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鹰专利>正文

便移扣合式模型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7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移扣合式模型箱,在基板的内侧面粘固有贴层,贴层上固定有模型,基板的四边设有卡合机构,与基板相插罩扣合的是一下敞口的中空罩体,中空罩体的边壁外侧或下部设有和基板四边卡合机构相卡扣锁合的卡具,在中空罩体上或基板底部边缘处设有对称的凹孔以供搬移使用,展示时,将卡具与卡合机构脱开,把罩体揭开,其内设计模型即可直观展现出来,需搬移运输时,将罩体与基板插罩并锁扣好,即可进行方便搬移。(*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携物品,特别是一种将模型容固在其内并便于开启和扣装的,易于搬移的便移扣合式模型箱。建筑模型,沙盘模型是设计单位经精心设计,微缩造型而加工出的实际建筑物的缩影,它既是设计,建筑规化部门对其成果的立体展示,也是决策部门及投资选购者的实际参照体和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通过它,人们可以很直观逼真地了解和观察到设计方案的环境地貌、外观造型及联想其建成后的实际风貌,也能通过同类或近似模型造型体比较出其设计方案的优劣。所以,模型是建筑设计单位、规化部门乃至军事领导者们不可缺少的参照物,也是一种经常被利用或多次使用的物体。但由于目前各类中小型的各类模型、沙盘均处于敞露状态,且凸凹不平,故很难长途携带和异地展示,因此,同类模型往往要用人工重复制作,不仅费力费时,而且也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特别是不能及时地满足展示和论证的需要,更跟不上目前市场快节奏、多变化的实际需要。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既可将模型容装固定其内,又便于携带运输并可快速进入展示的便携扣合式模型箱。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基板的内侧面粘固有贴层,贴层上固定有模型,基板的四边设有卡合机构,与基板相插罩扣合的是一下敞口的中空罩体,中空罩体的边壁外侧或下部设有和基板四边卡合机构相卡扣锁合的卡具,在中空罩体上或基板底部边缘处设有对称的凹孔以供搬移使用,展示时,将卡具与卡合机构脱开,把罩体揭开,其内设计模型即可直观展现出来,需搬移运输时,将罩体与基板插罩并锁扣好,即可进行方便搬移。由上可见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1、既可容装模型,又可扣组后构成便于携带的箱体,还避免了对造型模型的磕碰和损坏。2、扣合式的箱体,不仅为搬运和异地展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模型可以得到多次的反复利用。3、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可节省大量的模型重复而不必要的制作费用,为模型的商品化创造了很好的实用条件。4、在箱体内加设上灯光、音响后,可使模型箱变为一件有保存、欣赏价值的艺术品。本技术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基板与罩体扣合后的结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基板与罩体之间的锁扣机构的第一种结构方式放大图A。图5是本技术基板与罩体之间的锁扣机构的第二种结构方式放大图B。图6是本技术基板与罩体之间的锁扣机构的第三种结构方式放大图C。图7是图6中锁扣机构在基板上的平面设置图。图8是本技术中基板与贴层相结合的第二种连接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本技术有一模型2,其特征在于在基板4的内表面上连接固定有模型2,一中空下敞口罩体1与基板4相扣合并将模型2扣罩在其在,中空下敞口罩体1的周壁13与基板边侧之间设置有相互扣锁的扣锁机构5。参见图1和图5本技术的结构特征还在于在基板4的内表面和模型2之间设置有与基板4相连接的贴层3,模型2固连在贴层3的上表面,在基板4的周边或与基板4相扣罩的罩体1的顶盖部份14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提握机构431或12,罩体1是由顶盖部份14和与顶盖结合为一体的周壁13构成,在基板4内表面设有与罩体的周壁13下口沿卡合定位的子口41。参见图1至图3与基板4相连接的贴层3是由与基板4内表面连接固定的下贴层32和与模型2为一体的上贴层31两者活动搭粘在一起构成的,上下贴层31、32的内侧面表面均设置有相互搭连的尼龙搭钩311。参见图8握提机构431设置在基板周沿的对称处的内凹凹坑43的上部并呈倒U形。参见图6和图7握提机构12设置在罩体1的顶盖部分14的两边的对称过渡处的内凹凹坑11中。参见图1和图2扣锁机构5设置在罩体1周壁13下部对称侧并为铰接式活动搭钩的扣锁机构5,活动搭钩的扣锁机构5是由与罩体周壁13固定的上扣板511、与基板4周边固定的下扣板513、与下扣板513铰接的下扣环512及与下扣环512铰接的上扣环514构成。参见图1和图4扣锁机构5设置在罩体11周壁13下部的与基板4的插卡槽42的对称结合部位并为插锁式锁定结构,插锁式扣锁机构5是由固装在基板4四周壁13拐角处内部的锁体521、锁体521内探伸的锁舌522和与锁舌522相卡合的周壁13下探卡榫131外侧的卡槽1311构成,卡榫131沿周壁13下部对称下凸并与基板4上的对应插卡槽42相插合或脱离。参见图5和图7扣锁机构5设置在基板4的周边沿处的内凹凹坑43中并呈对称设置状,扣锁机构5由活动装放在凹坑43内壁中的装有弹簧532的插舌533及下插的卡榫131外侧面的卡槽1311构成,在插舌533的外探段5331上铰连有一拉环531,在凹坑43的侧面或正面设有和拉环531相钩挂的挂钩432。参见图6和图7中空的下敞口罩体1的截面形状与基板4的平面形状相同,罩体1为透明状。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展示时,将罩体打开,需运移时,将罩体1扣放在基板4上,再将锁扣机构5扣锁好即可搬移。箱体的形状可圆、可方、可长,也可为椭圆形,如图1所示为矩形,而图2所示为圆形,但不管何种形状,罩体1的横截面形状应与基板4俯视时的平面形状相同。当箱体较小时,最好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此时,不打开箱体,也可直观看到其内的模型2。当箱体尺寸不大或模型较轻时,提握机构可直接设在罩体1的顶盖部位14的对称侧。参见图1、图2若模型较大较重一些,则为了考虑罩体的强度问题,则可把提握机构设置在基板4的边沿的凹坑43内,即用手握抬,此时,凹坑43的上方的倒U形部位431则是提握机构。参见图6,在这时,罩体1上的提握机构可以去掉。扣锁机构5的第一种结构为图4所示,它类似目前箱子上的扣吊的结构,分离时,将其先上搬,再往外转即可使罩体1与基板4分离,反之,将其先钩往上扣板511,再与下扣板513扣住即可将罩体1与基板4固定。参见图1、图4扣锁机构的第二种结构如图5所示,即在基板4拐角或圆形基板的周边对称处装上锁具521,利用钥匙则将锁具521开启或锁定,即,使其锁舌522外伸或回缩,以实现与罩体1周壁对称下凸的卡榫131的卡槽1311进入或脱离卡合。该种锁具采用一般抽斗及简易门锁都可。参见图5扣锁机构5的第三种结构为图6和图7所示结构,当罩体1周壁13与基板4扣装时,周壁13上下凸的卡榫131则沿基板4的对应插卡槽42下插,使弹簧532受压而插舌533回缩,当卡榫131上的三角形卡槽1311与插舌533接触时,插舌533即进入与卡槽1311的卡合,使罩体1与基板4固定。反之,用手向外拉拉环531并将其拨出后与凹坑43内的挂钩432钩挂后,则插舌533被拉出并脱离与卡槽1311的卡合,罩体1与基板4则可脱开。再扣组时,将拉环531脱离与挂钩432的卡钩时,则又进入卡合。图8所示贴层3的结构的优点是将贴层3分为两层的可方便结合或脱开结构,这样,就使得模型2与基板4上的下贴层32灵活分离,因而,可方便更换模型2。在模型上设上彩色装饰灯6和在基板4上安装上电源盒7,并用导线将两者相连,即可起装饰和照明作用。参见图3。权利要求1.便移扣合式模型箱,有一模型(2),其特征在于在基板(4)的内表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移扣合式模型箱,有一模型(2),其特征在于:在基板(4)的内表面上连接固定有模型(2),一中空下敞口罩体(1)与基板(4)相扣合并将模型(2)扣罩在其内,中空下敞口罩体(1)的周壁(13)与基板边侧之间设置有相互扣锁的扣锁机构(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鹰
申请(专利权)人:卢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