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型充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91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型充电线,包括线本体、以及用于插入终端的充电插口组件,充电插口组件与线本体相连接,充电插口组件包括金属壳、设于金属壳相对两侧的金手指、以及与金手指电连接的电路板,电路板的首端伸入金属壳中,电路板的尾端伸出金属壳外且设有集成芯片,集成芯片的长度小于或等于2mm,集成芯片的宽度小于或等于2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超薄型充电线,其内部电路板伸出金属外壳外的尾端长度远远小于6mm,减小了其在充电线插接方向的厚度,使得用户在边充电边使用手机时,充电线的尾端凸出长度显著减小,增大了手的活动空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薄型充电线
本技术属于充电线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超薄型充电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及功能也逐渐增多。例如按键型功能机逐渐发展成为屏占比越来越大的智能手机,其功能也从简单的通话功能发展为集游戏、音乐、视频播放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电子产品。随着手机等智能终端功能的逐渐增多,其电池的电量消耗速度也逐渐增快,为智能终端充电的充电线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配件。手机对用户特别是青年用户的粘性越来越强,部分用户在充电时仍然需要使用手机,如在持续游戏或者是播放视频时。目前的充电线中大都具有芯片等电子元件,如苹果手机充电线,芯片通常放置于充电线的尾端,且体积较大,使得充电线尾端的长度过长(6mm左右),用户在边充电边使用手机时,充电线的尾端会凸出于手机并遮挡手部,影响手的活动空间,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型充电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线的尾端过长导致的影响手的活动、降低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薄型充电线,包括线本体、以及用于插入终端的充电插口组件,所述充电插口组件与所述线本体相连接,所述充电插口组件包括金属壳、设于所述金属壳相对两侧的金手指、以及与所述金手指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首端伸入所述金属壳中,所述电路板的尾端伸出所述金属壳外且设有集成芯片,所述集成芯片的长度小于或等于2mm,所述集成芯片的宽度小于或等于2mm。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的尾端开设有缺口,所述集成芯片固定于所述缺口中。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伸出所述金属壳外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3mm。进一步地,所述线本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充电插口组件的插接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的尾端处包裹有用于保护所述集成芯片的保护层。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为塑胶层。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包裹于所述金属壳靠近所述集成芯片一端,所述第二段包裹于所述集成芯片的外侧,所述第三段延伸至所述线本体,所述线本体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三段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一体注塑成型。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壳的两侧均凸设有防脱部,所述防脱部伸入所述第一段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段的外周包裹有装饰圈。本技术提供的超薄型充电线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超薄型充电线中的电路板的首端插入金属壳中,电路板的尾端伸出金属壳外且设有集成芯片,集成芯片的长度及宽度均小于或者等于2mm,从而使得电路板伸出金属外壳外的尾端长度远远小于6mm,减小了其在充电线插接方向的厚度,使得用户在边充电边使用手机时,充电线的尾端凸出长度显著减小,增大了手的活动空间,提升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薄型充电线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插口组件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壳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层的结构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充电插口组件;11-金属壳;111-防脱部;12-金手指;13-电路板;130-缺口;14-集成芯片;2-保护层;21-第一段;22-第二段;23-第三段;3-线本体;4-装饰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超薄型充电线进行说明。超薄型充电线,其中超薄是指该充电线在其插接方向的厚度超薄。该超薄型充电线包括线本体3和充电插口组件1,线本体3的一端与外部适配器或者是电源连接,线本体3的另一端与充电插口组件1连接,充电插口组件1用于插入终端中,为终端充电。充电插口组件1的类型此处不作限定,可为lighting、Type-c、MicroUSB、HDMI等接口中的一种。在该实施例中,充电插口组件1包括金属壳11、金手指12以及电路板13,金手指12设于金属壳11的相对两侧,当充电插口组件1插入手机中时,金属壳11两侧的金手指12与手机中的充电座电连接,为手机电池充电。电路板13与金手指12电连接,电路板13的首端伸入金属壳11中,电路板13的尾端伸出金属壳11外,且在电路板13的尾端处设有集成芯片14,集成芯片14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2mm,集成芯片14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2mm,由此可知,集成芯片14在电路板13的尾端占用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2mm,电路板13尾端的长度大大缩小。电路板13的尾端即为充电线的尾端。目前市场上的充电线的尾端长度均在6mm左右,在充电线插入手机中后,充电线的尾端全部外露于手机的外部,而在该超薄型充电线中,电路板13的尾端的长度缩小,其在使用时,外露于手机外部的长度减小,不会遮挡用户的手。本技术提供的超薄型充电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超薄型充电线中的电路板13的首端插入金属壳11中,电路板13的尾端伸出金属壳11外且设有集成芯片14,集成芯片14的长度及宽度均小于或者等于2mm,从而使得电路板13伸出金属外壳外的尾端长度远远小于6mm,减小了其在充电线插接方向的厚度,使得用户在边充电边使用手机时,充电线的尾端凸出长度显著减小,增大了手的活动空间,提升了用户体验。请参阅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超薄型充电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电路板13的尾端开设有缺口130,集成芯片14固定于缺口130中。电路板13的尾端即为电路板13外露于金属壳11的一端,电路板13在该端开设有缺口130,该缺口130与集成芯片14的外型相适配,缺口130的具体位置可根据电路板13的设计而选定,缺口130的开设一方面为集成芯片14提供了安装位置,另一方面集成芯片14嵌设于电路板13中可减小具有电子元件的电路板13的整体厚度,增大充电插口组件1的内部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超薄型充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本体、以及用于插入终端的充电插口组件,所述充电插口组件与所述线本体相连接,所述充电插口组件包括金属壳、设于所述金属壳相对两侧的金手指、以及与所述金手指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首端伸入所述金属壳中,所述电路板的尾端伸出所述金属壳外且设有集成芯片,所述集成芯片的长度小于或等于2mm,所述集成芯片的宽度小于或等于2mm。

【技术特征摘要】
1.超薄型充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本体、以及用于插入终端的充电插口组件,所述充电插口组件与所述线本体相连接,所述充电插口组件包括金属壳、设于所述金属壳相对两侧的金手指、以及与所述金手指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首端伸入所述金属壳中,所述电路板的尾端伸出所述金属壳外且设有集成芯片,所述集成芯片的长度小于或等于2mm,所述集成芯片的宽度小于或等于2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尾端开设有缺口,所述集成芯片固定于所述缺口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伸出所述金属壳外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3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本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充电插口组件的插接方向相同。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念强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方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