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德煌专利>正文

一种门窗触控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1357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1:22
一种门窗触控开关。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同类技术与大行程的锁栓型锁扣机构配合会把微动开关撞坏,且无线开关信号容易受到干扰而发生误控等问题。技术要点:特征是安装在固定门窗框的触控开关,包括开关壳体、推板、安装板、微动开关、转轴和扭簧,开关壳体有一个供锁栓进入的窗口和一个供导电线通过的线孔,转轴安装在开关壳体内,推板和安装板分别转动配合在转轴上,安装板处于所述推板后方,安装板前侧处设有突出的第一顶脚和第二顶脚,推板上设有第一顶脚孔口,第一顶脚可顶在开关壳体的内壁面上,第二顶脚可顶在推板的后侧面上,扭簧套设在转轴上且弹性压迫推板和安装板靠向窗口内侧,微动开关固定在安装板上、其舌簧片对着推板的后侧面。

A touch switch for doors and window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ouch switch for doors and windows. The invention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ollision of micro-switch with the existing similar technology and large stroke lock-bolt locking mechanism, and Miscontrol of wireless switch signal due to interference. Technical essentials: It is characterized by a touch switch installed in a fixed door and window frame, including a switch case, push plate, mounting plate, micro-switch, rotary shaft and torsion spring. The switch case has a window for lock bolt entry and a wire hole for conductive wire passage. The rotary shaft is installed in the switch case. The push plate and installation plate rotate and cooperate with the rotary shaft respectively. The installation plate is located behind the push plate. The front side of the moun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rominent first and second top foot, and the push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op foot orifice. The first top foot can be mount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witching shell, the second top foot can be mounted on the back side of the push plate, the torsion spring is set on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elastic compression push plate and the installation plate are locat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window. The micro-switch is fixed on the mounting plate and the tongue spring is fixed on the back side of the push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窗触控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闭锁装置的自动控制器件,特别是一种门窗触控开关。适用于卷闸门窗的开闭控制。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同类门窗触控开关,有如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第201520029867.X号的一种电动卷闸门窗锁头上控制遥控电源的位置开关,结构是一个安装在电动卷闸门窗锁头上的锁扣机构的锁舌内端附近处的位置开关,位置开关包括开关主体和与所述锁舌内端配合的舌簧片,舌簧片内端固定在开关主体上、其外端为自由端、其中间段与开关主体上的按钮接触配合,特征是位置开关还包括有固定架和回位弹簧,固定架固定安装在电动卷闸门窗锁头上的锁扣机构的锁舌内端附近处,开关主体一头转动配合在固定架上、且开关主体上设置所述舌簧片的底侧呈向外倾斜状态,回位弹簧一端安装在固定架的弹簧座上其另一端顶着开关主体的顶侧上。随着卷闸门窗的开闭控制领域的发展,上述位置开关出现了这样的缺陷:一是开关主体由于采用微动开关,只适用于安装在门窗锁头上的夹钳型锁扣机构的锁舌内端附近处,不适用与较大行程的锁栓型锁扣机构配合,当与较大行程的锁栓型锁扣机构配合,很容易会把微动开关撞坏;二是必须安装在锁头上,然后把开关信息通过无线发送给卷闸电机的信号接收器,当周边有信号干扰时,卷闸电机就可能接收不到停止工作的信号,卷闸电机就会继续工作,其结果会将已经被锁紧的卷闸窗门拉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同类门窗触控开关存在与较大行程的锁栓型锁扣机构配合,很容易会把微动开关撞坏,且必须安装在锁头上,无线发送的开关信号容易受到干扰而发生误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门窗触控开关,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窗触控开关,其特征是一个安装在门窗的固定门窗框上的触控开关,包括开关壳体以及设置在开关壳体内的推板、安装板、微动开关、转轴和扭簧,其中所述开关壳体的前侧壁有一个供所述门窗上的锁扣机构的锁栓进入的窗口和一个供导电线通过的线孔,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开关壳体内,所述推板和安装板均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推板可贴靠在所述窗口内侧,所述安装板处于所述推板后方,所述安装板在靠近其转动配合部位的前侧处设有突出的第一顶脚、且在远离其转动配合部位的前侧处设有突出的第二顶脚,所述推板上设有第一顶脚孔口,所述第一顶脚可穿过所述第一顶脚孔口顶在所述开关壳体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二顶脚可顶在所述推板的后侧面上,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弹性压迫所述推板和安装板靠向所述窗口内侧,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在安装板上、其舌簧片对着所述推板的后侧面,所述微动开关上导电线通过所述线孔引出所述开关壳体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扭簧可以是采用U形体结构的一根,所述U形体的二脚中间分别有弹簧线卷绕体,二个弹簧线卷绕体的内端脚连在一起构成所述U形体的底,其中二个弹簧线卷绕体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的二个端头上,所述二个弹簧线卷绕体连在一起的内端脚压在所述开关壳体内的固定部位上,其中一个弹簧线卷绕体的外端脚压在所述推板的后侧面上、另一个弹簧线卷绕体的外端脚压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微动开关构成的总成上。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微动开关的舌簧片端部外侧上可以设置有滚轮或突出部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推板贴靠在所述窗口内侧时,且所述安装板的第一顶脚穿过所述第一顶脚孔口顶在所述开关壳体的内壁面上时,所述微动开关的滚轮或突出部位和所述安装板的第二顶脚的前端可以均是与所述推板后侧面保持有设定的距离。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第二顶脚顶在所述推板的后侧面上时,所述微动开关的舌簧片端部内侧面可以是与所述微动开关的主体之间保持有设定的距离,用于保证舌簧片在有效推压所述微动开关的按钮后,不会与所述微动开关的主体产生碰撞。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开关壳体的外侧顶部和外侧底部上可以设有锁紧固定所述开关壳体用的延伸部位,所述延伸部位上设有螺钉孔或螺钉缺口。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开关壳体内可以具有供所述推板向后转动90º的空间。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另一个弹簧线卷绕体的外端脚压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微动开关构成的总成上,可以是压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微动开关上或所述总成的紧固件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是由于结构包括开关壳体以及设置在开关壳体内的推板、安装板、微动开关、转轴和扭簧,其中所述开关壳体的前侧壁有一个供所述门窗上的锁扣机构的锁栓进入的窗口和一个供导电线通过的线孔,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开关壳体内,所述推板和安装板均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推板可贴靠在所述窗口内侧,所述安装板处于所述推板后方,所述安装板在靠近其转动配合部位的前侧处设有突出的第一顶脚、且在远离其转动配合部位的前侧处设有突出的第二顶脚,所述推板上设有第一顶脚孔口,所述第一顶脚可穿过所述第一顶脚孔口顶在所述开关壳体内壁面上,所述第二顶脚可顶在所述推板的后侧面上,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弹性压迫所述推板和安装板靠向所述窗口内侧,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在安装板、其舌簧片对着所述推板的后侧面,所以门窗触控开关能够适应较大行程的锁栓型锁扣机构的锁栓从窗口进入开关壳体内,通过转动的推板和其后方转动的安装板的相互限位配合,使到锁栓进入时是直接撞击了具有弹性阻尼作用的推板,再由推板运动一个距离后才推动微动开关的舌簧片,这时锁栓已与推板之间由直角变为锐角,推力已大为减弱,转化成对微动开关舌簧片的较缓慢推压,并且推板推压舌簧片到一定程度,推板便被安装板的第二顶脚顶住,不会将舌簧片推压到极限位置或超过极限位置,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固定在安装板上的微动开关,大大提高了门窗触控开关的耐用性;并且对门窗这种行程精确度不高的锁栓,本专利技术都能够很好的适应微动开关的小量行程动作,实现有效的电开关控制。二是由于门窗触控开关是安装在门窗的固定门窗框上,所述微动开关上导线通过所述线孔引出开关壳体外,可通过有线连接到如电动卷闸门窗之类的自动控制门窗的控制电路上,有效避免了门窗触控开关安装在门窗锁头上只能采用无线信号与控制电路联系,容易受周边信号干扰而产生误控,造成自动控制的窗门损坏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当锁栓进入开关壳体时的示意图。图3是图1的推板、安装板、微动开关、转轴和扭簧从开关壳体分离出来的放大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开关壳体;2、推板;3、安装板;4、微动开关;5、转轴;6、扭簧;7、锁栓;8、窗口;9、导电线;10、线孔;11、转动配合部位;12、第一顶脚;13、第二顶脚;14、第一顶脚孔口;15、舌簧片;16和17、弹簧线卷绕体;18和19、内端脚;20和21、外端脚;22、滚轮;23、设定的距离;24和25、延伸部位;26、螺钉孔;27、螺钉缺口;28、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4,本门窗触控开关,其特征是一个安装在门窗的固定门窗框上的触控开关,包括开关壳体1以及设置在开关壳体1内的推板2、安装板3、微动开关4、转轴5和扭簧6,其中所述开关壳体1的前侧壁有一个供所述门窗上的锁扣机构的锁栓7进入的窗口8和一个供导电线9通过的线孔10,所述转轴5安装在所述开关壳体1内,所述推板2和安装板3均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转轴5上,所述推板2可贴靠在所述窗口8内侧,所述安装板3处于所述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窗触控开关,其特征是一个安装在门窗的固定门窗框上的触控开关,包括开关壳体以及设置在开关壳体内的推板、安装板、微动开关、转轴和扭簧,其中所述开关壳体的前侧壁有一个供所述门窗上的锁扣机构的锁栓进入的窗口和一个供导电线通过的线孔,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开关壳体内,所述推板和安装板均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推板可贴靠在所述窗口内侧,所述安装板处于所述推板后方,所述安装板在靠近其转动配合部位的前侧处设有突出的第一顶脚、且在远离其转动配合部位的前侧处设有突出的第二顶脚,所述推板上设有第一顶脚孔口,所述第一顶脚可穿过所述第一顶脚孔口顶在所述开关壳体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二顶脚可顶在所述推板的后侧面上,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弹性压迫所述推板和安装板靠向所述窗口内侧,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在安装板上、其舌簧片对着所述推板的后侧面,所述微动开关上导电线通过所述线孔引出所述开关壳体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触控开关,其特征是一个安装在门窗的固定门窗框上的触控开关,包括开关壳体以及设置在开关壳体内的推板、安装板、微动开关、转轴和扭簧,其中所述开关壳体的前侧壁有一个供所述门窗上的锁扣机构的锁栓进入的窗口和一个供导电线通过的线孔,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开关壳体内,所述推板和安装板均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推板可贴靠在所述窗口内侧,所述安装板处于所述推板后方,所述安装板在靠近其转动配合部位的前侧处设有突出的第一顶脚、且在远离其转动配合部位的前侧处设有突出的第二顶脚,所述推板上设有第一顶脚孔口,所述第一顶脚可穿过所述第一顶脚孔口顶在所述开关壳体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二顶脚可顶在所述推板的后侧面上,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弹性压迫所述推板和安装板靠向所述窗口内侧,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在安装板上、其舌簧片对着所述推板的后侧面,所述微动开关上导电线通过所述线孔引出所述开关壳体外。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触控开关,其特征是所述扭簧是采用U形体结构的一根,所述U形体的二脚中间分别有弹簧线卷绕体,二个弹簧线卷绕体的内端脚连在一起构成所述U形体的底,其中二个弹簧线卷绕体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的二个端头上,所述二个弹簧线卷绕体连在一起的内端脚压在所述开关壳体内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德煌
申请(专利权)人:余德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