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辐射复合换热系统、换热设备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097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对流辐射复合换热系统、换热设备及控制方法,涉及热泵空调技术领域。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并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对流换热器或辐射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辐射换热器或对流换热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或者所述第二换热器打开或关闭以调节室内温度。设置双换热器对空调进行制冷或制热,设置的所述对流换热器以及所述辐射换热器配合使用,保证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单独开启所述辐射换热器,以在实现制冷或制热的前提下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吹风感,提高使用空调过程中的舒适性。

Convective Radiation Composite Heat Exchange System,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and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vective radiation composite heat exchange system,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and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eat pump air conditioning. Including an indoor heat exchanger, the indoor heat exchanger includes a first heat exchanger and a second heat exchanger,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is connected in parallel with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is a convective heat exchanger or a radiative heat exchanger,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is a radiative heat exchanger or a convective heat exchanger, and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and/or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are opened or closed by controlling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and/or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To adjust the indoor temperature. A double heat exchanger is arranged to refrigerate or heat the air conditioning, and the convective heat exchanger and the radiation heat exchanger are arranged to cooperate to ensure the cooling or heating effect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radiation heat exchanger can be selected to be opened separate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so as to reduce the sense of blowing in the use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comfort in the use of air conditioning on the premise of realizing refrigeration or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流辐射复合换热系统、换热设备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流辐射复合换热系统、换热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空调等换热设备是调整室内空气的温湿度等必不可少的设备,但现有的空调器在制冷或制热过程中均采用对流换热方式进行,在对流换热器处设置风机,由风机驱动空气运动进行对流换热,达到对房间制冷或制热的目的。上述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快速制冷或制热,但是空调吹风感强烈,而且容易出现制冷或制热过快的问题,导致用户体验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吹风感强烈、舒适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降低空调吹风感、提高使用舒适性的对流辐射复合换热系统、换热设备及控制方法。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流辐射复合换热系统,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并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对流换热器或辐射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辐射换热器或对流换热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或者所述第二换热器打开或关闭以调节室内温度。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换热器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打开或关闭,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控制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打开或关闭。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设置有进气口、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进气口与四通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进液口用于与室外进液管连接,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出液口用于与气液分离器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四通阀之间设置有进气电磁阀,所述进气电磁阀与所述进气口之间设置有毛细管。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通过所述室外进液管与室外换热器连接,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室外进液管之间设置有进液电磁阀;所述进液电磁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三电子膨胀阀。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液电磁阀,所述第一排液电磁阀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排液电磁阀之间设置有连接阀。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有第二排液电磁阀,所述第二排液电磁阀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四通阀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室外进液管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构成回路;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四通阀之间设置有气截止阀。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控制换热设备开机后,设定目标温度值T2;运行预设时间后,采集换热设备所在房间内的环境温度值T1;将所述环境温度值T1与设定温度值T2进行比对,得到温差△T,根据所述温差△T确定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换热器或所述第二换热器或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根据所述温差△T计算得出换热设备实际运行效率值,若该实际运行效率值低于预设运行效率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同时打开;根据所述温差△T计算得出换热设备实际运行效率值,若该实际运行效率值高于预设运行效率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或所述第二换热器单独打开。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根据所述温差△T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及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流辐射复合换热系统、换热设备及控制方法,设置双换热器对空调进行制冷或制热,设置的所述对流换热器以及所述辐射换热器配合使用,保证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单独开启所述辐射换热器,以在实现制冷或制热的前提下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吹风感,提高使用空调过程中的舒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制冷工况循环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制热工况循环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四通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换热器11-第一电子膨胀阀2-第二换热器21-第二电子膨胀阀3-储液罐31-进气口32-进液口33-第一出液口34-第二出液口301-进气电磁阀302-毛细管303-进液电磁阀304-第一排液电磁阀305-第一单向阀306-第二排液电磁阀307-第二单向阀308-连接阀309气截止阀310-液截止阀4-气液分离器5-压缩机6-四通阀D-第一端S-第二端E-第三端C-第四端7-室外换热器71-第三电子膨胀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换热系统制冷工况循环示意图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换热系统制热工况循环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四通阀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对流辐射复合换热系统,包括主循环回路,主循环回路上设置室内换热器、四通阀6、室外换热器7、压缩机5、气液分离器4和储液罐3。储液罐3及压缩机5分别与四通阀6的第一端D相连,气液分离器4与四通阀6的第二端S相连,室内换热器与四通阀6的第三端E相连,室外换热器7与四通阀6的第四端C相连。其中,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对流辐射复合换热系统,如图1至图2所示,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所述第一换热器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并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为对流换热器或辐射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2为辐射换热器或对流换热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1以及/或者所述第二换热器2打开或关闭以调节室内温度。对流换热器换热过程中吹风感强烈,舒适性较差,本实施例设置辐射换热器、对流辐射换热器复合的方式提升换热系统制冷或制热过程中的舒适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1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11,所述第二换热器2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21;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1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打开或关闭,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1控制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打开或关闭。为便于冷媒流量调节,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所述储液罐3设置有进气口31、进液口32、第一出液口33和第二出液口34;所述进气口31与四通阀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进液口32用于与室外进液管连接,所述第一出液口33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出液口34用于与气液分离器4连接。所述进气口31与所述四通阀6之间设置有进气电磁阀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流辐射复合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所述第一换热器(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并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为对流换热器或辐射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2)为辐射换热器或对流换热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1)以及/或者所述第二换热器(2)打开或关闭以调节室内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流辐射复合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所述第一换热器(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并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为对流换热器或辐射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2)为辐射换热器或对流换热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1)以及/或者所述第二换热器(2)打开或关闭以调节室内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11),所述第二换热器(2)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21);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1)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打开或关闭,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1)控制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打开或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罐(3),所述储液罐(3)设置有进气口(31)、进液口(32)、第一出液口(33)和第二出液口(34);所述进气口(31)与四通阀(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进液口(32)用于与室外进液管连接,所述第一出液口(33)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出液口(34)用于与气液分离器(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31)与所述四通阀(6)之间设置有进气电磁阀(301),所述进气电磁阀(301)与所述进气口(31)之间设置有毛细管(30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32)通过所述室外进液管与室外换热器(7)连接,所述进液口(32)与所述室外进液管之间设置有进液电磁阀(303);所述进液电磁阀(303)与所述室外换热器(7)之间设置有第三电子膨胀阀(7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口(33)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液电磁阀(30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斌刘晋鸿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