入到大弧形槽内,然后对大螺杆进行旋拧,大螺杆带动第二大压板向右进行运动,从而第二大压板将氧气瓶牢牢压在大弧形槽内,再对升降板和长凹形板向右进行推动,并将升降板和长凹形板推回到原位,将第一螺杆拧紧即可,大导向管为大导向杆的运动提供滑动辅助和导向辅助,然后推动扶手,通过万向轮和滚轮,将本专利技术移动到需要的地方,万向轮能够进行灵活的转向,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当医护人员对连接杆向下拉动时,接触轮能够沿推板的边缘向下进行滚动,接触轮向下运动时将会推动连接杆带动第二导向管、第二导向杆、长凹形板、顶板、大导向杆、第一导向杆和升降板一起向左进行运动,当接触轮向下滑动到推板的下部时,此时长凹形板和升降板恰好从底座的顶部移开,然后对连接杆继续进行按压,连接杆的左端与升降块的顶部相接触,连接杆通过升降块带动第一导向杆向下进行运动,从而将升降板向下降到与地面相接触的位置,便于医护人员将氧气瓶搬到升降板上,节省人力,方便快捷。当需要进行隔离运送时,医护人员首先需要将救护用品放置在第三置物盘上,然后对小导向杆向下拉动,小导向杆带动隔离罩向下进行运动,当隔离罩将第三置物盘罩住时,停止对小导向杆的拉动,将小螺杆拧紧即可,从而对隔离罩和小导向杆进行固定,从而对第三置物盘内的救护用品进行隔离,有效防止病毒对救护用品的侵袭,小弹簧为小导向杆的复位运动提供弹力辅助。当医护人员的身材矮小时,可以向下拉动拉环,拉环通过拉线带动连接块向下进行运动,从而连接块带动第二导向杆进行向下运动,无需手臂向上高高举起就可以进行操作,操作更加方便。当将本专利技术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时,医护人员对第二螺杆进行转动,第二螺杆带动小压块向左进行运动,当小压块与滚轮相接触时,会阻止滚轮的转动,从而将本专利技术固定住,防止本专利技术左右晃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医疗的呼吸内科救护设备运送推车,具有专门的固定装置,在运送的过程中能够对救护设备进行固定,能够防止救护设备出现损坏,能够防止医护人员拿错,避免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能够轻松的对氧气瓶等沉重设备进行装卸,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医疗的呼吸内科救护设备运送推车,包括有底座、万向轮、滚轮、大倒凹形板、扶手、托板、长螺杆、第一大压板、第一置物盘和第二置物盘,底座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和滚轮,滚轮位于万向轮的左侧,大倒凹形板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扶手的下端与大倒凹形板右侧壁的上部相连接,托板位于大倒凹形板内,托板与大倒凹形板内侧壁的下部相连接,大倒凹形板右侧壁的下部螺纹连接有长螺杆,长螺杆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大压板,第一大压板位于大倒凹形板内,第一大压板位于托板的下方,大倒凹形板内侧壁的上部开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位于第一滑槽的上方,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均为左右对称式设置,第一置物盘滑动式位于第一滑槽内,第二置物盘滑动式位于第二滑槽内,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大导向管、大导向杆、第一螺杆、长凹形板、大螺杆、第二大压板、升降板、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管、拉簧和顶板,大倒凹形板顶部的后侧连接有大导向管,大导向杆滑动式位于大导向管内,大导向管顶部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与大导向杆相接触,长凹形板位于大倒凹形板的左侧,大导向杆的左端与长凹形板右侧壁相连接,长凹形板的右内侧壁开有大弧形槽,长凹形板左侧壁的中部螺纹连接有大螺杆,大螺杆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大压板,第二大压板位于长凹形板内,升降板位于底座的上方,升降板与底座相接触,升降板的顶部与长凹形板的底部相接触,第一导向杆的下端与升降板的顶部相连接,长凹形板后侧壁的下部连接有第一导向管,第一导向杆滑动式位于第一导向管内,第一导向杆的上端连接有拉簧,拉簧的上端连接有顶板,顶板的前侧壁与长凹形板后侧壁的上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疗的呼吸内科救护设备运送推车,包括有底座、万向轮、滚轮、大倒凹形板、扶手、托板、长螺杆、第一大压板、第一置物盘和第二置物盘,底座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和滚轮,滚轮位于万向轮的左侧,大倒凹形板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扶手的下端与大倒凹形板右侧壁的上部相连接,托板位于大倒凹形板内,托板与大倒凹形板内侧壁的下部相连接,大倒凹形板右侧壁的下部螺纹连接有长螺杆,长螺杆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大压板,第一大压板位于大倒凹形板内,第一大压板位于托板的下方,大倒凹形板内侧壁的上部开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位于第一滑槽的上方,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均为左右对称式设置,第一置物盘滑动式位于第一滑槽内,第二置物盘滑动式位于第二滑槽内,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大导向管、大导向杆、第一螺杆、长凹形板、大螺杆、第二大压板、升降板、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管、拉簧和顶板,大倒凹形板顶部的后侧连接有大导向管,大导向杆滑动式位于大导向管内,大导向管顶部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与大导向杆相接触,长凹形板位于大倒凹形板的左侧,大导向杆的左端与长凹形板右侧壁相连接,长凹形板的右内侧壁开有大弧形槽,长凹形板左侧壁的中部螺纹连接有大螺杆,大螺杆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大压板,第二大压板位于长凹形板内,升降板位于底座的上方,升降板与底座相接触,升降板的顶部与长凹形板的底部相接触,第一导向杆的下端与升降板的顶部相连接,长凹形板后侧壁的下部连接有第一导向管,第一导向杆滑动式位于第一导向管内,第一导向杆的上端连接有拉簧,拉簧的上端连接有顶板,顶板的前侧壁与长凹形板后侧壁的上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鸿寿
申请(专利权)人:谢鸿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