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智文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式窗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133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可变式窗帘结构,属于家居用品领域。综上所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变式窗帘结构,通过处理器接收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指令,控制各个帘布在可变滑轨中各个轨道的位置关系,从而实现室内和室外帘布的更新,可提高用户对窗帘结构的视觉体验;此外,通过控制各个帘布的伸缩程度,可实现对外界光线的阻隔程度调节,从而对室内光线的强弱进行调整,且,该光线的调整非局部调整,保证了室内光线的一体性;最后,通过不同材料帘布位置关系的切换,还能够实现帘布结构对室内温度的调节。

A Variable Curtain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ariable curtain structur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In summary, the variable curtain structur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control the position relationship of each curtain track in the variable slide rail by receiving the signal instruction received by the signal receiving device through the processor, thus realizing the renewal of indoor and outdoor curtain fabric, and improving the visual experience of the user to the curtain structure; furthermore, by controlling the stretching degree of each curtain fabric, the external world can be realized. The degree of light barrier is adjusted to adjust the intensity of indoor light, and the adjustment of the light is non-local adjustment, which ensures the integration of indoor light. Finally, the adjustment of indoor temperature can be realized by changing the pos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式窗帘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居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式窗帘结构。
技术介绍
在对房间进行装修时,用户往往会在玻璃窗边设计一副窗帘,从而满足用户调节室内自然光线强度的需求。现有的窗帘结构通常包括卷帘式窗帘或者滑动式窗帘,窗帘布通常为单层无纺布或者复合无纺布。用户在使用卷帘式窗帘时,可以通过拉扯卷帘装置下的窗帘绳索来控制帘布对窗户的遮挡面积,进而控制入射室内的自然光照强度;当用户在使用滑动式窗帘时,可以通过将窗帘布向左右两侧拉扯使之折叠来控制帘布对窗户的遮挡面积,进而控制入射室内的自然光照强度。专利技术人在使用现有窗帘结构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窗帘结构仅仅能够控制自然光进入室内的照射面积,使得室内光线程度较为不均匀,光线质量较差;且,窗帘结构仅能将自然光线以单一形式进行引入,导致室内光线只有明亮和黑暗两种选择;窗帘帘布图案固定,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用户对新鲜感的需求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相关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式窗帘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变式窗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结构包括第一帘布、第二帘布、第三帘布、安装护板、可变滑轨、信号接收装置和处理器;所述可变滑轨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以及六道转移轨道,各个转移轨道上预设位置处设有转移开口;所述第一帘布上端通过第一滑轮组固定于所述第一轨道,所述第二帘布上端通过第二滑轮组固定于所述第二轨道,所述第三帘布上端通过第三滑轮组固定于所述第三轨道;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处理器设于所述可变滑轨的一侧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所述第一滑轮组、所述第二滑轮组、所述第三滑轮组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号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滑轮组、所述第二滑轮组、所述第三滑轮组按照预设规律沿各个轨道移动;所述第一帘布、所述第二帘布、所述第三帘布、所述可变滑轨、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以及所述处理器设于所述安装护板内。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帘布表面涂覆有防辐射涂料,所述第二帘布为导热材料,所述第三帘布表面涂覆有散热涂料。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涂料成分包括:乙酸乙酯、石墨烯、三氧化二铝、环氧树脂、稳定剂和散热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辐射涂料成分包括:滑石粉、玻璃粉、磷酸二轻铝、钛白粉、云母粉和碳纳米管。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帘布、所述第二帘布、所述第三帘布的厚度依次为0.23-0.30cm、0.18-0.23cm、0.15-0.18c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帘布、所述第二帘布、所述第三帘布上分别绘有不同类型的图案。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各个转移开口的尺寸大小大于各个滑轮组的单个滑轮的尺寸大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变式窗帘结构,通过处理器接收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指令,控制各个帘布在可变滑轨中各个轨道的位置关系,从而实现室内和室外帘布的更新,可提高用户对窗帘结构的视觉体验;此外,通过控制各个帘布的伸缩程度,可实现对外界光线的阻隔程度调节,从而对室内光线的强弱进行调整,且,该光线的调整非局部调整,保证了室内光线的一体型;最后,通过不同材料帘布位置关系的切换,还能够实现帘布结构对室内温度的调节。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变式窗帘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变式窗帘结构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可变式窗帘结构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可变式窗帘结构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可变式窗帘结构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可变式窗帘结构的展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变式窗帘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窗帘结构包括第一帘布100、第二帘布200、第三帘布300、安装护板400、可变滑轨500、信号接收装置600和处理器700;所述可变滑轨500包括第一轨道510、第二轨道520、第三轨道530以及六道转移轨道540,各个转移轨道540上预设位置处设有转移开口;所述第一帘布100上端通过第一滑轮组550固定于所述第一轨道510,所述第二帘布200上端通过第二滑轮组560固定于所述第二轨道520,所述第三帘布300上端通过第三滑轮组570固定于所述第三轨道530;所述信号接收装置600与所述处理器700设于所述可变滑轨500的一侧所述处理器700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600、所述第一滑轮组550、所述第二滑轮组560、所述第三滑轮组570电连接,所述处理器700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接收装置600接收的信号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号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滑轮组550、所述第二滑轮组560、所述第三滑轮组570按照预设规律沿各个轨道移动;所述第一帘布100、所述第二帘布200、所述第三帘布300、所述可变滑轨500、所述信号接收装置600以及所述处理器700设于所述安装护板400内。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滑轮组550、所述第二滑轮组560、所述第三滑轮组570均包含至少两对滑轮,第一滑轮组550中一对滑轮固定于第一帘布100的一端,另一对滑轮固定于第一帘布100的另一端;第二滑轮组560中一对滑轮固定于第二帘布200的一端,另一对滑轮固定于第二帘布200的另一端;第三滑轮组570中一对滑轮固定于第三帘布300的一端,另一对滑轮固定于第三帘布300的另一端。处理器700可以控制滑轮组中的至少两对滑轮独立沿轨道移动,比如,第一滑轮组550位于第一轨道510,处理器700通过控制第一滑轮组550左侧滑轮沿第一轨道510右侧滑动,右侧滑轮保持静止,从而实现第一帘布100的收缩;又比如,第一滑轮组550位于第一轨道510,处理器700通过控制第一滑轮组550左侧滑轮沿第一轨道510右侧滑动,控制右侧滑轮从第一轨道510进入转移轨道540,再进入第三轨道530,随后左侧滑轮也通过转移轨道540进入第三轨道530,从而实现第一帘布100从第一轨道510对应的位置变换至第三轨道530对应的位置,同理,第三帘布300也能够实现从第三轨道530对应的位置变换至第一轨道510对应的位置。通过上述帘布位置的变换,可变式窗帘结构外层的帘布类型和内层帘布类型发生变换,从而同时完成内层帘布和外层帘布的更新,避免用户的视觉审美疲劳。用户可以通过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变式窗帘结构中的信号接收装置600相匹配的移动终端客户端或者遥控终端装置向信号接收装置发送信号指令,信号接收装置600在接收到该信号指令后,将该信号指令输送至处理器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式窗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结构包括第一帘布、第二帘布、第三帘布、安装护板、可变滑轨、信号接收装置和处理器;所述可变滑轨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以及六道转移轨道,各个转移轨道上预设位置处设有转移开口;所述第一帘布上端通过第一滑轮组固定于所述第一轨道,所述第二帘布上端通过第二滑轮组固定于所述第二轨道,所述第三帘布上端通过第三滑轮组固定于所述第三轨道;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处理器设于所述可变滑轨的一侧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所述第一滑轮组、所述第二滑轮组、所述第三滑轮组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号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滑轮组、所述第二滑轮组、所述第三滑轮组按照预设规律沿各个轨道移动;所述第一帘布、所述第二帘布、所述第三帘布、所述可变滑轨、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以及所述处理器设于所述安装护板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式窗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结构包括第一帘布、第二帘布、第三帘布、安装护板、可变滑轨、信号接收装置和处理器;所述可变滑轨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以及六道转移轨道,各个转移轨道上预设位置处设有转移开口;所述第一帘布上端通过第一滑轮组固定于所述第一轨道,所述第二帘布上端通过第二滑轮组固定于所述第二轨道,所述第三帘布上端通过第三滑轮组固定于所述第三轨道;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处理器设于所述可变滑轨的一侧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所述第一滑轮组、所述第二滑轮组、所述第三滑轮组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号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滑轮组、所述第二滑轮组、所述第三滑轮组按照预设规律沿各个轨道移动;所述第一帘布、所述第二帘布、所述第三帘布、所述可变滑轨、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以及所述处理器设于所述安装护板内。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智文
申请(专利权)人:白智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